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在變革行業運作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南網科技的特種作業機器人、特種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紅外終端等智能裝備逐步代替人工作業,智能拓開變電站巡檢、輸電線路巡檢、帶電作業、風機巡檢、地鐵施工監控、交警執法等領域應用。”
407家國際數字能源龍頭企業云集亮相,2000名中外能源行業專家集智獻策,“5+1+1”專業展覽、“1+4”專題論壇、99項能源數字化成果等科技巨幕輪番演繹。近期,主題為“數字驅動、能創未來”的2023年國際數字能源展在深圳順利舉行,全面展現能源電力行業的創新力量和技術突破,推動行業向智能電網、綠色能源和能源互聯網轉型發展。
在為期4天的展會上,來自超過100個國家(地區)400多家單位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數字化賦能等板塊,展示引領產業發展的尖端產品。林林總總的產品之下,一項項小小的專利技術撐起了產業發展的摩天大廈。
勇擔使命,創新產品鑄造國家電力基石
5-6萬平方米展廳的一隅,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網科技)的機器人及無人機系列產品、智能監測設備、儲能系統技術等系列創新成果有序陳列。
電力工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關系國計民生,技術的創新突破正在變革著電力行業 。南網科技是電力能源領域基于人工智能高端智能設備和高技術服務的提供商,其“電網智能化”主線業務的核心產品“機器人及無人機”為推進電力作業的現代化邁開了重要一步。
作為中國南方電網下屬廣東電網的控股子公司,南網科技傳承了南方電網的創新基因。南網科技智能運檢事業部是國內最早的無人機電力線路全自動巡檢技術團隊之一,據智能運檢事業部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麥曉明介紹,智能運檢事業部主要負責南網科技智能巡檢、智能監測、智能作業三大產品線。
南網科技在本次展會中的機器人及無人機展品包括“慧眼”系列無人機、“擎天”帶電作業機器人、10kV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智能產品。據悉,這是南網科技自主研發的無人化巡檢作業系列產品,可實現網格化集群式巡檢及數字化作業,已應用于數字電網、新能源、交通等行業,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一直以來,南網科技勇擔“科技自立自強”時代使命,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全面優化科技創新布局和建設強大的科技創新體系,致力于打造原創技術的源泉和現代產業鏈的長效支撐,為國家鑄造強大的電力基石,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
面向陸地巡檢、空域巡檢、帶電作業的智能化需求,南網科技研制形成了智能巡檢機器人、電力特種無人機及機庫、帶電作業機器人、智能紅外終端等多款產品,產品服務覆蓋電力“發、輸、變、配、用”等全部業務環節,其中“慧眼”無人機產品實現了電網數字化運維、科技減負、提質增效,打通了輸電、變電、配電巡檢之間的專業及空間壁壘,并已拓展至新能源、交通、水務、林業、市政等領域應用,近3年營收增加了4倍。
巡檢、監測、作業……各種功能強大的智能產品的推動力來自于不斷創新的專利技術。“不管是智能巡檢還是智能作業,或是巡檢類、作業類的機器人、無人機,它們在技術鏈條和技術環節上是相通的。”據麥曉明介紹,南網科技的同一項專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無人化系列產品中,CN201811455931.5專利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砥志研思,專利技術推動產業激流勇進
專利技術的創新為產品賦予了獨特的功能和特點,對推進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自主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南網科技實現了科技成果向市場價值的轉化。2019年至今,以201811455931.5為核心專利技術的機器人、無人機等產品為南網科技帶來了超10億元的合同額。
一項小小的專利為何擁有如此大的魔力?
