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多體系現場審核中的幾個關注點
化工企業生產工藝復雜,裝置中存在著較多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性介質,同時化工企業中存在著高溫、高壓、深冷等危險因素,在設備檢修中危險因素更多,其中一條就是特殊作業多,由于在特殊作業中往往是多工種聯合作業,作業條件復雜,安全措施的實施難度較大,出現的事故也較多,必須高度重視。筆者依據多次化工企業審核實踐,就化工企業現場審核提請對以下幾個方面引起關注。
一、塔、罐內作業的審核
塔罐作業也稱設備內作業(包括在槽、罐、塔、釜、槽車、地下貯池、爐膛、溝道、排風道內等有缺氧危險的作業)。進入塔、罐區域應關注塔罐狀況,設備內部活動空間較小,空氣流動不暢,貯存過危險物質,很可能積聚了有害氣體及易燃、易爆物質,在里面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中毒、窒息、灼傷、著火、爆炸等事故。應關注進塔、罐作業,是否嚴格遵守原化工部《安全生產41條禁令》中的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必須”。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1.進入塔、罐作業必須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經有關負責人審批后,才能執行。作業票中所列出的安全措施必須逐項落實,不得隨意變動,如執行中有問題,需經總負責人批準才能變更。
2.必須進行安全隔絕。將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節,絕對與系統完全隔離。
3.必須切斷動力電源,并使用安全燈具。切斷電源取下保險熔絲,并查明取下保險熔絲與所停電路對號,再掛上“有人檢修,請勿啟動”標識。使用的照明必須是防爆型安全燈,電壓為12V,絕緣要良好,燈具要捆扎牢靠。
4.必須進行置換、通風。在檢修前需進行清洗置換,必需同時達到兩個要求:
(1)其沖洗水溶液達到中性。
(2)無超規定濃度的易燃、易爆氣體。
清洗置換時要注意清理設備內的沉積物,因這種沉積物會繼續蒸發分解,所以必須用蒸汽或熱水吹掃清理合格。
5.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在進入設備前30min必須取樣分析,設備中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和氧的含量,必須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l—2002)和(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 (GB8958—88)的要求。氧含量應為18%-22%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較長,應每隔2h分析1次,如發現超標,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
6.必須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如遇有特殊情況,在缺氧有毒環境中應戴自吸或機械送風式的長管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在腐蝕性介質污染環境中,應從頭到腳穿戴耐腐蝕的頭盔、手套、膠靴、面罩、衣服等全身防護用品。佩戴防毒面具在罐內作業,每隔半小時輪換1次。
7.必須有人在容器外監護,并堅守崗位。監護人員應選用有工作經驗、熟悉本崗位情況的人擔任,監護人要堅守崗位,不得離開監護場所,必要時由監護人將繩子系住檢修工身上的安全帶進行施工,設備外要準備好救護、消防器材及清水等相應的急救用品。如罐內發生異常情況,監護人不得在毫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貿然人內。
8.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在大型設備內作業,要按設備深度和高度搭設安全梯或架臺,并配備救護用具,保證應急撤離。
二、 動火作業的審核
動火作業是指:在禁火區進行焊接與切割作業及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進行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進入動火作業區域應關注動火作業火災或爆炸風險。動火作業危險性大,是事故多發作業。動火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原化工部《安全生產41條禁令》中的動火作業六大禁令,嚴格遵守HG23011—1999《廠區動火作業安全規程》。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動火證未經批準,禁止動火。動火作業分為特殊危險動火作業、一級動火作業和二級動火作業三類。特殊危險動火作業,是指在生產運行狀態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產裝置、輸送裝置、儲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險場所的動火;一級動火作業是指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動火作業;二級動火作業是指除特殊危險動火作業和一級動火作業以外的動火。動火作業前必須申請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一、二類動火由動火所在車間主任提出申請,企業安技部門審核、批準;特殊危險動火,由動火所在車間主任提出申請,安技和消防部門審查,廠長(經理)或總工程師批準。未經批準,禁止動火。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