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資溪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資溪縣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
資溪縣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
為深入貫徹國家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部署,全面落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的意見》《撫州市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時代機遇,以更高站位、更廣維度、更大力度推動資溪縣數字經濟做優做強,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刻把握數字中國建設的戰略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著力推動數字技術創新應用,著力培育產業新賽道,著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推動數字經濟成為全縣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引擎。
(二)主要目標
力爭到2025年,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努力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倍增,增幅達10%以上,占全縣GDP比重達到50%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達到12%以上,企業上云數大幅提升,突破50家,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加快提升,力爭打造2個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數創中心”成功創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匯聚相關企業80家以上,其中規上企業達30家以上,以電商服務、網絡直播、平臺運營等為重點的“平臺經濟”新模式基本形成,努力打造全市直播電商賦能產業發展的示范樣板。資溪(撫州)數字產業園初步建成“產區、街區、展區、社區、景區”功能疊加的新型產業園。
二、重點任務
(一)產業賽道趕超工程
1.聚焦產業賽道細分領域。一是發揮資溪(撫州)數字產業園區位優勢,主動融入高新區發展規劃,以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為依托,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芯片、大數據與云計算等。二是以“數創中心”為主平臺,以電商服務、網絡直播、平臺運營等為主線,重點布局軟件與信息服務行業應用軟件、信息安全和數據服務、物聯網行業應用、數字文創智慧旅游等細分產業。三是聚焦電商服務、網絡直播、平臺運營等重點領域,制定專項優惠政策,“一道一策”推動產業能級躍遷,招引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打造3-5個優秀服務平臺應用。(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發改委、工業園區、財政局、稅務局、純凈文旅公司)
2.培育扶持一批標桿企業。對全縣數字經濟重點企業開展培育行動,建立數字經濟領軍型、成長型、潛在型企業培育庫。一是大力支持贏焙網絡、灃晟信息、魚得水、小溪青年、瓴盛新能等現有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申報入選潛在獨角獸、潛在瞪羚企業等;對江西省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種子獨角獸、瞪羚及潛在瞪羚入選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75萬元、50萬元、10萬元、5萬元一次性入選獎勵。二是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創新機制,激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開展合作,創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高企研發平臺全覆蓋,深化政、產、學研用融合。三是對首次獲評“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給予3萬元經費補貼,嚴格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新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四是推動數字經濟領域小升規企業5家以上,力爭在數字經濟領域培育更多獨角獸(潛在、種子)企業、瞪羚(潛在)企業;培育新增數字經濟領域“專精特新”企業2-3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發改委、工業園區、財政局、稅務局、科創中心)
3.全力招引一批重大項目。一是深化與頭部企業合作,瞄準騰訊、阿里、華為、京東等頭部企業和頂級研究機構,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充分發揮縣級國資平臺、兩山產業發展基金引導作用,開展靶向招商、精準招商、補鏈招商、組團招商、資本招商等模式,共同建設產業平臺、項目基地等,每年組織開展3場以上數字經濟專題招商活動,力爭招引落地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數字經濟領域“5020”項目1個,同時建立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庫,對已落地項目實行動態服務管理。二是對入駐縣數創中心數字經濟企業場地租金實行“五免三減半”,同時對年納稅500萬元以下的數字經濟企業,前五年按納稅地方留成90%的金額給予產業資金扶持,后三年按照納稅地方留成部分的80%的金額給予產業資金扶持;年納稅在500萬元(含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數字經濟企業,前五年按地方留成部分的95%的金額給予產業資金扶持,后三年按地方留成部分的85%的金額給予產業資金扶持;年納稅在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數字經濟企業,可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扶持。(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工業園區、發改委、財政局、稅務局、招商引資中心、各鄉(鎮、場)、各相關單位)
(二)產業數字化轉型工程
4.大力發展“數字商貿”工程。一是大力招引培育電商服務、網絡直播、平臺運營等企業,持續推動電子商務線上線下融合,鼓勵電商平臺與綠色食品(面包)、竹木加工、資溪白茶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舉辦直播帶貨大賽,匯聚一批直播企業、人才等優質資源,利用排上酒吧街打造非遺作坊直播帶貨新場景;同時開展體驗消費、近場零售、同城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豐富線上生活服務新供給,滿足線下生活服務新需求。二是完善倉儲、物流、支付、數據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支持企業利用各類電商平臺,積極拓展海內外市場,構建多元化銷售渠道。配套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縣數創中心在2022年創成市級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2023年創成省級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創建省級以上電子商務示范企業2家以上。三是通過數字貨運平臺,整合貨物資源,提高物流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同時整合本土直播網紅,鼓勵開辦相關網絡培訓基地并落實政策補助,制定本地產品目錄,推介本地產品,對網絡直播公司銷售本地農副產品每單物流補助1元,由各直播公司申報,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進行審核,按月進行補助。(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純凈文旅公司)
