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11月13日在太原“2020中國未來獨角獸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對于如何打通創新鏈條培育獨角獸、如何用資本市場給其賦能,以及如何通過推動建設科學技術轉移機構來提高發明創造的轉化效率給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
其中對于如何推動建設一批科學技術轉移機構來提高轉化效率精彩發言摘編如下:
很多發明人為什么沒發財?我們的轉化不夠
我們要進一步健全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在這方面我們目前也有個短板,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剛才說在1~100的科研成果產業化、孵化的轉化過程中,我們效率相對低的原因。我們每年有上百個國家級的創新發明,或者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國家有31個省,每個省也大體會有幾十個到一百個(成果獎)。一年下來,我們全國省級以上的成果獎會有上千個,10年就會上萬個。而且我們又規定,凡是有成果,70%的專利權都給了專家團隊發明人。
那為什么10年下來,沒看到太多的發明人變成了500萬、5000萬、5個億、50億的富翁?他們為什么沒發財?并不是政府不兌現,是因為你這個產品沒有得到市場的承認,沒有在市場中產生10億、100億的效益。你如果有效益了,這效益的70%,利潤的70%就是歸你的,但你如果不產生效益,那70%、50%的專利權等于0。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轉化不夠,但轉換不能夠靠發明人去轉化。我們有許多地方搞孵化器,把得到了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的原始發明人、專家拉到孵化器里來搞發明,這是不對的,這是拿大炮打蚊子。發明人智商很高,能鉆牛角尖,能夠攻占最復雜的高科技,但是轉化的時候要情商,要有廣泛的其他的知識,不一定就能做好轉化。
推動建設一批科學技術轉移機構
提高轉化效率
所以在這方面我們缺少兩個環節的東西。第一個,黨中央在今年4月份關于要素市場進一步市場化改革的決定當中,講到了五大要素市場,就是勞動力、土地、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和數據市場。講到技術市場的時候,中央提出在中國要建設推動一批德國的弗勞恩霍夫研究所。中央文件推薦要建某一種研究所,大家以前很少看到,到底什么是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呢?其實它就是一個科學技術轉移機構。這個研究所并不搞科研創新活動,他所有的工作人員就是科學技術的經紀人,研究所的功能主要特征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婚姻介紹所”,做紅娘的。
這個研究所往往把科研院所的知識產權專利,把專利內涵、專利的特性、專利有可能應用的場景把它弄清了、弄透了,然后用科普的方式介紹給社會上相關的,有興趣的人。有興趣的人看到了這個產品可能我沒興趣,那個產品我可能有能力進行轉化,他(研究所)就做了個紅娘,把善于做轉化的人和有技術專利的人進行結合,結合以后,從1到100轉化。轉化成功,他就擁有0~1發明者50%的知識產權,最后的知識產權是50對50。如果說發明人有70%,那轉化人就分享35%,形成這么個格局。
這個概念跟硅谷的拜杜法案基本一致,拜杜法案在幾十年前產生,當時這個法律規定,任何美國的科學技術發明,1/3歸知識產權投資的,不管是政府投資,還是學校投資,還是科研院所投資,還是科學院投資,還是企業投資,投資者占1/3。發明人占1/3,把發明轉化為生產力的人,他也占1/3,這樣三個的1/3。由于有了這個概念,硅谷可以說有了上百棟各種各樣的別墅小樓,一個個里邊都是搞轉化的。這里邊搞轉化的,成千上萬個各種各樣的公司往往不是科學技術的發明人,發明人在斯坦福,在麻省理工學院,在美國幾千個大學研究所。發明以后,他們的菜單提供給了想搞轉化的人,轉化的人在學校里看著菜單,簽個合同,背著書包進去,背著錢包出來,一談成功,1/3的知識產權歸他。
有了物質刺激,財務的刺激,就有千百萬轉化的人去干這個活,他如果三年沒干成,比如沒轉換,那他掛在他的墻上也沒什么損失。白干三年他也拉倒,也沒什么吃虧,在這個意義上,拜杜法案跟弗勞恩霍夫研究所起著相同的功能。前不久,美國人搞過一次法律研究的評價的會,這100年里邊對美國經濟社會發展、技術發展最具貢獻的法律,拜杜法案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實際上在獨角獸培養過程中,也是要有非常重要的,對專家學者的物質刺激、激勵的因素,這種激勵不僅是原始創新發明人的激勵,也表現為轉化者的激勵。獨角獸企業如果一半的股權歸了轉化者,這個轉化者可能是技術專利變成生產力的轉化者,也包括轉化過程中進行企業運行的,市場模式創新的轉化者等等。總之,如果我們能夠把這方面的技術,市場體制、機制都改革好,配套好;宏觀上有好的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體制上能夠對發明創造的技術轉化和市場化、變成獨角獸上市也有不同階段的體制、機制的創新配套,那么我們中國的人才機制,獨角獸的發展機制就能真正到位。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