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生產過程中,發現使用的產品外殼有問題,不能使用。
調查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研發工程師第一次發布的圖紙錯誤,雖然后來研發發現并更新了圖紙,但沒有重新提變更流程,而是直接讓研發文控人員替代了服務器上的圖紙,研發文控人員也沒有要求工程師提流程變更流程,沒有通知采購部文件已變更。導致供應商仍按錯誤圖紙生產。
品管部檢驗用的是正確的圖錯,但沒有檢出來。
我是這樣劃分責任的,工程師制造了問題,是導致此問題的直接責任人,負主要責任;研發文控未按變更流程要求控制文件發布,沒有通知采購部文件變更,傳遞了問題,負次要責任;IQC按正確圖紙沒有檢出問題,負次要責任。
但研發總監認為研發文控人員不該負責,責任劃分只要一個主要責任,一個次要責任就可以了。
我想請教一下,我的責任界定有沒有問題。
大家是怎么來進行質量事件責任界定的,是不是二八原則
回答1
風中試劍 (威望:223) (江蘇 南京) 電子制造 經理
贊同來自: 紅色石頭Kone 、CHSZWGZ 、happychy99 、Fff87578757 、Tom0112 更多 »
中式:
研發工程師——主要責任
IQC——次要責任
日式:
研發工程師——產生原因主要責任
研發文控員——產生原因次要責任
研發部領導——產生原因管理責任
IQC——流出原因主要責任
IQC領導——流出原因管理責任
新式:
研發部領導——產生原因管理責任
IQC領導——流出原因管理責任
回答2
ZXY889989 (威望:121) (浙江 嘉興) 汽車制造相關 主管
贊同來自: youyouuuuu 、紅色石頭Kone 、雪之優雅 、孤帆遠影520 、Fff87578757 更多 »
首先捋一捋問題點:
①研發工程師第一次發布的圖紙錯誤,雖然后來研發發現并更新了圖紙,但沒有重新提變更流程,而是直接讓研發文控人員替代了服務器上的圖紙;
作為研發工程師,圖紙變更了為什么不告知文員下達變更通知單知會:采購、生產、品質各部更換最新圖紙?(干嘛,犯了錯,怕別人知道?故意隱瞞?人哪有不犯錯的,錯了就是錯了,隱瞞只會造成后面更多的問題等你去擦屁股)
②研發文控人員也沒有要求工程師提流程變更流程;(貴司變更圖面尺寸、技術要求,是文員告知工程師要下達變更通知單?難道不是工程師告知文員有沒有必要下達變更通知單嘛?文員能懂產品變更的原因,是否有必要告知相關單位變更后對產品的影響?)
③品管部檢驗用的是正確的圖錯,但沒有檢出來;
(為什么拿著正確的檢驗用圖,發現不了產品的異常所在?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這說明是檢驗員技能不足?粗心大意?還是什么?)
相關人員責任劃分:
研發工程:90%責任
文控員:無責
IQC:與工程師同責
(為什么:首檢失敗)
研發工程主要責任,IQC次要責任,但行政處罰與工程師一致!
(需要查清,為什么拿著正確的檢驗用圖,發現不了異常產品問題缺陷;可依據原因適當調整處罰力度!)
回答3
fengchen622 (威望:40) (廣東 深圳)
贊同來自: 紅色石頭Kone
研發文控該不該負責,這個不重要,畢竟問題已經找出來了,能有人承擔解決就好,如果你官沒人家大,就變通處理就好。。
這個事情中的關鍵是:1. 研發工程師更新了圖紙,為什么沒有重新提變更流程也能通過?2.為什么研發工程師能直接讓研發文控人員替代了服務器上的圖紙。這是流程出了問題導致的后果,研發工程師的這個權力不受限制造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那么也僅是治標不治本。。(一定意義上研發總監也是要承擔責任的,研發更新圖紙是要經過審批才能通行的,研發總監明顯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做好。)
回答4
豫于 (威望:2) (河南 洛陽) 機械制造 主管
贊同來自: 紅色石頭Kone
這個應該是典型的人員問題,也就是人員未按照規定執行,無論是人員的意識,還是人員的能力,還是其他的激勵上存在問題,但是歸根結底,嚴格按照規定,凡事沒有執行規定的,一定通過激勵來確保問題的不再發生,所以贊成你的責任劃分,不過需要關注iqc為什么沒有檢驗出來,這個在流出上占主要責任
回答5
yes2boy (威望:19) (廣東 深圳) 電子制造 主管 - 在奮斗中進步……
贊同來自: 紅色石頭Kone
按常規來說,默認貴司流程沒有問題,則此問題研發工程師肯定是主要責任,研發文控為次要責任。研發總監負連帶責任。至于IQC如果用的是研發文控的發行的最新圖紙則無責任。
按協商的流程做事,能上系統上系統防呆。很多問題都是管理上的問題。
回答6
Cliff_Hu (威望:3) (浙江 寧波) 機械制造 總監 - 六西格瑪管理
贊同來自: 紅色石頭Kone
設計變更流程有沒有?有的話為什么沒有按照設計變更流程執行?如ECO、ECN等?
