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世界里,人人都會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在企業里所有管理者都為“管理”而忙碌,管人、管事、管物……那么,請靜靜地問自己:我在管什么?我的管理水平處于什么階段?
“管理最好”的子公司
某民營集團公司年終總結大會上,老板逐一對下屬公司進行年度工作評價,當談到C公司時說:“這個公司的管理工作是全集團做得最好的,所有公司都要學習他們的軍事化管理經驗。雖然管理很好,但業績卻很不理想,一直虧損,明年一定要扭虧為盈……”
分析:“一直虧損”的公司,卻“管理最好”,難道不自相矛盾嗎?調查發現,這個公司負責人近似軍閥風格的管理方式,把人管得“服服帖帖、規規矩矩”。初看起來,人管“好”了,但創造力、凝聚力被管沒了,虧損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這樣的案例你的身邊不是經常出現嗎?
5S的尷尬
廣東某化工集團公司推行 5S管理,行政副總經理成了最大障礙:他桌面文件亂堆亂放,但他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找出需要的文件,開會時候臨時需要一個文件,他可以準確地告訴秘書在桌面的什么位置、在哪一疊文件的第幾頁。
按照5S整理得井井有條后,他反而很難找到需要的文件了。其他幾位高層管理者也遇到類似問題,之后,幾個高層一起反對,5S工作不了了之。
后來換了一家顧問公司推行5S,不是強行搬來外來5S標準,而是根據他們的習慣,在考慮優化習慣的基礎上制定5S標準,很順利地推行了,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分析:5S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減少浪費(包括質量浪費),如果推行的結果卻是降低效率從而增加浪費,推行的必要性是什么?按照通行標準,前一家推行5S的顧問公司看似把事管“好”了,后一家顧問公司看似沒把事管得那么“好”,但“管事”的目的性結果呢?后一家顧問公司遠勝于前者。
零庫存的泥潭
浙江某紡織企業,2007年接受了某成本“磚家”的高論,拿著多把“砍刀”狠砍成本,庫存首當其沖。
眼看著原材料價格節節高漲,行業內別的企業都大量庫存原材料,其卻依然堅持零庫存。半年之后,發現在行業內根本就失去了價格競爭力,形勢所迫,不得不放棄零庫存。
由于原來庫存為0.所以就大肆進貨增加庫存,不料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機原材料價格直線下降,于是,企業陷入了虧損的泥潭…
分析:零庫存,多么具有誘惑力的“管物”境界啊!但管理結果卻并不是管理者想要的,為什么?成本無罪,無效成本和低效成本才是壞東西,不加區分地亂砍,必然要付出代價的。
到底什么才是管理的真相呢?
人能:人的智能、體能、技能的有機結合體。
人能釋放產生“人力”,人力做出人功,按做功目的分為有用人功和無用人功,有用人功創造出預想的成果。按照這個邏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管理,就是對人能、人能釋放為人力、人力做功、有用人功轉化為成果的系統控制。這就是管理的真相!
從這個角度來詮釋上面的案例,我們會看出:
1. 案例“‘管理最好’的子公司”:說明管理沒有抓住管理的真相,管理的好壞是以人能、人力、人功、有用人功轉化為人功成果的質量來評估的。服服帖帖、規規矩矩并不等于人能充分釋放做功并轉化為人功成果。
2. 案例“5S的尷尬”:5S的本質是好東西,當它阻礙了人能釋放、阻礙了有用人功的時候,就不是好東西。
3. 案例“零庫存的泥潭”:“零庫存”是好理念,但當它影響了人功成果價值的時候,好理念也成了壞理念。
因此,管理的真相不是單一地管人,也不是管人心,更不是管物、管事,而是管人能是否產生了有用功。
如何區分管理的高低優劣
按照接近管理真相的程度,管理者的高低也區別開來:
1. “事在人為”。
管理的目的決定管理的最終結果是“事”,但不管人、不管人心、不管人能的“就事論事”的管理,注定是管不好事的。所以,整天糾纏于煩瑣事務而不懂得利用人能資源的經理,只能是三流經理。
2. 懂得管人的重要性。
通過管人去管好事務,這樣的經理已經走出煩瑣事務而抓住了管理的重點,所以是二流經理。
3.在抓住管人這個重點之后,懂得了人是由人心控制的。
只有管好人心才能真正把人管好,這樣的經理抓住了管理的關鍵,所以稱得上一流經理。
4. 人心是世界上最難管理的東西。
但是鎖定人能去管人心,就會發現很多“人心”的東西并不一定要管理。就我們以往的管理既管了一些本來沒有必要管理的人心內容,又有很多直接影響人能、人力、人功的人心因素沒有管到。
鎖定人能進行管理的經理,對人心(人)管理既有了實實在在的出發點,又找到了各種管理要素凝結的核心,這樣的經理是超一流的。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