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這體現了黨中央對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更加堅定了我們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進入新時代,中醫藥事業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特征,中醫藥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推動重慶中醫藥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發展趨勢,更是人民期盼,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五個推動 賦予深刻內涵
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就是要將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互促進,實現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服務。為更好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重慶市將緊密聯系實際,從以下五個方面發力。
一要推動定位更精準。重慶市將在鄉村振興戰略、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一區兩群”(即一個大都市區和渝東北、渝東南兩個城鎮群)協調發展等重大決策部署中,找準中醫藥定位,在醫療、保健、康復、養生等供給中發揮中醫藥優勢,進一步發揮好中醫藥的作用和優勢。
二要推動療效更顯著。重慶市將著力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的能力和水平,加強臨床評價和機理研究與闡釋,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把療效說清楚、講明白,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
三要推動特色更突出。重慶市將遵循中醫藥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堅持中醫藥姓“中”,深挖中醫藥文化底蘊,推動中醫藥優勢學科、特色專科高質量發展,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重慶中醫藥品牌。
四要推動產業更興旺。重慶市將優化中醫藥產業布局,加大道地大宗中藥品種培育和產業帶建設,提升渝產中藥材品質,大力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養老、旅游產業,促進中醫藥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五要推動發展更協調。重慶市將統籌做好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硬軟實力之間的協調發展,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優質中醫藥資源擴容布局、共建共享。
三個支撐 夯實發展基礎
中醫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體系、人才和文化的支撐。
重慶市現有中醫醫療機構3378個,公立中醫醫院46家,每千常住人口中醫床位數1.52張,全市80%的綜合(專科)醫院、98%的婦幼保健機構設置了中醫類臨床科室,91%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8%的鄉鎮衛生院、92%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覆蓋市、區縣、鄉鎮、村的四級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健全。重慶市將繼續夯實中醫藥服務體系基礎,著力創建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建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新創建一批三級中醫醫院、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布局一批市級中醫區域醫療中心、中醫特色重點醫院、中醫康復中心、中醫治未病中心,促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
重慶市將夯實中醫藥人才基礎,依托重慶中醫藥學院打造人才培養高地,實施巴渝岐黃工程,加大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后備人才培養力度,培養選拔一批巴渝岐黃學者、中西醫結合高層次人才,高標準建設中醫藥人才隊伍。
重慶市還將著力筑牢中醫藥文化基礎,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新建一批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體驗場館和知識角,遴選一批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示范學校,開發一批中醫藥文化知識精品課程,推出一批中醫藥文化創意產品,培養一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廣泛開展中醫藥文化主題宣傳,營造濃厚的中醫藥事業發展氛圍。
四個聚焦 提升服務能力
提升服務能力是中醫藥發展的本質要求。結合重慶特點,加快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我們要做到四個聚焦。
聚焦水平提升,建好國家和市級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提升中醫藥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加快推進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治未病中心和康復中心建設,提升預防及康復服務能力;建設一批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旗艦”科室,提高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水平。
聚焦特色優勢,做優做強中醫婦科、骨傷、肛腸、皮膚、針灸、腫瘤等中醫優勢專科,積極創建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布局建設一批中醫名院、名科,培養選拔一批名中醫,打造重慶中醫藥“名”品牌。
聚焦創新驅動,實施好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項目,創建一批市級中醫藥領域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市級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中醫藥創新研發中心,實施市級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項目和科衛聯合中醫藥重大專項。
聚焦產業發展,培育“渝十味”渝產道地中藥品牌,大力推廣中藥材生態種植和中藥材質量溯源,提升中藥品質。建設一批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醫養結合示范機構,大力開發醫藥健康旅游路線和旅游產品,發展“中醫藥+”產業。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