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1 政府應積極倡導企業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不光是企業行為,也不僅僅是企業自己的事,針對全國重特大事故呈上升的勢頭,政府及主管部門應盡快拿出具體措施、計劃,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骨干企業和事故頻發、危險性較高的企業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引導,促使企業盡快把該體系建立起來。對這三類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不能僅局限于自愿原則,政府應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引導企業進行認證。這樣才能減少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2 注重管理體系配套制度建設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諸多制度確立的同時,必須重點抓好兩項基礎工作:一是盡快制定出臺《職業安全衛生法》使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步入法制管理的軌道,只有運用法律的手段,才能根本改變當前安全管理體制中存在的職能交叉、責任不明和監管缺位、無人負責的突出問題,從而確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二是要加快注冊安全師執業資格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國家及主管部門應總結吸收廣東、江蘇和大連等省市推行的主任安全工程師制度的經驗,抓緊制定出臺《注冊安全師執業資格暫行規定》,并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使其安全專業人員步入規范管理的軌道,從制度上確保安全工作的穩定性。
3 安全科普媒體應加大宣傳力度
建立最新的安全管理模式離不開輿論監督、媒體宣傳,安全科普媒體的宗旨就是以防災減災為目的,指導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宣傳先進經驗,傳播安全科普知識,提高國人安全意識。然而,近幾年,這些安全科普媒體步履維艱,并在不斷銳減。如1999年8月指導全國安全生產的報紙《安全生產報》停刊,改成《XXX足球報》;2000年6月27日中國唯一的一份綜合性防災減災的報紙《中國減災報》因多種原因而停刊;近日,以服務安全為宗旨的《警鐘長鳴報》也宣布于2001停刊。這些安全生產資料媒體的“劫難”意味著什么?我們喪失的不僅僅是媒體,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血的代價,安全工作者們無不為此而感到擔憂,這不能不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4 加大管理體系建立前的人員培訓力度
當企業最高管理者決定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后,通常需成立一個工作組。工作組的任務就是建立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其成員來自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工作組在開展工作前,應接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及相關知識的培訓,熟悉體系的內容及建立步驟等,同時,體系運行需要的內審員也必須進行相應的培訓。
5 管理體系應結合現有的管理基礎
企業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實際上是企業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改善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行為,達到持續改進目的的一種新的運行機制。它不能脫離企業原有的管理基礎,而是在標準的框架內,充分結合企業原有的管理基礎,如組織機構、管理制度、資源等,進而形成一個結構化的管理體系。
6 管理體系應充分反映企業的特點
根據企業的規模、性質等條件,企業建立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會有較大的差異。企業要根據標準所提供的結構框架,結合自身的特點來建立和運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更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實施標準的要求,做到切實可行。應注意,即使規模、性質相類似的企業在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時也不能相互照搬。
7 管理體系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是一個依據體系標準中各要素中所規定職業安全衛生方針、計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及管理評審等環節實施,并且隨著科技進步,法律法規的完善,客觀情況的變化以及員工職業安全衛生意識的提高等不斷地改進、補充和完善并呈螺旋式上升的動態過程。每經過一個循環過程,就需要制定新的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和新的實施方案,調整相關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達到一個新的運行狀態。
8 與其它管理體系的結合
目前許多大中型按照ISO9000標準建立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與ISO14000標準具有相同的運行結構模式,已經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企業,在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時,可以借鑒建立上述體系的思路。同時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在內容上有更多的交叉,要注意二者有機的結合,避免出現矛盾和盲區。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