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2兩會征稿系列后續 | 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端牢國家糧食安全飯碗
在目前的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下,還存在保護標準偏低、保護范圍偏窄、保護鏈條較短等問題,導致修飾性品種多、突破性品種少,品種同質化現象突出。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建立起種業核心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優化市場競爭機制對我國來說至關重要。
民以食為天,谷乃國之寶。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際糧食貿易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糧食安全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種業亦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把種業放到國家核心戰略層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定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近年來,我國種業發展成效顯著,種業產業的發展在新世紀也突破了傳統方式,科技不斷助力新植物物種的培育,使我國糧食產量不斷提升。種子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但目前,我國種業種子對外依賴性較大,自主培育創新能力不足,種業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目前的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下,還存在保護標準偏低、保護范圍偏窄、保護鏈條較短等問題,導致修飾性品種多、突破性品種少,品種同質化現象突出。[1]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建立起種業核心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優化市場競爭機制對我國來說至關重要。
2022年3月1日,在全國兩會即將開展之際,新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正式實施,2021年對種子法修改,以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把提高植物新品種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化水平提到了新的高度,為我國種業的原始創新提供法治保障,為我國實現種業振興指明了新的目標和方向,對促進種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具有重要意義。[2]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紛紛對種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建言獻策,為我國種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了新想法、注入了新活力。
共倡議:“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需深化
“要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要嚴格執行種子法,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實現企業的整合,實現種業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李成貴認為,除了要加強種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對種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也亟待加強。
種業知識產權的核心是新品種的保護,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馬忠明表示:“新品種選育這塊,我們必須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些重大品種。要保證我們中國人的飯碗裝中國的糧,特別是要利用一些現代生物技術,加大新品種的選育力度,加快新品種的選育進程。”
“國際種業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昕指出,要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各級政府要把貫徹執行《種子法》作為規范種業市場、維護農民利益和種業企業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同時,劉昕提出要將農民權益保護納入知識產權立法框架。
全國政協委員花亞偉提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加強種業市場監管力度,特別是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種子生產基地監管和種子市場檢查,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強化種子信用法規制度建設,將種子生產經營的信用記錄納入社會信用平臺,實施政府信息發布,實行種業企業‘黑名單’管理。”
九三學社中央建議,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規劃、方案和措施,以種子法修改為契機,加大植物新品種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宣傳力度,切實做到普法、執法、司法并重,發揮好法律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制訂具有國際視野的種業知識產權戰略,加快種業知識產權海外布局。
全國人大代表趙曉燕表示,我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對促進種業自主創新至關重要,具有基礎性、戰略性的保障作用。建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進一步加大農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和普法宣傳力度,與高新技術企業、科研機構等單位進一步對接,依據相關單位知識產權保護需求,開展訂制化精準普法,延伸審判職能,共促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種業創新活力。
添新聲:知識產權引擎“種業”創新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種業的發展與我國的國民事業、現代化建設、國家安定等方面密切相關,鄉村振興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去年年底,我國中央經濟會議工作首次提出了打好種業翻身仗,種業受到了極高的重視。如今,國家對于種業發展已經做好了各項頂層制度設計,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強化種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開展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也把種業正亟需解決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從政策法規、科技創新、打擊偽劣等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提出了建議。
我國種質資源龐大,種業基礎研究能力處于世界一流水平,作為種業論文強國、種業專利大國,我國具備著建設成為種業強國的優勢與能力。面對種業原始創新不足的困境,國內種企應該加大對科研的投入,我國應該著手加強對種業知識產權的保護,以調動創新主體參與研發的積極性。
同時,種業企業知識產權是競爭力的核心體現,做好知識產權保護既是保護科技成果,又是保護企業科技投入的積極性,更是保護種業企業的發展未來。[3]在以科技創新發展為主題的今天,第一產業的發展應當不斷激發種企的創新活力。面對這項重大的歷史任務,相信我國必會在不斷地研究探索中,總結經驗,穩步前進,隨時應對和解決我國“種業”正在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產生的新問題。
遼原沃土育新芽,披星戴月強農業。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讓創新果實在大地上充分孕育生機,為鄉村振興和建設農業現代化提供最堅實的支撐力量。
注釋:
[1]李萬祥.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N].經濟日報,2021-12-28(002).
[2]李秀萍.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大制度創新.農民日報,http://mp.weixin.qq.com/s/DogUwjMIYcaXZOUisI6L2Q.
[3]多維度看「種業」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IPRDaily,http://mp.weixin.qq.com/s/IVhV1HIJS4RKm2L3fvdqCg.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