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管理是一個企業的企業形象、管理水平、產品質量控制和精神面貌的綜合反映,是衡量企業綜合素質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搞好生產現場管理,有利于企業增強競爭力, 消除“跑、冒、漏、滴”和“臟、亂、差”狀況,提高產品質量和員工素質,保證安全生產,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分享一:生產現場105個不當操作的的整改對策!
01
PEE
1.安全帽無老化,無破損,無人為維修改造。
2.正確佩戴安全帽:帽子佩戴端正,系緊帽帶。
3.佩戴合格的安全眼鏡。
4.臉部防護罩正確佩戴。如打磨、切割、破碎等作業。
5.焊接面罩下同樣要帶安全眼鏡。焊接助手也要使用墨鏡。
6.根據不同工種選擇和佩戴合適的保護手套,每個班組必須保證你的員工有手套。
7.現場所有的人員應佩戴反光背心。
8.工作服衣袖不要卷起,不要敞開衣服,防止皮膚直接暴露危害。
9.司機等應使用保險帶,下車時必須戴好PPE和關上車門。
高處作業
1.安全帶不合格,有破損,沒有檢查標識,如班組有不合格安全帶或沒有標簽的必須及時更換。
2.移動腳手架上工作超過1.8米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高處。
3.堆放材料時,裝卸材料時,超過1.8米沒有使用防墜落保護。
4.高處作業下方沒有設立警示區,或警示區安全范圍不足(2倍),以及警示區沒有封閉留有缺口。
5.高處作業時安全帶沒有高掛低用,沒有考慮到緩沖帶的墜落安全距離。
6.安全帶懸掛點不可靠,不牢固,如系掛在鋼結構下方,腳手架管邊緣等。
7.工具設備在高處沒有防墜落保護措施,如使用工具袋或綁扎等措施。
8.交叉作業,下方人員沒有得到保護。
9.人員在高處移動時沒有做到100%防墜落保護,應使用雙鉤交替使用。
10.高處作業材料沒有及時清理,沒有防墜落保護,如使用桶或袋存放松散材料。
11.作業前沒有考慮到進出高處作業層的安全通道。
12.所有通道口,消防,電箱門禁止堵塞,電線與氣體瓶或其他物體禁止放在通道口。
動火作業
1.電焊機作業前沒有檢查,焊把線接頭(端子)接觸不良,造成局部高溫起火。
2.動火作業前沒有對四周安全距離范圍內進行檢查清理,留有可燃易燃物。
3.動火作業沒有配備合格滅火器,滅火器放置位置不當。
4.必須有動火監護人,作業過程中出現危險能及時消除。
5.氣瓶沒有固定,固定位置不正確,應固定在氣瓶上方2/3處。
6.不適用的氣瓶沒有保護鋼帽。存放在氣瓶籠中的氣瓶沒有固定。
7.存儲氣瓶處沒有安全標志和警示標示,乙炔和氧氣存放距離不夠。
8.氣焊作業時,乙炔氣瓶和氧氣瓶之間的距離不到5米,氣瓶距離動火點不足10米。
9.氣瓶出線軟管老化嚴重,氧氣瓶沒有使用防回火裝置,沒有使用專用軟管卡具。
10.高處作業時沒有使用接火盆,或下方沒有設立禁區。
11.在周圍環境中出現易燃物體時,使用電動工具或動火作業。
12.在易燃物可燃物存放點附近吸煙,沒有必要的警示標記和禁煙標示。
腳手
1.腳手架沒有標簽,標簽背面沒有檢查日期。
2.跳板未鋪滿,不能滿足施工需要,缺少跳板造成孔洞。
3.跳板綁扎鐵絲過細,跳板綁扎方式不正確,每塊跳板分開綁扎。
4.上下爬梯設定位置不正確,與施工工件沖突。
5.爬梯只安裝到平臺處,應超出平臺兩個踏步以上。
6.沒有正確安裝踢腳板,平臺四面沒有全部安裝踢腳板。
7.跳板頭開裂未用鐵絲綁扎固定。
8.移動腳手架搭設的地面不平整。
9.木梯子被發現在現場使用。
02
吊裝
1.吊物吊在空中,吊車操作員離開吊車。
2.禁止吊車操作員離開駕駛室,不帶個人PPE。
3.作業半徑沒有警戒、設立安全警示牌。工人在吊裝作業區走動。
4.起重指揮人員無旗、無哨、手語。
5.吊物不使用溜尾繩或使用的溜尾繩太短。
6.吊帶使用不正確:吊裝棱角物體,沒有使用保護措施。吊帶沒有使用卡扣連接。
7.工作人員從吊物底下穿過,吊起吊物在吊物底下加工。
電氣
1.電動工具沒有定期檢查并張貼設備檢驗標簽。
2.非電工私自接線,修理電動工具。
3.沒有定期檢查并及時發現和更換失效的開關電器。
4.電動工具電源線破損未及時得到包扎絕緣處理。
5.開關箱支架安裝不穩固,現場使用放置不牢,有時傾倒在地上使用,使用當中箱門未關閉、固定配電箱沒有填寫每日檢查記錄單并張貼詳細的聯系標志牌以及檢查色標。