不管有沒有設計變更流程,研發總監負管理責任(沒有你應建立流程,有的話你應監督監管好流程的執行)。
如果是新品原材料,QE肯定要親自對來料進行檢查確認,按問題描述QE應該不知道有ECN,因此QE不應擔責。
研發工程師和IQC負主要責任。
如果有設計變更流程,文控未按設計變更流程發放和通知相關單位,也負有責任,可能是主要責任,也可能是次要。
回答7
鄱湖一葦 (威望:14) (江蘇 揚州) 機械制造 工程師 - 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贊同來自: 紅色石頭Kone
看了上面的大神各說紛紜十分精彩,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也非常常見的問題點,很多人好奇說為什么工程師這樣去做?這個原因很簡單主要是沒經驗再者就是沒有走正規流程,也沒向領導匯報偷偷的處理,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不按正規流程去做最終也能完成這個設變流程?這個是需要改正的地方;
工程師肯定是主要責任人;
爭議最大的就是文控人員有沒有責任,如果是有明文規定文控人員的工作流程,那么文控人員就有錯,沒按流程執行,如果是沒有很明確的相關標準或者說一直以來特殊情況下工程師都可以直接指示文控怎么去做,換圖或者發圖什么的,那么文控責任也不大!
進料檢有沒有責任,也要看他那邊的檢查標準是什么樣的,這個尺寸有沒有在檢查基準書上,檢查頻次是什么樣的,以及該尺寸時間情況!
這種問題非常常見而且很難杜絕,有的也比較復雜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能是從流程上防錯,層層把關,開會檢討!
回答8
Fff87578757 (威望:6) (江蘇 蘇州) 計算機相關 經理 - 10年品質,就像做人一樣一樣的
贊同來自: 紅色石頭Kone
沒事來湊湊熱鬧,哈哈。
一.直接責任區分(成本思維)
1.假定,主要責任為80%,次要責任為20%。
2.生產使用時發現問題,往前追溯原因為:
2.1 品管部檢驗時用圖正確,應檢出但未檢出,導致漏檢誤判,品管部負主要責任80%,另20%由不良產生的責任部門承擔。假定品管部漏檢誤判損失成本為X。
2.2 不良品由供應商按采購提供的變更前圖紙生產,變更后圖紙研發部未按流程通知采購導致不良品生產出。研發部負全部責任100%。假定供應商生產出不良品損失成本為Y。
2.2.1 "研發工程師第一次發布的圖紙錯誤,雖然后來研發發現并更新了圖紙,但沒有重新提變更流程,而是直接讓研發文控人員替代了服務器上的圖紙,研發文控人員也沒有要求工程師提流程變更流程,沒有通知采購部文件已變更。導致供應商仍按錯誤圖紙生產。",導致采購部不能及時正確的最新圖紙,作廢變更前圖紙,主要責任為研發工程師80%,次要責任研發文控人員20%(責任可由研發部給出建議執行)。
3.綜上至此:研發部100%X+品管部80%Y+研發部20%Y(其實就是把問題分段區分責任,或許部門間的接受度會高一點。至于責任到崗位的界定可參考此思路)
二,事件責任界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以上這樣界定完是否可以達到管理的目的?我有以下疑問困擾:
1.為什么IQC檢驗時獲取的圖紙為變更后圖紙,按規定流程正常情況下是否獲取的圖紙應為變更后圖紙?
1.1 如是,那采購部為什么不是?整個調查過程未曾提及采購部責任?
1.2 如否,那為什么品管部未按流程執行?
2.更新了圖紙,但沒有重新提變更流程,而是直接讓研發文控人員替代了服務器上的圖紙,為什么研發文控人員可以執行?得好好問問研發總監。
以上問題樓主未提及,管理上大多的問題來自于未執行,而未執行大多的責任來自于管理。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