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管理就是計劃調動一切資源,快速、準確、高質量、低成本的完成生產任務。
生產計劃貫穿了價值創造的全過程:從概念到投產的設計過程、從訂貨到送貨的信息流通處理過程、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物質轉換過程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務過程,涉及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生產計劃管理就是計劃調動一切資源,快速、準確、高質量、低成本的完成生產任務。
Number 01 .企業普遍存在的計劃問題
你有碰到過這些問題嗎?
1.某個生產涂料的企業說:正常情況下交期是7天,我們非常努力改善到5天,可客戶仍不滿足。期望能3天,打死我也做不出來。
2.某個生產衣服的企業說:產品品種太多,客戶訂單量太少,我們自己都弄暈了,生產計劃無法安排。
3.某個生產食品的企業說:產品的季節性太強了,生產旺季難以按時交貨,導致許多訂單流失。
總結一句話:沒有訂單發愁,有了訂單做不出來愁更愁。沒錯,這就是現如今的市場環境新趨勢。
擁有一套高效的管理機制,對企業實現其根本目標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企業現場管理中重要的一環--生產計劃管理。
Number 02 .為什么需要計劃管理?
計劃管理是制造企業有效運作的火車頭,也是企業的中樞大腦。計劃的本質,就是協同各部門準確、穩定、快速的完成交付,兌現向客戶做出的承諾。
Number 03 .影響計劃準備性的因素
1.生管問題
人工生產排程技巧不夠純熟;
即使使用電腦安排主生產計劃(MPS)也時有差錯;
未考慮產能負荷,以無限產能安排生產計劃,當然會有問題;
生產排程所需基礎資料,例如標準工時、工藝途程等資料有偏差;
生產進度掌控不夠嚴謹,缺乏及時回饋系統及緊密稽查的技巧;
生管的權威未建立,生產計劃缺乏約束力;
生管的應變力及機動力不足。
2.制造問題
生產技術有待加強,準備工時長;
制程品質不良時有發生,重制返工多;
換模換線時間太長;
設備故障率高,可動率低。
3.營業問題
短交期、多樣、少量訂單特多;
臨時客戶插單情況嚴重。
4.資材問題
采購 / 外協管理能力不足;
供應商交期不準,延誤交期司空見慣;
庫存料帳不準;
缺物控專責人員、物料控制不夠嚴謹、物料供應計劃不全。
Number 04 .生產計劃的常見類型
一般而言,計劃生產(存貨生產)因為是先生產才進行銷售,生產計劃的變動性較低,也較容易擔當;相反的,訂單生產的變動率較高,安排生產計劃的挑戰性就愈高。
Number 05 .編制生產計劃前準備事宜
企業生產管理,生產計劃工作對一個工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好生產計劃呢?這必須要考慮到:
(1)物料是否齊備;
(2)熟悉公司產品、了解產品加工工序;
(3)材料使用途徑;
(4)了解市場需求;
(5)了解員工動態、機器的正常運作一級物料齊套狀況;
(6)生產進度的有效跟蹤與控制;
(7)下達生產指令需仔細、準確,不能少下,漏下;
(8)信息需及時反饋與跟進;
(9)適當考慮異常情況;
(10)了解車間產能;
(11)管理好獨立需求;
(12)質量情況及品質控制;
(13)正常情況下不能排期太緊,以考慮插入急單的情況;
(14)了解產品、相關工藝流程、瓶頸工序:前工序先采購;
(15)了解物料的性能;
(16)物料的采購周期及到料情況跟進;
(17)合理地調配人員;
(18)跟供應倉儲部門、人員聯系保證物料的供給;
(19)與工程、技術部門聯系技術支持;
(20)制定和查看相應的系列計劃:如產品開發計劃、生產作業排序計劃、人員計劃、產能計劃與負荷計劃、庫存計劃、出貨計劃、物料計劃、外協計劃等。
總結:
當然考慮生產計劃的關鍵點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和按時交貨的能力,并減少費用、加班和存貨,最終提高產出和利潤。在生產計劃管理中要做到每個細節的考慮,保證節節考慮到,步步做扎實,現如今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制造行業,保證訂單完成時間和物料利用率的功能是至關重要的。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