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專利分析有所了解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專利分析項目的一般流程為:確定分析目的及目標→ 研究背景資料 → 項目分解 → 數據采集→ 建立報告框架 → 制作專利地圖 → 報告撰寫(包括圖表解讀和綜合分析)→ 統稿。
那么,專利檢索是數據采集的主要工作內容,如果把最終的專利分析報告比作一桌菜的話,數據采集就相當于購買做菜的原材料。
下圖是專利分析檢索的一般流程,從明確檢索目標開始,要經過多個不同階段的各種調整補充,達到一定的查全查準率,才能終止檢索。
那么做專利分析的時候,除了常規的專利數據庫以外,還需要補充什么方面的信息?
根據專利分析的目的,有時除了專利文獻信息;還需要檢索商業信息(企業財報、行業年報等)、科技文獻、商標等;專利文獻數據庫的選擇還需要參考許可轉讓、法律狀態、引文、復審無效、司法判例、同族、技術領域、數據獲取效率、數據全面性等指標。
專利分析檢索的過程,與釣魚相似,可以分為:摸魚(使用預檢索了解基本情況)→ 網魚(塊檢索、面檢索、分框檢索、總分/分總式檢索)→ 釣魚(補充檢索、追蹤檢索、點檢索)。
專利文獻中的分類號相當于身份證號碼的前六位,能夠最快的幫助我們了解技術所在領域以及所包含的技術內容。如果不了解如何使用分類號進行檢索,通常很難達到文獻查全性的標準。
目前常用的分類號有IPC、CPC、FI/F-Term、EC、ICO、UC、DC/MC等,在不同分類號體系中的技術要素的表達不同。
單獨用關鍵詞進行檢索會出現很多噪聲,但是相對于分類號,關鍵詞可以對技術細節進行直觀描述,彌補分類號的不足。
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使用關鍵詞在所分析行業領域內的統一/規范表達。這些表達可以通過檢索過程中閱讀文獻積累,或者通過查閱期刊文獻積累的喲。
檢索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兩種人:
1.有些行業,申請人數量比較有限,可以針對申請人/發明人進行特定檢索;
2.補充檢索也可以從申請人/發明人字段入手;
3.申請人/發明人字段也可以用于查全性和查準性的取樣。
如果是針對復審、無效程序進行的檢索,查準即達到目的;但涉及領域分析、行業調查時,查全性則十分重要。
一般來說,中文文獻的查全率要在90%以上,外文文獻的查全率要在80%。而中文文獻的查準率應該在95%左右,而外文文獻的查準率也要在80-85%。
那么查全查準如何評估?
查全率評估的方法:基于申請人/發明人“技術鏈”、基于技術分支“縱切面”、基于引證“關系鏈”、數據庫“比拼”。
查準率評估的方法:基于申請人/發明人“技術鏈”、基于年代“橫切面”(比較常用)、基于技術分支“縱切面”、基于國別/地區抽樣、隨機抽樣。
查全性評估不達標準,要進行補充檢索,然后反復進行查全性評估,直到達到標準;
查準性評估不達標準,要進行除噪處理,然后反復進行查準性評估,直至達到標準。
一般而言,不相關的文獻是由于數據庫本身、關鍵詞、分類號等復雜原因引起的。
去除檢索過程帶來的噪音需要弄清楚噪音的來源。一般而言,不相關的文獻是由于數據庫本身、關鍵詞或分類號等原因引起的。檢索的時候,可以通過閱讀專利文獻,提取噪音詞匯或者噪音分類號,批量去噪音,非常好用哦。
上圖示出了分析檢索的種類,根據不同種類,應當結合不同的策略進行檢索。
本期內容來自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相關公益講座。
作者簡介:
馬天旗,就職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機械發明審查部;主編《專利分析-方法、圖表解讀與情報挖掘》、《專利布局》、《專利挖掘》,參與撰寫《專利分析實務手冊》等書。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