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工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本的作用遠遠超過物質資本的作用,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的競爭。那員工到底應該怎么管理呢,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員工到底是更需要管理,還是激勵?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愿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只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不是管理出了多大的問題,而是負激勵、負能量太多。
管理是管事,領導是帶人。以事為中心,對人的關注就會減少,但事情要做好,必須要面對人。所以,管理者只是希望做好事情,而領導者的目標是通過激勵帶好團隊。
不會激勵員工的上級,充其量只是一個管理者。要想做真正的領導,必須掌握各種激勵技巧,關注人的需求與感受。
一、企業為何要做好激勵
人在不同的環境、年齡、成長階段、管理層次下有有各種各樣的需求,這是激勵的根源。沒有激勵,人的需求無法得到有效的滿足。例如,年齡稍大的操作工人,需要養家糊口改善生活,因此對金錢物質的需求較強,要多用利益驅動;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還要尊重,多用發展前景、個人成長加以激勵;而對管理層要用目標激勵,對事業基礎好的高管要用事業、使命激勵等等。
在激勵的設計上,管理者必須具備人本思維能力:
1、培養人不如招對人:只有先招對人,培養才有更大的價值;
2、招聘人不如留住人:新人的培養成本與風險高于留住老人;
3、留住人不如激勵人:留人是為了讓他有更好的表現,使其成為資本而非成本;
4、激勵人不如培養人:給人真正有成就的未來,勝于一切激勵。
二、如何看待員工追逐利益的現象
一般認為:第一層生理需求,就是滿足人對物質利益的需求,而最高層自我實現需求,則是滿足人的精神境界方面的需求。這種看法是片面的。自我實現的基礎是個人價值的實現,既然是價值,就一定有價格屬性,價值背后必有價格支撐。因此,企業要支持員工實現自我價值,激勵也要跟上。
在企業中,計較收入但愿意付出的員工其實是好員工,可怕的是計較收入卻不付出不創造的員工,更可怕的是不計較收入也不愿意付出的員工,你要養著他還沒有脾氣。對于不計較收入用心做事的員工,你要挖掘他的其他需求,滿足他更高層次的個性化需要。
三、新員工分類
A型-雞肋型:不計較利益也不愿意付出的員工,增加企業成本;
B型-索取型:計較利益但不愿意付出的員工,損壞團隊價值;
C型-交換型:計較利益且愿意付出的員工,引導與強化;
D型-雷鋒型:不計較利益且愿意付出的員工。
不要讓雷鋒吃虧。不怕員工計較,就怕不付出還很計較。而不計較也不付出的員工,同樣是一種悲哀。
四、老板與員工是對立關系嗎
老板與員工是天然的“敵人”:老板要的是利潤不斷增長,員工要的是工資持續上漲;老板要的是員工拼命干、干出成果,員工想的是少干多拿、責任少福利獎勵多;老板希望員工理解企業經營困難,員工希望老板體恤自己生活不易;老板想員工把事情當事業來干,員工只想做完現在的事情、不要加班。
有這種感覺,首先來源于思維上的差異,老板是做事業、員工是做事情。然后是利益分配上的偏差,老板得到的是未來剩余價值,而員工得到的是當下價值。
老板要經常問自己:
1)這是誰的企業?——自己一個人的企業就自己一個人累;
2)業績與員工收入是什么關系?——讓員工感受到企業是大家的;
3)目標管理如何做到位?——要有目標激勵機制來保障;
4)我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是對自己負責?還是要對全體員工負責?
老板希望員工敬業,但必須給他們一個理由:
1)員工為什么要敬業?敬業能得到什么好處?
2)員工憑什么要敬業?因為又不自己的事業;
3)敬業與個人長短期利益有什么關系?讓每個人都清楚敬業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4)員工敬業絕不是天經地義的,為了組織利益而要求員工犧牲個人的利益是是不可能持續的。
五、老板與員工能否統一關系
老板必須先擁有“利他共贏”、“分享事業”的高度與態度。老板要站高一線先愿意舍,員工才能腳踏實地努力創造。老板開始關注員工的需求與情感,員工則會體恤老板的壓力與辛勞。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動。
俞敏洪曾經說道:現在年輕人進入職場,都希望先拿高薪,再認真工作,心里想的是我工資待遇不夠,憑什么努力工作。但實際上最后真正在職場取勝的,是那些不計較個人得失辛勤工作、持續不懈努力的人。原因是老板和員工的思維差異:員工希望先得到報酬再工作,老板喜歡那些先拼命工作不計報酬的人,然后就會重用這樣的人。
以上就是我們整理的員工到底是更需要管理,還是激勵的資料。希望能對各位質量管理同仁有所幫助,可能有很多不足之處,歡迎各位質量同仁們多多提出自己的寶貴建議,歡迎留言!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