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2015如何促進生產管理
一、 生產管理規范化的特征:
1、 計劃前瞻和準確性---生產管理規范化,計劃是前提。不論你是訂單式生
產,還是預測式生產,事先都必須明確制訂周密的計劃、安排好均衡生產的進度
。也不論你的企業是大是小,計劃周密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這里要特別提醒
做計劃的人,市場瞬息萬變、原材料價格波動不一,忽視了這一前提,計劃就失
去了前瞻性,當然也不會有準確性。
做計劃的人還有一個錯誤常犯。那就是加工件計劃周密,可采標準件疏忽??傄?/p>
為拿錢買的東西不用擔心生產不出來,結果往往導致生產受阻于標準件。這樣的
計劃就不會有準確性。
2、 材料采購的及時性---這里的材料采購是包括原材料、輔料、易耗品、標
準件等生產必備品在內的,只不過原材料采購是大頭,前輩們習慣性稱呼而已。
年輕的生管員,千萬不要望文生義哦。不少企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產品要包
裝了,可就是缺幾個標準螺絲。就因為標準螺絲太容易買到,導致計劃考慮不到
。當然也不排除,計劃人員做了而采購人員忘了。但從做計劃的角度來說,要盯
住計劃是否落實。
3、 生產加工的專業性---現代工業的最大特征就是專業分工。分工增加了生
產效率,分工使規模擴張成為可能。分工也使個人的專業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
一些中小企業,要想做大,也必須走專業化之路。能發給專業廠生產的部件,盡
量發外加工。不要只想著別人賺了你的加工費。其實你的廠房、設備、人員工資
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搞不好,你自己的生產成本可能還高過發外加工費。
4、 產品組裝的統一性---由于專業分工的緣故,往往出現同一產品不在同一
場地生產。特別是品牌企業,已經做到了全球采購、全球生產、全球銷售。國內
稍具規模的企業也不例外,生產基地好幾個。越是生產基地多的企業,其產品組
裝越統一。問題往往出現在小企業,雖然只是在一間廠房生產,卻發現他們貼了
不同的標簽,或是用了不同的包裝。由于企業經常更換協作商,每個協作商都要
重新制版,每次印刷都不一樣。這種現象離規范化生產實在差得太遠。
5、 品質控制的標準性---并非由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誕生,才有質量控
制標準。恰恰相反,是由于有了質量控制標準,才產生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
現在不少國內企業本末倒置?;üP錢搞一個質量論證書,就以為萬事大吉了。證
書只是印在包裝上的廣告詞。這實在是可嘆可悲!
過去講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確實講過了頭。但是現在靠不切實際的廣告宣傳誤導
消費者是不是太過分?那些不重視產品質量、不注意品牌建設的企業在金融危機
中受夠了苦頭吧?分工協作,質量控制必須標準統一,并且絲毫不能放松。
6、 品牌維護的嚴肅性---請注意,不講“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不是不重視質
量,而是因為人們對質量的要求更進了一層。人們不僅要求你的產品有質量,而
且還要求你的產品是品牌。因為品牌既包含了品質超群,又涵蓋了服務超眾。之
所以說質量不是企業的生命,是因為產品質量再好,在這樣一個商品經濟極其豐
富的年代,你的服務不好,也是不會有人買你產品的。那種“皇帝女兒不愁嫁”
的年代早已成為過去。未來社會,沒有品牌就意味著沒有市場
7、 倉庫管理的嚴密性---不管你實行的是訂單式生產,還是預測式生產,產
成品入庫必須履行嚴格的檢驗檢查手續。首先看有無生產計劃,計劃外產品不得
入庫。逼迫生產車間不得為增加產量、增加計件工資而生產。其次檢驗產品質量
,不合格品不得入庫。
8、 現場配置的精準性---規范化的生產管理一定是精準管理,生產現場擺放
必須井井有條,原輔料、半成品必須適時到位,既不能提前也不要滯后。做好5S
管理,生產就能有條不紊。
二、 生產管理如何才能做到規范化
知道了規范化生產管理的特征,按要求去做,基本上就行了。張國祥老師在此
還是強調三點:
1、 分工專業化、協作一體化---要做到分工專業化、協作一體化,最根本的
一點就是與協作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判斷合作好壞的標準就是協作商有無抱
怨。分工協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知道發包方通常占據主導地位,如果你
以大欺孝強人所難,合作不會愉快,也不會長久?;ダp贏、多贏是這個時代的
主旋律,違背主旋律的都是不和諧的聲音。讓協作商無抱怨,這就是努力的方向
和目標。
2、 流程規范化、生產標準化---流程技術的產生就是生產分工所導致的。現
代企業不論是否自覺或是不自覺地使用流程概念,實際工作中是一定存在流程的
。要不然,哈默就不會使用“流程再造”一詞了。當然,張國祥老師不主張所有
企業引進流程技術都用流程再造的概念,因為不少企業在實施流程管理技術之前
,已經奠定了不錯的流程運行基矗這類企業所需的就是優化和完善。
生產標準化應該沒有其它異議。沒有標準化就沒有規?;?,就不可能無限復制的
可能性,企業就只能停留在手工狀態。流程規范化是從管理上提高效率,生產標
準化是從技術上擴大產量、保證質量。二者缺一不可。
3、 投入最攜、回報最大化---沒有流程規范化和生產標準化作基礎,企業的
成本管理、投資回報就沒有保證。人們往往一談到投入最攜,就是少花錢。須知
,如果沒有相應的投入,又何來最大回報?企業投入必須在保證不低于盈虧平衡
點的基礎上,盡量擴大投入,爭取規模效益。當然規模擴大又要與市場容量相吻
合。也就是說投入不是越低越省錢,也不是越大越賺錢。把握其適度的唯一標準
就是市場接受能力,或者說企業的市場營銷水平。
管理從來就不是說起生產談生產,說到營銷講營銷,而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方
面相互聯系,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規范化管理需要系統思考,建立完整的管理
體系。
生產管理如果不與營銷管理相結合,結果不是產能過剩,就是生產不足。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