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技術秘密保護,核心的技術秘密只能傳給自己的兒子知道,古代小說中把這種現象戲稱為“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媳”。而現代專利制度進入中國后,專利申請量逐年增加,尋求專利保護的企業和個人亦越來越多?;\統的說,兩種保護路徑保護的都是技術創新成果。那么,兩種制度有何異同,又該如何選擇保護路徑呢?
商業秘密是一種受到《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保護的知識產權,通常包括技術秘密和經營秘密兩大類。專利權是一種基于《專利法》的規定授予,并得到保護的知識產權。技術秘密保護和專利保護在現代科技發展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兩者在保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對兩種保護路徑進行比較研究,為技術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參考。
一、兩種保護路徑的區別
技術秘密保護和專利保護是兩種常見的知識產權保護路徑,它們都涉及到對創新成果的保護,即保護的對象都涉及技術方案。都需要采取一定的積極措施來確保權利保護的有效性,技術秘密需要確保具有“秘密性、保密性、價值性”才能夠獲得保護,而專利需要得到授權并確保權利的穩定性。在權利被侵害時,技術秘密和專利都需要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得到救濟,技術秘密主要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得到救濟,而專利主要依據《專利法》得到救濟。技術秘密保護和專利保護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相互補充和完善的關系。
盡管存在以上的共同點和聯系,兩種保護路徑在保護對象、權利取得、公開性、地域性、時效性、獨占性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別。
首先,技術秘密保護的保護對象主要是技術信息,包括產品設計、制造方法、工藝流程、配方、測試數據、技術指標等。相比于專利,技術秘密保護的對象比較寬泛,只要能證明具備“秘密性、保密性、價值性”的技術信息,都可以嘗試作為技術秘密進行保護。而專利權保護的客體由《專利法》第二條規定,不符合客體要求的專利申請會被專利局駁回或可能被宣告無效,難以作為專利保護。
其次,兩種保護路徑的權利取得存在差異。技術秘密的權利取得,基于自行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并不需要相關的行政或司法機關授權或登記,也不需要繳納費用。而專利權由管理專利的行政機關授予,是基于法律授予的專有財產權,專利權授權后,行政機關授予會頒發權利證書,并向全社會公告。專利授權后需要繳納年費,逾期不繳納的會導致權利失效。
第三,對于技術秘密而言,必須具有秘密性、保密性。因此,如果保密措施不當被泄密以后,就成為公開技術,失去價值,此時也不能再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進行保護了。而專利制度的基本原理即“公開換保護”,因此,專利權授權必然意味著公開。
第四,技術秘密是沒有地域性限制的,因為秘密意味著別人不知道。一旦在某個地域公開了,就意味著不再是秘密了。而專利權是有地域性限制的,例如,美國專利只有在美國領域內才能得到保護,如果想在其他地域得到保護,需要依據巴黎公約、PCT等國際公約進入該地域。
第五,技術秘密沒有時間限制,只要保密措施得當,技術秘密可以一直作為技術秘密保護。例如著名的技術秘密,可口可樂的配方。而專利權是有時效性的,例如,發明專利權的權利期限是自申請日起20年,過期后即成為公共技術,任何人均可以實施。
第六,技術秘密不一定是獨占得到,比如一項技術秘密有3個人各自獨立的知道,只要這3個人都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這3個人都可以秘密的實施,并都能得到保護。而專利法規定,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因此,專利權是獨占性權利。
以上可知,技術秘密和專利各有特點,互為補充,共同構成了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技術方案保護的合理路徑選擇
技術秘密保護和專利保護都是企業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的重要路徑。但是,選擇哪種保護方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在選擇是采用技術秘密保護還是專利保護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以下是一些關鍵的考慮因素以及每個因素對選擇的影響:
