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催人奮進的春天里,2022年全國兩會圓滿落下帷幕。今年全國兩會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于知識產權事業而言,今年是認真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在奮力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之時,記者采訪多位業界人士,深度解析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邁向強國之路,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如何激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在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袁真富看來,應深化產學研用結合,落實創新激勵政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積極引導企業重視專利保護、重視專利布局,聚焦高價值專利培育。
企業如何做好關鍵領域的技術攻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所長胡明春建議,我國企業應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把握全球科技發展先機,找準自主創新、原始創新的突破口和發力點,在科技基礎比較好,具有較強戰略價值的前沿技術領域,謀求“換道超車”,搶抓技術變革新機,形成局部優勢,掌握發展主動。
連續多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相關內容。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教授李順德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值得關注。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保護創新的制度,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法律保障。創新成果必須通過實際運用轉化為生產力,才能具有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要想實現這一轉化,必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必須深化產學研用結合,為全力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內生動力。”
邁向強國之路,要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
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如何培育壯大數字產業,又該如何保護數據知識產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具體部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逐步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提高應用能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多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數據產權問題,深入研究數據產權保護和數據要素市場的相關問題,希望通過政策性文件或立法明確數據產權歸屬,消除數據流通和分享的制度障礙。這一努力方向是十分正確的,值得肯定。”清華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國斌建議,下一步,決策者應該全方位地深入了解現有知識產權、個人信息、網絡安全、國家秘密等方面的現行制度在數據市場上實際運作的效果,從而準確把握數據市場發展遇到的制度障礙,然后在各個部門法的框架下針對性地提供解決方案。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表示,數據產權是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問題,我國應加大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司法保護力度,健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持續優化科技創新法治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建議,我國應在民法典中增加數據產權保護相關的規定,加快推進數據資產確權,明確個人、企業、政府部門對于數據的不同權益邊界;同時,構建統一、規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數據交易規則及標準,以促進數據流通和使用。
在這個生機盎然的春天里,我們一起啟新程;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上,我們一起向未來。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