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于人,是一種素養。管理之于企業,是一個體系,或者說,企業的管理職能是以體系的方式存在的。
作為一個企業,要懂得管理體系是如何構成并發揮作用的。作為一個職業人應有的管理素養,是要懂得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系統中,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并把事情做正確,做出成果來。
企業的管理工作發展必然需要經歷如下一些階段:
1、 建立初期,“救火”,出現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
2、 發展中,“規范化”,完善與管理相關的各種制度,并培訓實施;
3、 發展高階,“理性化”,企業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運作;
4、 發展成熟階段,“文化化”,企業形成自有的企業文化并根植每位員工的心中,并為公司的長期戰略共同努力。
5、 發展自由階段:“人性化”,企業超越理性的約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
以上各個階段所經歷的時間可長可短,但依然是逐步發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沒有先建立一套規范化的制度,企業運作無所依據,那么后面的“企業文化”與“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
現在很多企業管理者誤解了一句話“沒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認為企業不需要嚴密的管理,或者說領導者的個人處理問題能力比“管理”更重要,這種理解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這句話的本意是:企業的管理提升到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業建立起完善的規范和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后,不再需要強調管理,而企業自能按照既定體系良好運作。
所以說,為了企業的穩步發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是相當重要的。
在此整理出一般企業的制度體系,因為各行業還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還可以進一步地補充。因為財務、業務、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差別很大,只是列出參考項目。
一、組織系統(由總經理辦公室或行政部門負責)
1、公司介紹;2、公司大事記;3、公司章程;4、公司組織架構;5、公司各部門職責
二、行政系統
1、 辦公室管理制度;2、 出差管理制度;3、 會議管理制度;4、 文書管理制度;5、 檔案管理制度;6、 保密管理制度;7、 辦公用品管理制度;8、 車輛管理制度;9、 安全保衛制度;10、 食堂管理制度;11、 宿舍管理制度;
三、人力資源系統
1、 人力資源制度基礎文件(人力資源方面不便列為制度的文件可統一到此下管理)
A、 組織機構圖:B、 各部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C、 公司級別層次表(含薪金等級表);D、 職位說明書
2、 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
3、 招聘管理制度
4、 晉升及調任制度
5、 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培訓的資料可單獨整理,并不斷擴充)(重點:內部與外部培訓師的選拔、培訓、考核、評定。)
6、 薪資管理制度
7、 員工福利制度(午餐、住宿、生日、節日、探病等等)
8、 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附件較多,各部門及崗位的考核表)
9、 獎懲制度
10、 合理化建議制度
11、 員工離職管理制度
四、財務系統:(待補充完善)
1、 資金管理制度;2、 財產管理制度;3、 財務控制制度;4、 報銷管理制度;5、 會計檔案制度;6、 審計工作制度;
五、市場管理系統:(根據各企業實際業務補充完善)
六、物采原料購系統:(待補充完善)
1、倉儲管理制度(含貨物進出程序,手續,流程圖)
2、盤點制度
3、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
七、各分公司管理體系:
1、 需和總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統一發放;
2、 和公司制度差別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礎上修改;
3、 差別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編制。
4、 各分公司管理體系相應部分的協助編制和監督由總公司相應部門負責;各分公司的管理體系在總公司行政必須有備份,并在調整時隨時上報。
體系文件制度編制原則和方法
1、 編寫項目:所有與正在進行的工作有關的制度文件都必須納入此體系中,除此以外,還需考慮近期發展可能需要的制度和條款。
2、 制度的框架要統一:A、目的;B、主體內容;C、附件(含附表);D、相關制度(與此制度密切相關的制度體系內的其他制度);E、相關資料(指與此項工作相關但更新頻繁,不需列入制度的文件,如"培訓管理制度"后可有"員工禮儀手冊"這一“相關資料”。)
3、 制度格式要統一:統一字體、字號、目錄排列方式、紙張大小及邊距、頁碼格式等。
4、 制度編寫要"簡明扼要"和"易操作",保證最簡潔,最直接,無缺漏地完成此項工作,既不留漏洞,也不走彎路。
5、 讓當事人參與編寫的全過程。
6、 不求完善公正,因為制度為企業服務的,也需隨企業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所以說“沒有永遠適用的制度”。
許多公司并不是疏于制度的訂立,而是制度繁多雜亂,政出多門,形成"文山",相互抵觸,叫人無所適從,結果是形同虛設,甚至造成負面影響。企業管理制度要達到系統性、規范性、有效性的要求,所以,針對企業制度本身,我們也應該有一個"規章及表單管理制度",規范規章表單的編寫責任,審批程序與權限,修改程序及權限,廢止程序及權限,培訓及實施過程,下發及管理,定期修訂,電腦留檔管理等。
第三方認證結束體系維護、完善注意!
當組織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通過第三方認證審核并發證后,后續即進行持續運行階段,做為體系負責人,應根據相關要求進行體系的運行維護。
1.質量管理體系維護計劃:
體系負責人應根據文件規定制定內部審核計劃,比如內部審核的頻率一般一年不少于一次,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審核次數
2.實施質量體系內部審核:
根據內部審核計劃的安排進行內部審核,并推動實施改善。
3.推動各部門進行管理體系文件的學習:
定期組織人員對各部門的文件執行情況進行稽查,確認與文件要求的符合性。
4.定期進行數據收集、分析:
對各部門的質量目標績效指標數據進行收集、統計、分析和處置
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建立和維護
在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過程中,離不開人、機、料、法、環這些決定性因素,可見人是首要起決定性作用的,人的積極性和執行力直接影響質量管理的效果,上到管理層的重視,下到技術人員的執行力,直接影響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如何杜絕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實驗室的質量管理水平,是監督機關和實驗室最基本的要求。本人不是從事食品生產,而是從事食品安全檢驗的實驗室工作,也有一套質量管理體系,現結合平時的質量管理工作,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根據ISO/IEC170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的規定,由分管實驗室工作的領導掛帥,無論是領導層還是一般員工,都要參與到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來,領導層起決策、支持、協調作用,全體員工參與,集思廣益,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責任感,而且從一開始就培養了他們的質量意識,對以后能持續順利地執行體系的各項要求是非常有利的。領導的重視,也體現了實驗室的凝聚力、執行力和協調能力,有利于資源的合理調配,如從人員、儀器設備等方面滿足了實驗室的需求。
二、建立質量管理專職部門和人員:
質量管理部門在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中,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大部分實驗室沒有專職的質量管理部門,由檢驗人員兼職,往往不能面面兼顧,不能協調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其弊端不言而喻。有了專職的質管部門,能夠行使一定的權力,也有了領導的“撐腰”,管理和協調作用大不一樣,他們可以大膽地開展工作,負責組
織體系文件的編寫,并確保在運行中不斷完善和持續改進,從而達到優化的目的。
三、加強培訓和質量監督:
通過制定適應于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了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之后,實驗室可以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如外出到兄弟單位參觀學習取經;派員參加培訓機構舉辦的體系建設培訓班;邀請專家對員工進行內部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和業務水平,使他們加深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充分發揮質量監督員的日常監督作用,做好日常監督工作,包括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樣品和原始記錄等方面,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糾正,保證檢測結果得到有效控制。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