首先,需要關注法律和競爭環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法律和競爭環境,這可能影響到哪種保護方式更適合。如前所述,專利權的授予有著嚴格的客體要求。那么,對于不符合授權客體要求的那些技術方案,只能考慮技術秘密或者其他路徑的保護。在某些國家或地區,專利可能更容易獲得并維持有效,而在其他地區則可能更難。那么,在傾向于選擇專利保護路徑時,前者比后者更具有優先級。如果在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中,一家公司需要快速獲得保護并阻止競爭對手進入市場,那么專利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另一方面,如果市場需求不大或者競爭不激烈,那么技術秘密可能就足夠了,因為競爭對手可能沒有動力進入這個市場。
其次,需要回歸到技術本身。技術的性質、使用場景、生命周期和競爭優勢都是決定保護路徑的重要因素。某些技術可能更適合于專利保護,而其他技術則可能更適合于技術秘密保護。例如,對于某些高度創新、顛覆性的技術,可能需要專利保護來阻止競爭對手快速復制。對于一些常規的、成熟的技術上不引人注目的改進,技術秘密可能就足夠了。技術秘密通常只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競爭優勢,因為一旦他人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該技術,競爭優勢就會消失。對于生命周期短或者更新快速的技術,專利保護可能更有價值,因為專利可以提供法律保護,防止他人未經授權使用。
第三,需要考慮保密難度和成本。技術秘密保護通常適用于那些不容易通過專利或其他形式公開的,但又是關鍵技術的領域。如果一項技術很容易被他人通過觀察或反向工程獲得,或者需要大量資源來保持保密,那么專利保護可能更有價值。因為專利可以提供法律保護,防止他人未經授權使用。申請專利需要花費一定的費用和時間,這可能會對公司的財務和戰略計劃產生影響。相比之下,技術秘密的保護通常不需要任何費用,只需要確保技術不被泄露。
當然,具體的選擇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做出,例如風險承受能力、知識產權戰略、潛在的訴訟風險、無形資產價值等都可能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公司需要根據其具體情況和戰略目標來做出最佳決策。
三、兩種保護路徑的轉換
兩種保護路徑之間的轉換是單向的,專利制度是“公開換保護”,因此向社會公眾公開是專利授權的必要條件。而公開是不可逆的,一旦公開了,就不再可能構成技術秘密了。而技術秘密是可以轉化為專利的,專利的授權條件中,包括其不是現有技術或現有設計。因此,廣義的說,所有的專利在公開前都有很大的可能是技術秘密。
實踐中,技術秘密轉換為專利主要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是常規情形,即權利人主動把技術秘密申請專利。例如,從知識產權保護策略上講,產品即將公開銷售或許諾銷售,技術方案不適合作為技術秘密保護,因此要在公開銷售或許諾銷售以前,提交專利申請(特殊情況適用新穎性寬限期)?;蛘呤牵呀涀鳛榧夹g秘密長期保護,隨著行業發展階段的變化,希望通過專利保護獲得技術的獨占權等情形。
另一種情形是技術秘密被侵犯,并申請專利,以專利文本形式公開。這種情況日益常見,已經成為專利權屬糾紛的三種主要類型之一,不容忽視。例如,“胎面組件上料系統”專利權權屬案中,VMI荷蘭公司主張薩馳公司侵害其持有的技術秘密,并且申請專利,請求確認該專利權歸VMI荷蘭公司所有。一審法院未充分考慮本案中VMI荷蘭公司主張專利權的基礎系基于其技術秘密被侵害,未能支持VMI荷蘭公司的訴訟請求。二審法院對薩馳公司以不正當手段獲取了VMI荷蘭公司的在先涉密技術進而申請了涉案專利并獲授權的事實作出認定,并判決專利權權屬歸VMI荷蘭公司所有[1]。盡管VMI荷蘭公司最終爭取到了專利權的權屬,但是其技術秘密的泄露和公開,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因此,對于技術秘密向專利的轉化,需要重點關注主動轉化的時機。同時,也需要規避技術秘密泄露,被動轉化的風險。
四、總結
只有通過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才能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和行業的繁榮。技術秘密保護和專利保護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通過對企業的核心技術進行知識產權保護,企業可以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和投資者。這些技術和產品的保護還可以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聲譽,吸引更多的客戶和合作伙伴,進而推動企業長期的發展和行業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知民終661號民事判決書。
(原標題:技術秘密保護與專利保護的比較研究)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