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以淘寶網等為平臺的網購逐漸興起,可是,彼時付款卻是一個大問題,甚至需要去銀行轉賬。隨后,網銀慢慢發展起來,大家可以通過網銀付款,極大提高了網購的便利程度。而使用網銀通常需要用到USB Key,或者說硬件數字證書載體,也就是一種像U盤一樣的裝置。
筆者當年使用的就是一款農行的K寶,由于每次支付都要啟用,筆者便記住了每次都會蹦出來的軟件開發商名稱,飛天誠信。
時光流逝,現在別說一部手機就能完成支付了,去盒馬等地方購物,甚至連手機都不要,刷個臉就可以付錢。筆者當年的K寶也不知道遺落在了哪個角落。
今天查詢某專利時,發現申請人為飛天誠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禁勾起了筆者的回憶。由于當時使用的是專利匯,其具有查詢申請人所有專利申請的功能,所以筆者就順手點擊了一下申請人項,想看看飛天誠信的專利數據。
結果直接給我嚇一跳,好家伙,發明授權769件,發明公開762件,發明授權比發明公開還多,這是啥意思?授權率大于100%?
我們知道,如果統計專利授權率,通常是用授權數除以申請(公開)數計算得到。但對于特定申請人而言,如果其僅在2010年申請了10件專利,且在2015年所有專利都結案,其中授權了6件,駁回了4件,這時可以說其專利授權率為60%。但對于大部分公司而言,專利申請是一個持續性過程,且從申請到公開,再到授權公告是有時間間隔的。即使不考慮剛申請還未公開這種持續性情況,授權率的理論上限也僅為100%。而上圖顯示,飛天誠信的發明專利申請不僅大于700件,屬于比較多的,且授權率竟然突破了100%,簡直不可思議。
另外,通過專利類型和專利有效性篩選,發現其中有20件無效專利,處于實質審查(包括公開)階段的共有102件。
也就是說,762件發明公開中包括102件還在實質審查的申請以及20件已駁回的申請,這樣還剩640件既有公開文本,又有授權公告文本。
剛才769除以762只是稍稍大于100%,現在769除以640就大幅超過100%了。
由于沒有精力去核查這其中769件發明專利授權公告文件是否都對應一個發明專利公開文件,導致疑問一直縈繞在心頭。
得空時,筆者請教了一下陳進老師(“野生的專利檢索與分析”公眾號號主,江湖號稱野生菌)。陳老師告訴我這可能是一種企業專利申請策略,例如申請時以各子公司名義進行,而授權時則歸集至母公司,這樣母公司的授權數就會大于公開數。
受此啟發,筆者利用專利匯的法律事件檢索功能,構建了檢索式:legalEvent:轉讓 AND ap:飛天誠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索得到12件發明授權,也就是有轉讓程序的發明專利。
前兩件竟然是專利轉出,換言之,飛天誠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原本還不止有769件發明專利,而是771件。
好在后面十件的專利轉入信息撥開了筆者眼前的迷霧。
答案就是,飛天誠信早期主要是以北京飛天誠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申請專利,后期隨著公司上市而更名為飛天誠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利權也發生了相應轉移,這就導致目前飛天誠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的發明授權數大于發明公開數。雖然不是陳老師說的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系,但情況是類似的,根本原因是專利轉讓。
那就繼續用飛天誠信科技這個共有字段檢索一下。
可以看到,發明授權與發明公開的比值依然非??植?。
繼續通過專利有效性篩選進行查看,發現其中只有49件無效專利,也就是被駁回的申請。換言之,飛天誠信當前至少遞交了1136件發明專利申請,其中授權984件,駁回49件。采用最簡單方式計算出的授權率是86.6%,駁回率是4.3%。
在申請總數超過1000的基數下,授權率達到這個水平的申請人,筆者還沒有見過第二個。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