5.全面推進“智慧旅游”升級。一是全力推進資溪旅游微信公眾號、資溪文旅抖音號提質增效,開發團隊報備、景區民宿預定、區域公眾品牌在線預訂等智慧旅游營銷體系,強化智慧旅游管理體系的數字化支撐。二是加快推進5G、AR/VR、云計算等數字技術與智能終端等數字產品在旅游領域的應用,推進全域旅游品牌建設,推進大覺山、竹夢小鎮等旅游景區打造智慧景區示范。推進景區無線網絡全覆蓋,探索在線旅游管理、服務、營銷新模式,實現“一部手機”游資溪,“一個系統”管旅游。(責任單位:文廣新旅局、工信商務局、融媒體中心、移動公司、電信公司、聯通公司)
6.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工程。一是聚焦綠色食品(面包)、竹木加工產業兩大優勢產業,實施智能制造升級、上云用智賦數工程,鼓勵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對成功創建為國家、省、市級智能制造、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項目),在上級獎勵的基礎上,再一次性分別獎勵30、20和10萬元。二是推進企業低碳化、節能化改造,加強綠色、節能制造體制建設,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制造體系,提高生產效率,打造綠色工廠、低碳工廠、節能工廠試點示范。三是支持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對企業新增采取貨幣方式購買的設備,按購買新設備額超過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以正規購置發票為準)的10%給予獎補。對被評為全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在市級獎勵基礎上(100-150萬元),縣財政再給予50%的一次性配套獎勵;四是鞏固提升圣農食品、竺尚竹業等企業兩化融合成果,打造傳統企業智能制造升級示范工程3個以上,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力爭新增2家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推動20臺(套)以上制造裝備實現數字化采集、網絡化聯接、智能化管控,培育2個以上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推動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新增企業節點5-10個,打造“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1-2個。五是加快工業園區供水、供電、供熱、供汽及排污等生產要素數字化,完善工業大數據平臺,加快產業資源數字化集聚、平臺化運營和網絡化協同。推動園區內企業之間通過網絡、平臺等載體進行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市場需求對接,深化工業數據應用。(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工業園區、市場監管局、財政局、科創中心)
7.深入推進“智慧農業”改造。一是推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開展數字化應用試點,重點圍繞資溪白茶、中草藥、筍竹兩用林、食用菌等一批規模較大、市場前景好、發展動力強的農業產業打造一批農業數字化示范項目,對成功創建市級示范點的項目給予項目資金20%的獎勵補助,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二是加快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推廣成熟可復制的應用模式,擴大數字技術應用覆蓋面,力爭打造2-3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三是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綜合服務網絡及農產品電商配套體系,加強與淘寶、天貓、京東等龍頭電商平臺對接,利用電子商務推廣特色優質綠色產品,努力打造“一鄉一品”。四是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物聯網、智能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結合鄉村振興,在烏石、高阜開展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示范,推進集休閑農業、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新增2-3個數字鄉村創新發展優秀案例。(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工信商務局、鄉村振興局、烏石鎮、高阜鎮)
(三)數字基建夯實工程
8.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一是積極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形成1-2個雙千兆應用創新。推進IPv6規模部署,重點領域網站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支持度,加快推進5G基站及配套設施建設,實現5G網絡縣區和鄉鎮全面覆蓋、產業園區等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二是推動廣覆蓋、大連接、低功耗窄帶物聯網(NB-IoT)建設,持續推進縣政務云節點建設,基本建成區域統一的數據資源中心和應用、服務資源可持續擴展的云服務支撐體系。(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大數據中心、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鐵塔公司、廣電網絡公司)
9.提升智慧場景融合應用。一是建立一個統一指揮平臺,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部門建設、中心統管”的原則,統籌推進智慧旅游、智慧消防、智慧城管、智慧氣象等系統,由大數據中心統一管理縣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平臺。二是推進交通、物流、清潔能源、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環境、城鄉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加快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數據共享,圍繞生態、城管、交通等領域,著力打造一批智慧城市應用試點示范。三是推進三維GIS空間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地上地下物體要素的模擬三維顯示,為各種上層的智慧城市應用提供統一的基礎地理信息服務。(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工業園區、交通運輸局、發改委、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住建局、城管局等)
