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俚語具有鮮明地域性,經常被轄區內經營企業用作商標,但使用時應注意合理避讓。近日,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法院就依法審理了這樣一起商標權侵權案。
“口了 口能”餐飲公司選取當地方言俚語命名,經過多年經營深受消費者喜愛,并在轄區內多地開設了“口了 口能”連鎖餐館。自2018年開始,該餐飲公司先后注冊了“口了 口能”“了能”(粵語中“竟然能夠”“很棒”的意思)商標,均核定使用在第43類,包括住所代理、餐廳、自助餐館等服務。近期,該餐飲公司發現被告馮某在轄區內開設了一家“了能”菜館經營餐飲服務,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后認為,涉案“了能”和“口了 口能”商標已核準注冊,該餐飲公司使用商標并作為商號時間較長,投入了大量宣傳,在本地飲食行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馮某所開菜館在店面招牌、微信收款二維碼、名片均使用了“了能”“口了 口能”文字,與原告餐飲公司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且使用的服務項目與核定服務項目種類相同。馮某作為同業經營者在經營中未進行合理避讓,而是登記注冊并使用了含有“了能”字號的企業名稱,主觀上存在攀附意圖,客觀上容易導致消費者對馮某服務的來源與餐飲公司提供的服務產生混淆或者誤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其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法院依法判決馮某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2.5萬元。該案判決現已生效。
法官提醒
方言商標作為一種傳承新渠道,對本土方言的保護、傳承起到了積極地推廣作用。本案權利人主張權利的商標,是使用方言俚語演變而來,并作為商號標識經過長期使用,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起到識別商品作用的標識,后其將該標識申請為商標并審查通過,成為合法有效的商標,應依法保護。商家在取商號時,在合理使用前提下,應該對已經被其他權利人長時間使用,且投入了大量宣傳,在同一行業尤其是同一地區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某些商標、品牌、字號,進行合理避讓。
(原標題:“口了 口能”訴“了能”!一菜館使用同款方言俚語商標被判侵權)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