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簡述
一、ISO/IEC20000發展歷程
2005年12月,英國標準協會已有的IT服務管理標準BS15000,已正式發布成為ISO國際標準:ISO20000。ITIL從1980年代IT服務管理最佳實踐萌芽,到2000年成為英國標準協會的IT服務管理標準BS15000,再到2005年5月17日通過快速通道成為ISO國際標準家族中的一員,ITIL最終修成“正果”,成為國際標準,被國際廣泛接受。在成為國際標準以前,該標準就已經被許多國家采用。如澳大利亞的AS8018和南非一些國家。目前,在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應用IT服務管理的最佳實踐,并且國內一些大型企業已經在2005年通過了BS15000認證。
IT服務管理最佳實踐得到歸納總結出現ITIL方法論之后,第一次突破性的發展,是英國標準協會(BSI)在IT服務管理論壇(ITSMF)上,正式發布以ITIL為核心的國家標準BS15000,值得注意的是,ITIL從國家標準到國際標準,是一個非常快的過程,國際標準組織是2005年5月以快速表決方式通過(fasttrack)的,所以才能在2005年12月就正式發布。基本上,ISO20000就是從BS15000延伸而來,兩者之間的整體框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ITIL與ISO20000之間的框架,卻有些差距。整體來說,ITIL是10個管理流程(不含服務臺),ISO20000/BS15000則是13個管理流程,其中新增的業務關系管理(BusinessManagement)與供貨商管理(SupplierManagement),對于ITIL來說,這些已經同時包含在服務等級管理(ServiceLevelManagement)之中;另外,ISO20000新增的服務報告(ServiceReporting),事實上也涵蓋在ITIL的每個管理流程當中。包括中國、印度等國家,正在興起爭取參與ITIL或BS15000認證的風潮,因為這些國家多數企業或IT人員知道,一旦擁有ITIL認證,就象征了千錘百煉的實力,客戶會更放心地將訂單交到他們的手中。
國際ITSM的發展
二、ISO/IEC20000簡介
ISO/IEC20000:2005IT服務管理體系是:
國際通行的IT服務管理體系企業認證;
評估有效IT服務管理流程的一系列“控制”標準;
對內部IT服務提供者和外部IT服務提供者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完全支持IT基礎架構庫(ITIL);
根據ITIL最佳實踐和ISO20000國際標準,IT服務管理體系共包括管理職責、文檔管理、人員管理以及流程管理四個部分,其中流程管理包含事件管理、問題管理、服務級別管理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14個流程。如下圖所示:
三、認證目標和收益
通過建立優化、透明的管理流程和權責的定義,監控管理流程、進行績效評價;降低IT運營的管理成本和風險;易于整合服務管理流程和其它管理系統,如: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MS、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等;將現有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整合,規范IT部門服務水平,規范工作流程,降低由人員變動導致的風險;提高IT部門相關員工的專業素質,提高員工的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提升IT部門整體運作及部門間溝通的能力。
通過IT服務管理體系的實施,將建立起面向企業內部所有成員和其重要客戶的共享的管理平臺,并構建了PDCA(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改進)持續優化的機制,確保不斷的提升其內部管理和優化服務質量。我們將協助企業全面優化與有效運行符合ISO20000,并將構建持續改進的管理機制,使企業IT服務質量能夠不斷滿足客戶對服務級別(SLA)的需求,同時通過內部流程優化,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持續提升經營績效,使企業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1、外部收益
IT服務提供商通過實施IT服務管理體系,將獲得以下外部收益:
獲得業界普遍認同的國際證書ISO20000認證;
就服務質量和服務承諾與客戶及供應商達成一致,建立和客戶及供應商統一的溝通平臺;達到相關利益方均滿足的IT服務管理目標;
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進一步拓展公司業務,提升市場份額;
2、內部收益
IT服務提供商通過實施IT服務管理體系,還將會獲得以下內部收益:
明晰管理成本和公司戰略目標的結合點,完善現有服務產品和資源配置,使各項資源的運用符合公司戰略目標;
通過對流程和權責的定義,監控管理流程、進行績效評價,提高流程執行效率;
建立成體系的管理模型了解自身資源情況和能力水平;
降低業務運營的管理成本和風險;
提升公司整體運作及部門溝通的能力;
培養ITIL/ISO20000的專業人才;
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持續改善機制;
四、適用的客戶
擁有大型信息系統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運維服務的組織。
五、ISO20000實施流程
整個體系導入分為五個階段,各階段的重點工作和任務說明如下:
前期調研階段:前期調研的主要工作是對公司現狀進行了解和分析,確定項目實施范圍和詳細計劃,并對現有的體系結構進行梳理,評估目前的服務管理水平和業務對IT服務的需求;
體系建設階段:體系建設包括三個方面重點,第一整體規劃管理體系框架;第二是通過對服務項和服務目錄的梳理,細化服務指標;另一方面,按照ISO20000定義的各個領域分別建立管理流程和文檔體系,包括要求的四級文檔結構,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本階段需要項目小組成員的全力配合。在體系建設階段,應參照ISO20000標準要求和管理現狀需求,分優先順序開展相關工作;
推廣和試運行階段:在管理流程和體系建立完成后,通過培訓和宣傳方式在公司內部推廣新的管理制度,并在運行過程中收集數據和事件;對試運行階段的體系流程進行兩階段的內部審計,修正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評審認證階段:通過內部審計后,項目進入外部評審和認證階段,項目組成員配合認證機構先后進行書面評審(第一階段評審)和正式評審(第二階段評審),在評審過程中針對發現的問題和缺失進行改善,最終獲頒證書;
持續改進階段:評審通過后,專家顧問組在獲頒證書后的兩年時間中,分兩次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再評估和持續改善,進行追蹤評審;
今天通過對《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簡述》的學習,相信你對認證有更好的認識。如果要辦理相關認證,請聯系我們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