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保護時代下,企業如何通過專利保護提高產品競爭力?
為幫助企業通過專利保護提升產品競爭力,2023年3月24日,擁有22年知識產權經驗、12年專利代理經驗、10年企業專利管理經驗的超凡第二專利事業部總經理李治忠老師,將針對《強保護時代下,企業如何通過專利保護提高產品競爭力?》這一話題,從案例出發,為你詳細剖析!
近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就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中國已進入專利強保護時代!
話風險
產品有專利,就不會被侵權?
有人說,如果專利過期了,那就不存在侵權風險了;專利雖為在先專利,但發行人的專利也獲得了授權,所以就不存在侵犯在先專利的風險了;專利是在發行人獲得專利權后申請的,晚于發行人獲得的專利權,所以也不存在侵權風險……
面對這些說法,不禁有些詫異,產品有專利,就不會面臨侵權風險了嗎?!
2017年4月,華為維權案泉州宣判:三星侵權成立賠華為8000萬元;
2018年1月,華為訴三星侵犯知識產權案一審宣判,深圳中院知識產權第二庭宣布,被告三星立即停止以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的形式,侵害華為專利權的行為;
2018年2月,本田訴長城H6車型侵犯其兩件發明專利,要求長城停止侵權并賠償2000萬人民幣;
2017年11月,海信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訴夏普侵犯其發明專利,要求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1.7億人民幣;
2018年4月,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判奧克斯侵犯格力空調領域專利,并賠償4600萬;
2023年,匯頂科技向思立微,臺灣神盾發起專利訴訟;
2023年3月和4月,寧德時代對競爭對手塔菲爾接連發起兩起專利訴訟,一共索賠2億人民幣;
2023年12月,寧波中院判決格力因侵犯奧克斯一件發明專利,賠償1.6個億;
2023年6月1日,新專利法實施,明確規定,對于故意侵權,最高可給予5倍的懲罰性賠償。而之前美國的懲罰性賠償只有3倍;
2023年3月,佛山美的公司訴好太太電器兩款產品侵犯其外觀設計專利權,一審判決好太太公司賠償美的公司經濟損失和合理費用共計36萬元。
……
涉及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的企業,可謂比比皆是,企業如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無疑是一件好事兒,但這也并不意味著不會遭遇侵權風險。
風險無處不在,且一旦出現,必將涉及到核心產品、核心技術,那將影響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后果不容忽視!
那么,該如何才能未雨綢繆?不得不提——布局。
論布局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中曾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這句話適用于各種場景、各個行業。對于許多企業而言,專利布局是了解行業的第一步。通過合理完善的專利布局,可以為企業的產品構建多角度、多主題、持續性的專利保護線。那么,企業該如何進行專利布局,給產品最好的保護?——多維度布局!
此前,超凡也曾在文章中提到過“杜邦和特氨綸專利之爭”。
經過業內人士對比分析,中國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與上海紡織科研院、合成纖維研究所共同申請的“芳砜綸”比杜邦公司研發的Nomex更為優秀。
▲ 來自網絡截圖
在兩者的專利對抗賽拉起之后,特安綸仍舊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此時的特安綸僅有兩件中國專利,且均為芳砜綸領域的基礎專利,僅涵蓋了纖維制造方法這一個主題,其所有的核心和基礎專利均屬于中游產品。而杜邦則抓住這一“漏洞”,相繼在芳砜倫材料阻燃紗線、防護服、耐火紙材等領域的應用技術申請了專利,并且提交了14件與芳砜綸相關的PCT申請,專利布局囊括多國地區,杜邦的提前布局,成功阻斷了芳砜綸的下游具體應用,導致芳砜綸并未獲得預期的價值。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杜邦發現無法在技術上超越特安綸時,便在2007-2009年期間圍繞特安綸的產業鏈進行了全方位的專利布局,而特安綸在最初就已經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囿于產品本身,這也直接導致了特安綸的失敗。由此可見:在專利布局時,不僅要對核心技術進行保護,也要擴大思考維度,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專利組合,從而對所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進行全面的布局保護。
談保護
重視要足夠,了解要充分
自行車是誰發明的?答:德國的德萊斯。
若依據自行車發展史來說,的確如此,但據1915年《清朝野史大觀》記載:“黃履莊所制雙輪小車一輛,長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須推挽,能自行。”這才是自行車最早的歷史。
但因國人對發明專利的重視不夠,導致這項發明專利“拱手讓人”。
這雖然只是歷史上的一個例子,但對于現在的許多企業而言,依舊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當企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員、經費,獲得了一項獨創的技術、一個獨有的產品時,暢想著此后即將獲得收益,但最終上市后卻發現,抄襲模仿處處皆有,防不勝防,最終的收益也是微乎其微,甚至還會面臨侵權的風險,究其失敗的原因,無外乎對產品的保護不充分。
那么,如何對產品進行保護,這就需要全面的布局與規劃,涉及產品的前中后各個階段。
為幫助企業通過專利保護提升產品競爭力,將針對《強保護時代下,企業如何通過專利保護提高產品競爭力?》這一話題,從案例出發,為你詳細剖析!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