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而言,降本增效是企業的基本功,越是環境艱難的時候,越要苦練!
但要想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就必須降成本嗎?未必!應該降的,還可能是浪費!
如果企業只盯著成本,企業的經營動作就容易變形,比如用差些的原料、更簡單的工藝……最后不僅成本沒降,反而動了企業的根基。
“浪費”則不一樣,不僅消耗公司,還消耗員工,消耗客戶!企業想要提升經營效率,更應該發現浪費,消滅浪費!
1、等待的浪費
比如,對于生產制造業來說:
很多時候這一個工序做完后,下一個工序還在等待上一個工序,整個過程就會有斷裂,等待的過程其實就是浪費。
造成等待浪費的原因有很多——作業不平衡,安排作業不當,停工待料,缺乏流程管理,協作配合不順暢等等。
不只生產制造業,大多數企業同樣存在等待的浪費:
等待領導的決定;
等待上級的指示;
等待開會/人員到齊;
等待下級的匯報;
等待現場的聯系;
等待對方的回復;
等待用戶的反饋;
這些“等待”在工作中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員缺乏責任心和主動精神,不愿意承擔責任,團隊缺少凝聚力等,只有企業加強組織管理,強化激勵體系,企業才能減少浪費。
2、經驗的浪費
“其實公司的很多事例,在你碰到并成為問題前,其他部門/人員早已解決,而渾然不知的你,卻花大量時間尋找答案。”
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
2016年,一家500強企業遇到一個挑戰:
半年多的時間,業績達成率只有57%,相對整個行業來說,要完成全年的目標幾乎已經不可能。
為了達成業務目標,他們不得不做了業務策略的調整——做高端市場的高端客戶。
調整業務策略的同時,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公司還做了一項非常關鍵的動作——“TOP 2000”經驗萃取項目。
這個項目把公司中最擅長做高端客戶的銷售人員,拉起來組織了一場培訓,讓他們把自己做高端客戶的經驗做了提煉,并在內部進行充分分享交流。
結果,正是這場培訓,讓公司在最后三個月,很多銷售的月均業績增長了幾倍甚至十倍以上,最終實現全年業績指標。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其實最大的浪費就是經驗浪費!
大量可復制的經驗其實都可以被提煉出來,做成可以在內部傳播的載體:比如SOP手冊、崗位手冊、內部案例等等。
如果這些經驗成果在內部充分地分享、復制,那就能為企業最終帶來組織績效的提升!
3、協調的浪費
所謂協調,就是指組織中的一切要素、工作或活動要和諧地配合,以便于組織的整體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好的協調,會出現1+1>2的協同效應,而不好的協調則可能造成工作停滯等方面的浪費。
比如,工作進程的協調不力:如果某些工作沒有明確具體哪個部門或人員來負責,很可能造成彼此都在觀望的情況,結果工作沒人負責,小問題漸漸拖成了大問題;
比如,信息傳遞的協調不力:信息流轉出現了停滯;信息沒有分類匯總,停滯在分散之中;信息沒有得到充分分析、核實和利用,依舊停滯在原始狀態之中;信息不準確,造成決策失誤等等都是企業需要關注的問題!
比如,業務流程的協調不力:企業的經營管理,大多都需要兩個或以上的部門相互配合,然而很多企業部門與部門之間都存在部門墻,很容易協調不力,造成業務流程就不能順利運行,后續流程停滯,形成損失。
4、無序的浪費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很容易產生混亂。
造成無序浪費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職責不清,造成部門之間推諉扯皮,使得很多事情放任不管,原來的有序反而變成了無序,造成極大浪費。
比如能力不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導致工作進度不能如期推進,導致工作混亂無序;
比如交接不力,使得原來形成的工作流程被推翻重建,人為增加了從“無序”到“有序”的恢復時間;
還比如制度流程、管理經驗不足、管理分歧、越級指揮等等都可能造成公司“無序浪費”。
5、積極性的浪費
無論是為企業創造價值,還是提升企業的效率,最終都得靠員工,如果員工總是被推著走,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那對于企業來說,就是既隱秘、又致命的浪費。
很多時候員工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是管理者沒有給員工自發思考的空間,也沒有激發出員工的積極性。
比如說,有些管理者會有一種管理心態:希望手下的人,能夠聽話照做,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往往就是因為如此,員工總是得不到上級的反饋,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主動思考怎么干好工作了,而是被動接受領導的安排,造成“等待浪費”。
6、閑置的浪費
機構重疊、職能重疊等都會形成人浮于事,使生產經營要素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閑置的浪費。
比如說公司在進行組織設計時,為某些部門設置了一些職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職能卻沒有發揮作用,造成了部門職能的閑置,而且對公司的相關工作產生了影響。
或者說兩個部門承擔了類似的工作,職責有交叉重疊,好像誰都可以負責,其實是誰都不負責。錯時互相推諉,取得了成績又相互爭功,易導致工作中互相牽制,影響組織效率。
還比如說信息的閑置,有些公司內外充斥著大量的信息和原始數據,本應當從中汲取有用的信息,但管理層未經過匯總、分析處理等等。
7、應付的浪費
顧名思義,應付就是工作雖然干了,但是不主動、不認真,敷衍了事,不追求最好的結果,從而缺乏實際效果。
比如說應付基礎工作:在體系管理中,許多應該日常進行的工作沒有認真去做,不重視日常規范管理,缺乏踏實的基礎工作,稽核前突擊表面工作,實際效果可想而知。
比如說應付檢查:公司布置的工作,沒有按計劃要求去完成,只做一些表面文章,去應付公司的檢查。
應付的浪費主要是由責任心不強和素質能力低下等造成的,它實際上是工作中的失職,這種浪費對組織的損害是隱性的,將逐步侵蝕組織的肌體,是一種慢性毒藥。
對于浪費現象,企業決不能麻木不仁,聽之任之,而應該建立健全以績效為中心的監督考核機制,以減少浪費。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