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的發生,往往是在盲目的追求業績過程中發生,市場帶著不成熟的企業一路狂奔。“以銷量帶動業績”,這是太多的企業家常患的腸胃病,后來不是撐死就是得胃癌,很少有人在這個過程中覺醒。
1957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一款叫艾迪的汽車 。這款汽車的功能非常與眾不同:車門關不上;引擎蓋打不開;喇叭要不是不會響,要不就是響個不停;兩刷會卡住;烤漆會脫落;煞車不靈,以及按鈕按不下去。
該車之所以能夠推出上市,是因為當時美國人民普遍想買一款經濟的車型,而艾迪索正符合他們的心意。但是,沒隔多久,大家就發現了艾迪索的毛病。
時代雜志曾批評該車是「在錯誤的時間、市場,推出的錯誤車子 」。該車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車主不怕遭竊,因為該車自上市到退出市場,只有一部被偷過,而且不到2個小時,就被小偷棄置在路旁。
古人都知道:“欲速則不達。”
質量的發生,往往是在盲目的追求業績過程中發生,市場帶著不成熟的企業一路狂奔。“以銷量帶動業績”,這是太多的企業家常患的腸胃病,后來不是撐死就是得胃癌,很少有人在這個過程中覺醒。
“以銷量帶動業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毒藥,而且吃了還想吃。
舉兩個例子吧:
01 /
2006年宏碁身陷盲求業績與成長困局
重量不足1公斤的小小筆記本電腦,引發的質量風波頃刻間將全球第4大PC生產商拖入困局。
硬件配置不當,是廠商偷梁換柱、節約成本,還是代工企業的低級失誤?面對問題機型,渠道商樂于自曝家丑、幸災樂禍,宏碁與渠道的合作是否已經離心背德,隨時分崩離析?
一面迫切需要通過提升銷量躋身全球PC第一陣營,一面難阻消費者憤怒投訴、要求退貨的聲音,幾番試圖變革卻屢屢碰壁的宏碁將何去何從?
古語道,“欲速則不達。”
重整旗鼓,意圖在中國內地市場大展拳腳的宏碁,本以為可以借2006年的開門紅舒緩沉重的業績壓力,鼓舞投資機構的信心。
“我們眼中的主要對手只有戴爾!”在2006年的經銷商大會上,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信心十足,準備及早催動宏碁邁向全球前3大PC之路。然而,幾個月后的“質量門”事件卻給雄心勃勃的王振堂當頭澆了一盆涼水。
02 /
以前常以國內的三鹿為例,今天說說日本的豐田吧
2010年12月13日,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日本豐田汽車再次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召回申請,宣布由于汽車制動系統存在安全隱患,將在北美市場召回大約11萬輛2011年款賽納(Siennas)MPV車型,其中,美國市場9.4萬輛、加拿大市場1.2萬輛以及墨西哥市場5000輛,讓備受汽車召回事件打擊的豐田汽車雪上加霜。
實際上,自2009年年底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爆發汽車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以來,豐田汽車又遭遇“踏板門”、“腳墊門”、“剎車門”“生銹門”、“轉向門”等一系列風波,其特點簡單地可以概括為:頻率高、范圍廣、規模大、車型多。
頻率高:豐田汽車在2010年先后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召回申請17次,平均每月1.4次。范圍廣:召回問題汽車涉及的市場范圍涵蓋北美、日本、中國、澳大利亞、歐洲等主要汽車銷售市場,且幾乎每次都是全球范圍性的召回。
規模大:豐田汽車2009年以897.2萬輛的全球銷售記錄首度超過位居世界第一寶座長達77年的美國通用汽車,但截至目前,豐田汽車已召回問題車輛約1000萬輛,超過去年的銷售臺數,更超過豐田汽車2010年度774萬輛的全球銷售計劃。
車型多:召回事件已涉及COROLLA、MARK、CAMRY、HIACE以及屢立戰功的年度銷售冠軍PRUIS等豐田旗下暢銷車型。
豐田章男出席在美國國會山舉行的聽證會時反思道:“我們逐漸混淆了優先的順序,以至于無法像從前一樣停下腳步、仔細思考、做出改進,甚至沒能堅守傳統,悉心聆聽消費者的聲音。”
豐田章男給豐田開出的藥方中,他提出豐田要回到原點,要把產品和客戶放到第一位,而不是銷售額和利潤。(可是大家不知道:截至2011年初,共召回的590萬輛汽車中,從中國召回的數量為7.5萬輛,而豐田汽車2010年度召回的約1000萬輛汽車中,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美市場所占的份額近60%、總共召回近560萬輛,而日本國內也超過100萬輛,歐洲市場為171萬輛,但中國市場卻不足100萬輛。)追根就底就是我們的品質意識淡薄。
而這些企業質量問題,追根就底無外乎以下幾點:
1 . 廠商重“量”輕義
2 . 過分追求業績
3 . 壓縮運營成本 質量問題頻發
懂得反思的人,是亡羊補牢的人,古人尚且知之,今人卻大都忘卻。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