10.全面深化數字政務轉型。一是推進“贛服通”資溪分廳建設,積極配合打造“贛服通”4.0版,實現信息發布、政務公開、交通出行、醫療保障、就業服務、社會保障、便民查詢等功能全覆蓋,全力打造數字政府。二是推進政務數據互聯共享,不斷完善單位資源數據收集,配合做好“一人一檔、一企一檔、一項一檔”歸集管理,為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智能審批”提供數據支撐,全力推進最優政務環境、營商環境,打造“雙一號工程”融合發展試點示范。(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行政審批局、縣直有關單位)
11.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一是通過完善生態資源大數據庫強化生態產品價值數字化管理,定期更新生態資源數據,為綠色金融、生態資源產品交易、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等提供數據支撐。二是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生態產品機制核算、生態資源金融等數字化體系建設,推進兩山轉化中心、生態資產(產品)交易中心等平臺建設,促進生態資產合法、有序流轉。三是深化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竹木、旅游等綠色產業鏈金融運用,推出一批以交易訂單、倉儲存貨等綠色信貸產品,助推綠色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發改委、自然資源局)
(四)重點要素保障工程
12.強化信息網絡安全保障。一是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和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提升網絡安全主動防御、監測預警、安全防護能力。二是針對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共享和應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加強云平臺安全管理,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加大數據處理活動的風險監測評估。三是依法落實企業信息安全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完善全天候全方位安全支撐能力,建立統一高效的網絡安全風險報告機制、情報共享機制、研判處置機制。(責任單位:縣委辦、公安局、網信中心、大數據中心)
13.配套支持人才引進政策。一是對數字企業新招員工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的,且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員工(男60周歲以內,女50周歲以內),縣財政給予每招入員工一人給予500元的就業服務補貼。二是強化人才引進培育,按照《資溪縣人才引進管理實施辦法》相關規定對人才引進實施補助政策。三是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畢業后到資溪創業,除可享受生活、住房補貼外,按江西省現行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還可申請最高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對于創業失敗,貸款到期后,不能按時足額還款時,貸款10萬元以下部分由政府代償,政府保留追償權;對合伙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的,根據符合條件的合伙(組織)創業人數,適當提高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創業貸款扶持;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領域高層次人才申報國家級、省和市重大人才工程。(責任單位:組織部、財政局、人社局、工信商務局)
14.加強推動要素支撐力度。一是積極建立公共數據目錄體系,動態發布數據共享和開放責任清單,加快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數據共享開放,建立相應的數據基礎庫、主題庫和專題庫,實現公共數據“應歸盡歸”,探索建立數據資產登記、治理、共享、融通、應用和服務等數據要素流通機制,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二是強化用地保障,對納入國家重大項目、省級以上單獨選址項目清單的數字經濟發展領域重大建設項目,使用國家配置用地計劃指標。在規劃許可的前提下,鼓勵各地積極盤活商業用房、工業廠房、企業庫房、物流設施和家庭住所、租賃房等資源,為數字經濟主體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和居住條件并做好能源保供。(責任單位:發改委、工信商務局、自然資源局、交通局、工業園區、各鄉(鎮、場))
15.規范信息化項目管理。加強全縣信息化項目統籌規劃,提高項目建設、應用、資金使用效率,實現全縣信息資源整合共享。一是信息化項目建設單位每年向縣工信商務局報送下一年項目需求,由縣工信商務局編制項目建設計劃表,并經縣發展數據經濟領導小組批準同意后納入信息化項目年度計劃。二是強化項目監管,信息化項目建設前需報縣工信商務局進行技術審查及造價評審,審查合格后再報縣行政審批局審批,縣工信商務局按批復的建設方案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監管。三是項目建成后,縣工信商務局對項目建設內容是否符合批復的設計規劃、數據是否共享等內容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縣財政局不予辦理項目款支付程序。(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財政局、行政審批局、發改委、重點項目服務中心、移動公司、電信公司、聯通公司、鐵塔公司、各項目建設單位)
三、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資溪縣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統籌全縣數字經濟推進工作,研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和政策措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工信商務局,負責主抓綜合協調、考核評價等工作。(責任單位:縣委辦、政府辦、工信商務局、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強化協同合作。發揮縣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各部門數字經濟發展的職責分工和工作協同,協調解決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加快落實好各項重點工程和政策舉措。加快搭建各部門聯動平臺,以強化效果為導向,明確任務清單,壓實主體責任,定期晾曬比拼,實現全縣工作聯動協同和閉環管理,形成工作合力。(責任單位:縣委辦、政府辦、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場))
(三)強化示范引領。積極爭取各類國家、省、市級項目試點示范,鼓勵各地各部門在場景培育、數據開放、產業集聚等方面先行先試,找準突破性抓手,加快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組織開展“互學互比”活動,鼓勵探索創新,加強試點建設工作互動和經驗交流。(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各鄉(鎮、場)、各相關單位)
(四)強化監督考核。按照可操作、可落實、可考核的要求,梳理數字經濟工作項目清單、問題清單和任務分解清單,明確任務分工,層層壓實責任,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正常有序推進。依據江西數字經濟指標統計辦法,建立健全數字經濟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強化數字經濟統計監測和督查考核評估,組織開展全縣數字經濟綜合評價,考評結果納入年度綜合考核。(責任單位:縣委辦、政府辦、考核辦、工信商務局)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