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魔方”系列文章——用經濟學的理念去分析解讀政府的制度、法律、法規和企業與專利相關的行為,可以幫助我們在深層次的角度理解專利,并充分掌握和利用好這個工具,并能夠撥云見日。
關鍵詞:易耗品耐用品 長期價值 短期價值
一、易耗品和耐用品
經濟學中,所謂的易耗品,就是指代能一次性消費完畢的物品,它能夠在一個較短的時間段內發揮其價值,屬于短期價值。
耐用品恰恰相反,它提供的服務、發揮的功能,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慢慢發散出來,屬于長期價值。
專利,是易耗品還是耐用品呢?
很奇怪,道理上,保護周期達到10-20年的專利,應該是個耐用品,但是有時候它又是個易耗品。
這取決于你申請專利的目的和使用用途。
二、通常情況下,專利是個耐用品
經濟學上說:專利激勵,是引起一個人或一個主體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激勵或懲罰的預期)。
申請專利的目的,一般而言,就是為了保護其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發明創造,既然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肯定看重的是未來能夠發揮其保證產品或服務獲取一定時間內、一定區域上的壟斷地位后,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享受其帶來的價值。
專利的耐用性還表現在受專利權的穩定性的影響,是指專利在授權后,對抗專利無效請求的能力。
專利的耐用性還表現在受專利權的維持意愿的影響,如果你的專利在獲權后沒有沒有繳納維持年費,又沒有按期恢復,專利權自然就不存在了。
專利的耐用性還表現在受專利布局的影響,如果你的專利布局不合理,非常好規避,那么專利壁壘的作用起不到,就相當于沒有耐用性了。
專利的耐用性還受技術周期的影響,如果你布局的專利技術已經被新技術完全替代了,價值自然就降低了。
三、Sometimes,專利是個易耗品
人類是一種趨理性的動物,他們會不斷地尋找對自己有利的切入點,并且這種利益最好是短期就能變現的,這時候的專利就是易耗品。
對于專利申請而言,很多時候只需要發揮其一次性的價值即可,這時,專利就成了易耗品。
比如:
為了先于競爭對手獲得同一個技術的申請號,會先以一個不太完善的方案去申請專利,之后再以此為優先權進行完善,這時在先申請的專利就成了易耗品;
為了避免對手申請專利對自己造成影響,提前公開其部分專利技術方案,策略性公開地申請的專利也屬于易耗品;
為了獲得國家對專利申請的補貼,而大量申請低價值專利,補貼拿到了就達成目的了,這也屬于易耗品;
為了獲得職稱評定而申請的專利,職稱評定用完了就束之高閣或放棄,這樣的專利也是易耗品;
為了高新減稅而申請或購買的專利,高新評定用完了就束之高閣或放棄,這樣的專利也是易耗品;
國家“藍天行動”瞄準的專利,還沒審查就大量的主動撤回,這樣的專利更是易耗品
……
當然,上述所舉的例子中,專利作為易耗品不一定都是負面的,也有其作為易耗品的正面意義,如下例子所示:
【專利易耗品的典型價值——美國的臨時申請】作為臨時申請提交的可以只是披露發明思想的草稿性說明文件,甚至可以是科技論文或者實驗總結,其無須對待正式申請的各種形式要求,無須撰寫權利要求。
臨時申請不會經過實質審查,也無須提交信息披露聲明。
臨時申請的費用低廉,官方費用只有360美元,如果申請人是小實體則只需要130美元。
臨時申請不能主張任何專利申請的優先權。
臨時申請在提出后一年內如果不能轉為正式申請,臨時申請將既不會公布,也不會具有任何效力。
專利屆滿日的起算點并非以臨時申請的申請日為起點,而是以正式申請的申請日為起點。
臨時申請以其提交文件和辦理手續簡單的特點,成為很多美國專利申請人的首選。
總之,在經濟學中,雖然說,不管是作為耐用品的專利,還是易耗品的專利,存在即合理。
但是,我們還是要從專利制度的本源來看,專利本身就是為了鼓勵創新、鼓勵發明創造作為耐用品長期運用的一個激勵制度,我們要堅持:質量優先,以質取勝,“耐心決定利率,利率影響價值”。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