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認證辦理機構
HSE認證辦理機構是專門負責進行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HSE)認證的機構。這些機構經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或相關權威機構的備案和批準,具備為企業提供HSE認證、頒發證書的能力和資質。
在選擇HSE認證辦理機構時,企業應確保其具有正規性和權威性。一個優秀的HSE認證辦理機構不僅應擁有豐富的認證經驗和專業知識,還應遵循科學、公正、誠信、務實的原則,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認證服務。
請注意,不同地區的HSE認證辦理機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企業在選擇時,應充分考慮機構的地域覆蓋能力、認證流程、收費標準以及服務質量等因素。同時,企業還應了解相關的認證標準和要求,確保自身管理體系與認證標準相符合,順利通過HSE認證。
總之,選擇一家合適的HSE認證辦理機構對于企業實現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具有重要意義。如需獲取更多關于HSE認證辦理機構的信息,建議訪問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或相關行業協會網站進行查詢。
Hse體系認證風險大嗎
現階段,企業HSE管理體系的認證,逐步成了推動企業管理升級,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增強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擇優選擇。可是仍有企業在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過程中,因為一些常見的誤區踩雷,今天中恒瑞就以常見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例,來為企業和消費者避開標準化管理體系認證上常見的四個“雷區”。
雷區一:選擇認證機構越大越好
一些企業在進行HSE管理體系的認證時,認為選擇規模大的認證機構比較好,這是很多企業的共識。但通過實踐發現,規模大的認證機構并非就代表服務質量高;而規模小的認證機構并非就等于服務質量不高。
關鍵還是認證機構的內部管理是否嚴謹、規范;審核員是否認真、專業。某些大的審核機構,由于業務多,審核員無暇仔細進行文件審核與現場審核,結果受害的還是企業;某些規模小的認證機構,由于其內部管理嚴謹、規范,審核員認真、專業,能認真對待每一個客戶,因此服務質量很好。
所以,企業選擇認證機構的第一標準是服務質量。第二,應結合自身產品和服務的特點選擇認證機構。如:產品和服務活動都是專業性很強的高新技術,可以考慮選擇大一點的認證機構;而對一些傳統產業和服務活動,則可以選擇小一點的認證機構。這樣更有利于企業標準化管理體系的認證和日常的體系運行工作。
雷區二:通過認證的企業不會發生事故
通過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雖有提升,但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發生。多年來,無論是安全管理體系的咨詢機構,還是認證機構,都不愿意或不敢承接礦山企業、建筑企業等高危行業的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咨詢和認證業務。
分析其原因,就是咨詢機構和認證機構自身的底氣不足,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逃避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針對這種情況,完全有必要把咨詢機構、審核機構及相關的工作人員服務于高危行業的業績納入對機構和人員的考核,讓這些機構和相關的工作人員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類似的情況是近幾年來,國家環保部門對一些企業的環保違法事件公開曝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業均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這說明: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并非就是環境管理很好的企業,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環境違法事件還是偶有發生。同樣,認證機構發放的認證證書的數量多少,會直接影響認證機構的經濟效益的高低,正因如此,每一個認證機構都配備了龐大的市場開拓團隊;與此同時,每一個申請認證的企業也大多數能通過審核機構的認證——獲得認證證書,這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和認證機構的各自利益在起著推動作用。如某公司2005年曾因重油泄漏,引起黃浦江水體大面積污染,2006年該公司被列入國家環保黑名單之一。企業為改變這種不良的社會形象,立即著手進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并邀請國際知名的H認證公司進行認證,2007年5月份一次性通過認證,同時,H認證公司也是該公司兩個質量體系(ISO9001和ISO/TS16949)的認證機構。但該公司在建立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過程中,除投入咨詢費、認證費用外,硬件方面的投資幾乎為零。在剛剛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不到2個月,該公司就因為鍋爐煙塵超標,再次被國家環保部門查處,并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曝光。這說明,環境管理體系給企業提供的是一種環境管理的模式,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并不能排除企業環境事故或環境違法事件的發生,關鍵是企業真正守法。
雷區三:對不合格項的盲從
部分企業在受審核的過程中,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不合格項,有時覺得不合格項的整改無從下手,甚至根本不知所云,但是為了與審核機構保持良好的協作關系,尊重審核人員的意圖,于是就硬撐著改,結果還起了反作用,甚至為了整改不合格項而不得不造一些假記錄或假資料,以此作為整改手段。出現不合格項常見的情況是:不合格項描述模糊,企業無所適從;不合格項無國家法規依據,審核人員缺乏基本法規知識;不合格項張冠李戴。其實對于這樣的不合格項,企業根本就不必盲從,應與審核人員據理力爭。
雷區四:選擇認證機構跟風跑或崇洋媚外
目前國內認證市場不僅有國內認證機構參與,很多國外認證機構也在我國境內設立辦事處和認證分支機構。這些認證機構的工作人員主要來自我國境內,與我國的認證機構工作人員沒有什么區別,甚至有些外資認證機構中的審核人員的審核能力、專業知識、標準熟悉程度還不如國內認證機構的審核人員。
另外,國外一些認證機構認證實力相差懸殊很大,收費的差距也很大。很多國外認證機構發放的證書不僅有認證機構自身的標識,還有國家認可委標識,這部分認證機構與國內認證機構發放的證書基本相同。但是,一部分國外HSE管理體系的認證機構發放的認證證書均是認證機構自身的證書,沒有我國認可委的標識,這種證書發放純屬是認證機構的一種行為。
因此,選擇認證機構,還必須考慮企業的產品銷售地或活動服務地的客戶對該認證機構的認可程度。一般情況下,某一區域的客戶并不是對所有的認證機構都認可,只是對一定的認證機構比較認可。因此,企業在選擇HSE管理體系的認證機構時,應盡量避免走入這四大誤區,更多的是要考慮認證機構服務的水平與能力、認證時的報價情況和自身客戶的認可情況,而不必跟風跑或崇洋媚外。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