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文章轉化成視頻文案這一行為僅僅使內容外在表現形式發生變化,沒有體現創造性智力成果,不具有獨創性,應當被認定為抄襲。”
他人寫的原創文章成“爆款”,
有的博主卻采取“拿來主義”,
直接把他人的文字內容
讀一遍之后轉化成視頻,
并發布在社交平臺上。
算不算抄襲?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近日,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審結了這樣一起著作權侵權案,判決被告構成著作權侵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1000元,并在其社交平臺首頁公開發表聲明以賠禮道歉。
基本案情
原告李某與被告戴某是某知名社交平臺的博主,二人主營領域都是糖尿病防治。李某有十幾萬粉絲,戴某有數萬粉絲。2022年4月,李某撰寫了《不會吃,不敢吃?新確診的糖友該怎么吃》一文并發布在網絡社交平臺。同年5月,李某發現,戴某發布了視頻作品《糖尿病可不是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越不吃身體越不行,尤其剛成為糖友的人,不要走彎路》,該視頻的文字表達內容與李某的文章完全一致,即戴某把李某的文章讀了一遍,并拍攝剪輯成了一個視頻作品。
李某認為,戴某侵犯了其著作權,遂向黃浦區法院提起訴訟。
戴某認為,李某在文章中也使用了他人文章的表述,其文章不具有獨創性,不應當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法院判決
黃浦區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的文章中,雖然有部分內容與其他文章相似,但多為事實的陳述或是觀點上的借鑒。從整體上看,原告的文章仍是原告創作完成,體現了原告的選擇與判斷,是具有獨創性的作品,不屬于對他人的抄襲。而戴某將李某的文章內容轉化成視頻文案,僅是作品形態的轉換,該視頻不能體現戴某的智力成果,不具有獨創性。最終,黃浦區法院作出如上判決。雙方均未提起上訴。
法官說法
通過傳播熱門作品以吸引流量,持續增加粉絲再進行直播帶貨,該模式已成為當下自媒體行業的常見做法。然而,當下的“拿來主義”之風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會打擊原創作者的積極性,還會損害整個互聯網創作環境。“漲粉”需憑真本事,“爆款”應當是原創作品或者是經原著作權人同意的改編作品。如果竊取他人勞動成果,必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投機取巧的經營模式終非長久之策。
創作者需要明確抄襲的界限,科學知識是可借鑒的。本案中,關于糖尿病防治問題的一些表述,如“按照蔬菜、肉類、主食的順序進食”“多吃深綠色蔬菜、橘紅色蔬菜、紫紅色蔬菜”,屬于科學范疇,借鑒科學知識不屬于侵權。但是,創作的作品內容必須有基于作者思考的取舍,足以體現作者鮮明個性的創造性表達。在本案中,將文章轉化成視頻文案這一行為僅僅使內容外在表現形式發生變化,沒有體現創造性智力成果,不具有獨創性,應當被認定為抄襲。
(原標題:把他人文章“讀”成視頻,算不算抄襲?)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