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企業社會責任」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引起各方討論。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公民、企業、非政府組織致力尋求一個可靠的方法,以便有效區分企業有否履行社會責任。
經多番協商后,國際標準化組織于二零零五年著手為社會責任開發一個名為「ISO 26000」的指導式標準。雖然ISO 26000建基于ISO 9000及ISO 14000標準而編寫,嚴格而言,卻不屬于一個以認證為本的管理體系。
ISO 26000標準旨在:
· 協助組織機構履行社會責任
· 為整個組織機構提供可行指引,促使組織機構內部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
· 協助組織機構識別其利益相關方,并與之取得協調
· 提升社會責任報告和聲明的可信度
ISO 26000將著重績效、結果和改進,從而提升消費者對該組織機構及其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和信心。此外,該標準或將借鑒于政府間一些實體性準則的代表性文件,以便貫徹于現有各標準和條約,而不產生任何矛盾。由國際非官方過程和組織機構所產生的ISO 26000.不會違反或削弱政府的合法權力,以便通過既定的立法程序以制訂適切的實體性準則。
發展過程
負責制訂該標準的工作小組陣容龐大,反映此議題引起了國際間廣泛的興趣。工作小組的成員來自四十九個國家的三百五十位專家,除國家級標準組織外,還包括政府、勞工、消費者、非政府組織機構、標準機構及高等院校等。
有著廣泛代表性的工作小組將致力確保該標準的實用性,以及與現行各種標準的兼容性,而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專家比例相當平均。
首次工作小組會議于二零零五年初于巴西舉行,界定了該標準的「基本原則」,而第二次會議亦于同年九月在曼谷進行,會上通過了該標準的「設計規范」,即基本框架或綱要。
該標準所涉及的設計規范包括:
組織機構所處于的社會責任環境
· 社會責任的原則
· 社會責任的核心主題及相關議題
· 履行和融合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指導,包括方針、規范、方法、問題識別、績效評估、報告和溝通
何謂「社會責任」?
盡管社會責任獲得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有趣的是,目前尚未有被公認而具權威的定義。工作小組對社會責任所作出的界定,將有助取得國際共識,并采納為社會責任的慣例。
在《企業社會責任:加拿大企業實踐指南》中,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可理解為:企業如何將其價值觀、文化、決策、戰略和運營包含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關注,并在組織內部建立更優秀的規范,以創造財富和改善社會環境。
由此引申,社會責任須符合社會、環境和經濟的法例法規要求。在符合法規要求的基礎上,社會責任還包括以下的各項承諾和活動:
公司管治與道德操守
· 健康與安全
· 環境管理
· 人權(包括勞工權益)
· 人力資源管理
· 社區參與、發展和投資
· 對種族人士的參與及尊重
· 企業慈善事業和員工志愿服務
· 客戶滿意度和堅持公平競爭原則
· 反賄賂和反腐敗措施
· 問責、透明度和績效報告
· 供應商關系,包括本地和國際供應鏈
ISO 26000 的應用
總括而論,各國政府對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社會責任標準甚表關注,基于其自愿性和市場主導的緣故,于全球市場中將代表長遠公共政策的重要渠道,與傳統規管模式并行。從作者的觀點來看,尊重各主權國家通過其立法程序以制訂自身的環境、社會和經濟行為準則固然重要,但組織機構不論其運營地點,或在法治不完善、政府與法院的執法權力較遜的情況下,也應盡責和符合各項國際公認的標準。
由此可見,這個由具規模及高透明度運作的組織機構所制訂的自愿性國際標準,無疑會成為社會責任全球框架中的重要部分。該標準將與各種現有的規則和機構相互契合,如聯合國的《全球契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跨國企業指導綱領》,以及全球報告行動計劃組織的《報告指南》。
國際標準化組織擬訂的社會責任標準實現了若干新突破:
· 聯合政府間、政府、非政府組織、勞工、消費者、標準化組織機構及其他組織,以制訂一個世界通行的標準
· 不僅適用于工商機構,所有組織機構均可應用
· 以非管理體系形式開發,旨在提供可行的指引,并不用于認證
· 很可能成為其他文件的銜接工具,如聯合國、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和全球報告倡議組織的相關文件
鑒于上述的原因,ISO 26000標準將成為重要的管治工具,以解決二十一世紀全球所面臨日益復雜的環境。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