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志剛,每個人的名字里或多或少都賦予了某種涵義。“志存高遠,剛正不阿”,這是我在成長中對自己寄予的殷殷期望。
卡耐基先生曾說過: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
作為一名律師職場的跨界新人,正是因為信仰在心和對未來的憧憬,才決定走進律師行業。
一、不一樣的煙火——迷茫
還記得,在孩童時期,當別人問:“你長大了想做什么”時,“律師”是常被提及的詞。
到了高考填報志愿時,“律師”似乎早已從腦海中溜走,而我意外地成了一枚理工男。畢業時,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進入了知識產權行業,進入到一家號稱”知識產權黃埔軍校“的世界500強企業。
生活的茍且才開始,詩和遠方卻來得這么快。我被阿Q精神附體,順便來了碗心靈雞湯,“與其生活得像一潭死水,不如注入新的水源以使之流動起來”,現在讀來,真挺狗血的。緣起深圳,緣落亦深圳,曾懷疑過自己是否真適合這個賽道,考研不過是光冕堂皇的逃避。
考研遇挫,我機緣巧合進入一家志存高遠的準上市龍頭企業T,還是個特別的日子-3.8節,從一個工程師干起,經歷創立IP部門,歷任IP副部長、IP部長,團隊從一人發展到最多時近10人。
在T企業的多年工作中,我主導千余項IP挖掘布局與審核,專題數據庫上線、上市期間IP管理和風險處置,國內外參展產品出廠排查和現場風險管控,二十余日的德國IP交流之行,省內第一批知識產權貫標……,獲評 “先進工作者”,省、市知識產權專家,參與多起省、市、園區授課。
懷揣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憧憬,我結束了在T企業2245天的修煉。十多年來,往返于企業和服務機構之間,任職和服務過一批大中小型科創優勢企業,崗位遍及工程師、研究員、知識產權部部長、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運營總監、分公司總經理。
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同的崗位歷練,我活成了行業中的“另類”。在這些不一樣的煙火里,光芒與迷茫并存。
二、留出了一扇窗——機會
工科和法律看似很難交集的兩個專業,硬是在知識產權行業發生了交集。本以為“律師”的大門對我已然關閉,卻因我進入知識產權行業而留出了一扇窗。
知識產權是民商法中的一個分支,是科技與法律的復合,從業中重燃了成為一名律師的想法。
在身邊多位朋友通過法考的激勵下,自己下定決心加入了法考的行列。法考涉及八大部門法,十八個小法,幾百萬的文字量,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記憶極限。
如何突破?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蛟S與桑磊法考有緣,當看到桑磊法考的介紹—前司考命題老師講授,創始人來自前司法部考試中心命題處處長等,頓時眼前一亮,果斷報名。
在人生的跑道上,總想著一個人自食其力,是非常不可取的,學會借力才能走得更快更遠。作為職場人,工作繁忙,更有必要借力。努力付出的人,幸運女神會眷顧的,當年我的法考一次性通關。
三、轉型恐懼癥——掙扎
通過法考值得欣喜,但不必然意味著可暢快地進入律師行業??荚囀且换厥?,實務又是另一回事,知識產權行業有不少雙證的同仁,大多還是在做知識產權非訴類的工作。
在通過法考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心里也有過掙扎。曾經所在的科技投行,是個集商業咨詢、技術資產構建和資源整合的新興平臺,有不同專業伙伴的能力復合,也有不少業務實踐的機會,而若投身律師行業,則相當于轉型,難免經歷轉型之痛。
一次去成都取證,我在和司機師傅攀的談中找到了答案?;蛟S是自己與國學經典有緣,如王陽明《心學》、《六祖壇經》、《楞嚴經》、《佛陀轉》、《金剛經》等,不僅能讀得下去,還能反復加以思考,從中認同命數有定一說。
與司機師傅攀談中,我無意間說出了一句:“既然相信命數是有定的,選擇又何須多慮”。更何況,糾結于個人前途的比較實屬妄念。返回后,我毅然提出了辭職申請,全身投進了律所。
四、律師角色初體驗——希望
進入律師行業后,接觸到桑本謙教授的《法律簡史》一書,當中的一些觀點加深了我對律師行業的認知。
《法律簡史》中提到,“一個案件的判決不止于定紛止爭,而是通過解決一件事來解決未來很多很多件事,尤其是防范未來發生諸如此類的糾紛,看裁判結果能否向社會和市場釋放正確的激勵信號”。
這是司法的終極目標,作為法律共同體中的重要一環,律師應有此義,我堅信并為此踐行。
于我而言,律師行業,未來可做三個深耕:一是專業向縱深深耕;二是單一產品向復合產品甚至整體解決方案深耕;三是訴訟向非訴、治病向預防深耕。
三個深耕的基礎緣于我與同事的一次討論中提出的“專業+、產品+、客戶+”思路衍生而來。一個優秀的訴訟律師,上述能力不可或缺。相比單一經歷的律師,我在快速理解行業,傾聽、理解、總結和表達方面具有自身優勢。
最后,我想說,一個人的愿力不夠,自身生發的能量就不夠。能量不夠就難于克服人性的弱點,也就難于突破現狀。一個人的目標若不夠利他或因之受益的群體過少,他就無法借到足夠的外部能量來助力自己的目標實現。常難于堅持的人,愿肯定小了;事做不大的人,肯定要做的事不夠利他。
有時在想,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自己走上這條跨界之路?直到有一天,當我再次讀到卡耐基先生的一句話:“決定你前行的,是未來”。我豁然開朗了!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