HSE管理體系概念及其未來的發展情況如何?
近年來,多數企業開始推行HSE管理體系,以保障企業生產時利益不被損害,HSE管理體系具有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勵機制,因此是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現代企業制度之一。
1、HSE管理體系概念
HSE管理體系是三位一體管理體系。H(健康)是指人身體上沒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種完好的狀態;S(安全)是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勞動生產在保證勞動者健康、企業財產不受損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進行;E(環境)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力量或作用的總和, 它不僅包括各種自然因素的組合,還包括人類與自然因素間相互形成的生態關系的組合。由于安全、環境與健康的管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環境(Environment)形成—個整體的管理體系,是現代石油化工企業的必然。
2、HSE發展歷程
國外有些專家曾這樣評述過安全工作的發展過程,即6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過對裝備的不斷完善,如利用自動化控制手段使工藝流程的保護性能得到完善等,來達到對人們保護的目的;70年代以后,注重了對人的行為研究,注重考察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80年代之后,逐漸發展形成了一系列全面、系統、全新的管理模式。縱觀HSE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2.1 HSE管理體系的開端
1985年,殼牌石油公司首次在石油勘探開發領域提出了強化安全管理(Enhance Safety Management)的構想和方法。1986年,在強化安全管理的基礎上,形成手冊,以文件的形式確定下來,HSE管理體系初現端倪。
2.2 HSE管理體系的開創發展期
80年代后期, 國際上的幾次重大事故對安全工作的深化發展與完善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1987年的瑞士SAIDEZ大火,1988年英國北海油田的帕玻爾·阿爾法平臺事故,以及1989年的EXXSON公司VAIDEZ泄油等引起了國際工業界的普遍關注,大家都深深認識到,石油石化作業是高風險的作業,必須進一步采取更有效更完善的HSE管理系統以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1991年,在荷蘭海牙召開了第一屆油氣勘探、開發的健康、安全、環保國際會議,HSE這一概念逐步為大家所接受。許多大石油公司相繼提出了自己的1圣犯管理體系。如殼牌公司,在1990年制定出自己的安全管理體系(SMS) ;1991年,殼牌公司委員會頒布健康、安全與環境(HSE)方針指南;1992年,正式出版安全管理體系標準EP92一01100; 1994年,正式頒布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導則。
2.3 HSE管理體系的蓬勃發展期
1994年油氣開發的安全、環保國際會議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召開,由于這次會議由SPE發起,并得到IPICA(國際石油工業保護協會)和 的支持,影響面很大,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和服務廠商積極參與,HSE的活動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展開。
1996年1月,ISO/TC67的SC6分委會發布ISO/CD14690《石油和夭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成為HSE管理體系在國際石油業普遍推行的里程碑,HSE管理體系在全球范圍內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時期。
2.4HSE管理體系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當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未來的HSE管理體系有如下幾方面的發展趨向:
(1)世界各國石油石化公司HSE管理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HSE管理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與主題,建立和持續改進HSE管理體系將成為國際石油石化公司HSE管理的大趨勢。
(2)作為管理核心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得到充分的體現。
(3) HSE管理體系的審核向標準化邁進。
(4)世界各國的環境立法更加系統,環境標準更加嚴格。
綜上所述,HSE管理體系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HSE管理體系的運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潮流和主題,未來建立和持續改進HSE管理體系將成為HSE管理的大趨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