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作業是依照標準化的作業時間,標準化的作業順序,標準化的持有量進行的生產作業模式。
標準作業三要素:
標準作業時間,標準作業程序和標準手頭存貨量。
標準作業時間:
就是指生產一個產品所需要的時間。換一個詞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就是節拍時間或TAKT TIME。所以,精益生產中的標準作業的范圍不是以工位為邊界,而是以節拍時間。也就是說,在操作工人在節拍時間內容確定了標準作業的內容。而傳統的作業標準通常是以作業的物理范圍為邊界。
必須使用標準作業時間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整個生產線的同步化(按統一節拍時間生產)。另外一個原因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改善工具。“時間是操作的影子”。生產系統能力的強弱用時間來衡量是最客觀和直接的了。用跑步來舉例,10秒跑100米和15秒跑100米,這兩者運動能力的差別那可是幾個天壤之別。這個道理放到生產系統中也一樣,60秒1個產品和30秒1個產品,中間差的可遠不是30秒!
標準作業程序:
顧名思義是指操作人員加工工件時,運送工件,上下機器,加工順序,按時間先后排列的程序。也就是實際生產時的生產步驟。這個步驟是根據節拍時間和最大效率(最小浪費)而組合設計的。
這個作業程序不是產品沿著流水線移動的作業程序。
通常主要區分標準化作業和作業標準的方式:
標準化作業強調的是作業,可以這樣理解,“標準化”是副詞,“作業”是動詞。標準化作業強調的是人的動作,按TPS里由三要素組成:節拍時間,作業順序,標準手持。但一般做標準化作業是使用“標準化操作組合表”,“標準化作業布局圖”,“浪費觀察”等表格,進行觀察統計分析后進行改善。
作業標準可以理解為員工操作的標準,是名詞。它是指導作業者進行標準化作業的基礎,是對作業者的作業要求,強調的是作業的過程和結果。在企業里通常有作業指導書(work instructions,method sheets)等。
精益生產也是一種讓一群平凡人在組織內也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生產體系。毋庸置疑,標準化對于精益生產的成功實施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事實上,標準化在精益生產中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和概念——標準作業。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