6.電纜線架設凌亂,未使用絕緣S鉤或三角支架,通過馬路和通道的線路沒有進行保護或者架設高度過低不低于4.5米或加上醒目的安全警示帶。
7.電氣插座破損沒有及時更換,開關箱內斷路器或插座固定不牢。
8.照明裝置防護外殼破裂,玻璃外罩缺失。
9.配電箱安裝位置不合適,缺少良好的操作空間。
開挖作業
1.挖掘機與臨邊的安全距離。(1.5-2m)
2.未按要求配備旗手。
3.開挖好的基坑臨邊未及時設立路障。
4.人員進入基坑工作沒有合適安全通道及基坑無塌方措施。
5.工作人員在裝載機前面工作時,裝載機未關掉發電機。
文明施工
1.作業完畢沒有及時清理工作現場。
2.施工現場材料擺放混亂,材料沒有分類存放,并且碼放整齊。
3.現場通道被施工材料擠占。
4.現場線路/氣管沒有2米高掛或者采取防通行人員被絆倒的措施。
5.現場沒有垃圾箱,或者垃圾箱內垃圾沒有及時清理。
6.腳手架鋼管及木板沒有及時堆放到指定地方。
7.有水或者其它液體可能泄漏/溢漏的部位沒有使用滴水盤或防泄漏盤,現場泄漏/溢漏的化學品液體沒有及時處理。
8.氣瓶隨意丟棄現場,沒有按規定存放在指定地點。
03
工具
1.電工工具沒有定期檢查并張貼顏色識別標簽。
2.電動工具電源線破損未及時得到包扎絕緣處理。
3.使用自制工具進行作業。
4.電焊機使用時沒有進行接地,接線端子裸露。
5.壓縮機皮帶/圓盤踞/打磨機及砂輪機和其它轉動部位防護罩缺失。
6.高空作業工具沒有使用工具袋而是隨意擺放,工具易于墜落傷人。
7.A字梯腳沒有防滑處理,或者使用A字梯的頂層及以下2層進行作業。作業時,沒有人員扶梯子;背對著梯子進行作業。
8.人員站在腳手架上時移動腳手架。
材料操作使用及文明施
1.氣瓶應分類存放在氣瓶籠內,并按名稱標識并和MSDS一起張貼在氣瓶籠上;氧氣和乙炔氣瓶籠上必須張貼“禁止吸煙”標志,配備滅火器。
2. 空瓶和滿瓶應區分,掛空瓶和滿瓶標識牌,并用兩根鐵鏈或棕繩將空瓶和滿瓶分開捆綁。
3. 氣瓶在沒有裝著減壓閥的情況下使用。
4. 氣瓶運輸應使用推車,路況不適宜推車的應兩人搬運,不得單人肩抗。
5.氣瓶必須豎直放置,并用鐵鏈或棕繩將氣瓶與固定點綁固牢靠,應綁氣瓶的中上部,不得綁瓶嘴。
6.氧氣瓶和乙炔氣瓶盡量保持間距6米,距離火源10米。
7.油漆必須存放在指定的化學品庫房內,庫房門口張貼名稱標識、防火標識、MSDS,并配備滅火器。
8.現場每日使用的油漆,現場存放的必須遠離動火點,并設警示帶圍護,并張貼名稱標識、防火標識、MSDS,配備滅火器,且必須在下班時,收回指定的化學品庫房。
9.現場油漆桶及其它化學品容器空桶必須及時蓋上桶蓋、瓶蓋,必須每日收回化學品庫房,現場禁止出現丟棄的化學品空桶、空瓶。
10.油漆桶作為它用時,如盛裝扣件、螺栓、盛水或收集垃圾釘子,并碼放整齊;并及時運離現場。必須將油漆桶內的剩余油漆清理干凈,并將防火標識打磨掉或覆蓋掉,同時必須張貼標識,如“工具桶”、“垃圾桶”。
11.運到現場使用的模板、木方不得有釘子,必須將釘子去掉。
12.模板、木方現場擺放,必須成方、成垛。
13.拆除的模板、木方,必須拆除一塊,清除一塊上面的。
14.化學品必須存放在指定的化學品庫房內,庫房門口張貼名稱標識、MSDS。
15.現場每日使用的化學品,現場存放點設警示帶圍護,并張貼名稱標識、MSDS,且必須在下班時,收回指定的化學品庫房。
16.化學品容器必須蓋好蓋子,即使是空桶也同樣要求。
17.化學品運輸存放,應參照MSDS要求,禁止酸堿擺放在一起;車輛運輸時,應將化學品擺放平穩,不得堆放,并檢查容器口是否封好。
18.化學品應存放在二次保護容器內,防止滴漏,禁止直接將化學品容器放在地面。
19.各班組必須做到材料堆放整齊,及時清理垃圾。
受限空間
1.所有受限空間必須有“受限空間,未經授權禁止進入”標識,并將入口人孔關閉、封帶封堵。
2.工作許可證、氣體測試記錄表和人員進出登記表應懸掛在受限空間入口處。
3.受限空間需要準備通風,氣體測試合格,12v照明。
4.進入人員和監護人必須接受過受限空間進入培訓,將標簽貼在安全帽上。
5.受限空間入口處必須設置救援設施,如,搭設三腳架,掛滑輪,拉救援繩,救援繩一端固定在受限空間外,一端與進入人員安全帶系牢。
6.進入的電線必須與金屬絕緣隔離,整齊懸掛,同時防止人員被絆倒。
7.監護人必須穿反光背心,沒有監護人監護,禁止受限空間作業。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