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標準在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有哪些應用?
由于ISO22000標準存在的特點對于系統地完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學校和衛生行政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管制。作為學校和衛生行政部門就應當積極引導學校食堂積極導入和實施iso22000標準,建立符合學校食堂實際和特點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一、充分認識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我們認為,當前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有著其重要性、必要性。
1、學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的高風險場所
學校食堂是學校教學、科研、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師生提供飲食保障的重要任務。學校食堂是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其加工服務方式決定了學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的高風險場所,其加工制作的餐飲食品是高風險產品。從學校食堂的工作流程來看,存在著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合格、采購人員采購“三無”產品、驗收人員驗收了腐敗變質原料、高風險食品加工過程中未嚴格控制溫度與時間以及餐具洗消不徹底等諸多安全隱患。尤其是學校食堂處于食品鏈的下游,上游產品發生的食品污染事件通常會波及到學校食堂。稍有不慎,就有發生食物中毒的可能。
2、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十分薄弱
不容置疑,在我國教育體制不斷調整和完善,后勤社會化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學校對學校食堂從硬件設施改造,到軟件建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許多學校食堂的設施設備仍很陳舊,不符合食晶衛生安全要求;一些學校和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仍很淡薄,原有的食品安全理念和食品安全措施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實需要。一些學校食堂把盈利性作為經營的惟一日的,忽視了衛生安全的管理。
此外,當前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也遇到了政策性、體制性難點,使得后勤社會化改革缺乏推動改革深入發展的壓力和動力,其中學校承擔無限責任是其“瓶頸”。
如果能夠把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作為學校食堂體制變革時規避風險或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門檻,以減輕學校責任的重要手段。這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決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瓶頸”現象,推動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
二、如何推動學校食堂導入實施iso22000標準
1、把導入實施iso22000標準作為落實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責任制的重要措施
在我國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許多企業尤其足制造業企業在導入一些國際標準,取得國際認證后,在管理、服務、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的成功,也逐步被學校食堂從業人員認知。一些具有較強敏感性的學校食堂從業人員也在思考和嘗試導入ISO9001、HACCP等標準體系,以此來實現因高校后勤社會化帶來的外在壓力和內部驅動力急需的變革。
但是許多作為高校食堂的管制部門對于導入標準體系一無所知。一些學校即便知曉,也僅僅只是做“壁上觀”,更有甚者,認為導入這些標準體系是“勞命傷財”,徒做無用功,反而采取了一些阻撓措施。
因此,學校管制方應當轉變觀念,積極推動學校食堂導入iso2200認證體系,一方面要盡快熟悉和掌握該標準,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導入這一標準對加強食堂衛生安全管理,規避風險或減少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師生就餐安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認識到一旦食堂建立系統、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助于減少對食堂衛生、安全等方面的監督成本,使管制方能騰出更多的時問、精力和金錢解決其他問題。
2、政府部門應采取激勵措施加強對學校食堂的宣傳指導
目前,部分學校已將其食堂托管給相關的機構或個人,由這些機構或個人負責經營。這固然將能減少學校對食堂的投入成本或給學校帶來一定的收入,但也蘊含著極大的風險,主要體現在由于前去經營的機構或個人目的性十分明確,即追求利潤,因而其在經營過程中可能會以犧牲衛生等食品安全為條件。此外,又由于部分學校食堂從業人員要么認為“國際標準體系”十分“深奧難懂”,要么認為其為“花架子”,因而對于導入國際標準體系駐足不前,持觀望的態度。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