“在電力領域,這個專利技術首創了通過非向量的模式和相似性的對比來進行感知的技術路線。”作為201811455931.5專利發明人之一的麥曉明一語道破其中奧秘:產品的成功往往取決于原研和創新。
據了解,專利號為CN201811455931.5、名稱為“一種基于非向量空間控制策略的導線追蹤方法及裝置”是南網科技視覺識別及運動控制方面的核心專利,其相關技術主要實現的功能為感知及控制。
2016年,為應對電力作業的觸電、高處作業、設備故障等風險,發展高效、可持續的電力產業,南網科技智能運檢事業部再度開展感知更靈敏、控制更靈活的智能技術的研發。CN201811455931.5的發明人麥曉明和王楊介紹,歷經激光雷達、結構光、可見光的傳感器實驗,他們發現對于要實現多場景作業的無人化產品來說,激光雷達顯示不清晰,存在丟幀問題,感知效果較差,而結構光雖具有計算簡單、精度和分辨率高的優勢,但無法在戶外的強光環境下實現良好感知。最終,經過一次次的技術攻堅,兩位發明人選擇用可見光來實現產品的感知功能。事實證明,可見光直觀、清晰、易于判讀的優勢,使得機器人能更準確地獲取目標的位置,以供其進行對準目標、抓取目標等下一步的動作控制。同時,使用可見光感知更節約算力成本、時間成本和技術成本。
“穩定、簡單、高效、可靠。”“10kV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團隊”負責人、CN201811455931.5專利發明人王楊用幾個簡潔明了的詞語概括了該專利技術的特點和技術先進性。據悉,這項技術研發成熟后于2018年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2019年,專利獲授權后,相關技術開始運用于南網科技的各類無人化產品中。當前,該專利廣泛使用于南網科技的室外輪式智能巡檢機器人、室內輪式智能巡檢機器人、軌道巡檢機器人、微型紅外雙光無人機、激光雷達無人機和“慧眼”系列無人機等多類無人化產品中。
使用CN201811455931.5專利技術的相關產品
知識產權是科技發展和經濟活動中的重要角色,是守護創新成果的法律護盾。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暨宣傳周主場活動致賀信中指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共同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系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作為國家能源電力產業的創新先鋒,南網科技緊跟國家號召和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展開系列知識產權工作,落實知識產權價值的轉化運用。“近100%的專利實現落地實施,在公司的自研產品中進行應用。”南網科技-科技創新部知識產權主管宋景慧表示,南網科技知識產權工作的最大亮點在于對專利的實施運營。為促進知識產權成果的布局、保護和應用,南網科技建立了專利管理系統,并設立第三方專利質量監理,加強對企業重要專利的分級管理,厘清公司的重要知產和相關重要性。同時通過深入檢索分析電力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來進行海內外的布局。
目前,南網科技以機器視覺及運動控制為核心,從機器人及無人機作業設備、本體組成、輔助設備、VR、應用技術、軟件等技術方向37個細分技術分支進行全方位知識產權布局。其中,圍繞機器人和無人機申請并授權的專利60項,完成登記的軟件著作為22項,為相關無人化產品的下一步研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在完善的知識產權運行鏈條下,CN201811455931.5專利技術各類相關產品服務客戶已覆蓋電力、能源、石化、交通、水務、林業、市政、工業園區等多個領域,其中,廣東、廣西、貴州、江蘇、云南等地的變電站2000余座,廣東省內產品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
恒以致遠,科創果實惠及千家百業
在各個行業的應用中,南網科技兼具視覺識別、環境監測、高精度人體測溫等多項功能各式機器人及無人機系列產品還在繼續行使著自己的使命。
通過不斷推動創新技術的市場化,南網科技的機器人及無人機產品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其中智能巡檢無人機系列產品在電網、交警等推廣應用。研發的帶電作業特種機器人,突破了機器人剛柔耦合精確控制、復雜環境目標感知與定位等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電力特種作業機器人關鍵部件的國產替代。
科技正在變革行業運作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南網科技的特種作業機器人、特種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紅外終端等智能裝備逐步代替人工作業,智能拓開變電站巡檢、輸電線路巡檢、帶電作業、風機巡檢、地鐵施工監控、交警執法等領域應用。
近日,南網科技無人機再次迎來重要節點,第二代“慧眼”無人機實現量產。
自去年7月,南網科技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電力行業深度定制的微型多旋翼無人機“慧眼”無人機及配套機庫正式投入市場至今,“慧眼”無人機巡航系統走出南方電網,完成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花都牽引站、寧夏中衛高速公路、江蘇鎮江、連云港變電站等多個場景應用,進一步豐富應用場景,為后續業務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現代技術正在飛速革新,未來,南網科技的無人化系列產品也將隨著市場的需求和科技的進步趨步完善。“這項專利的相關技術并非一成不變,我們后續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補充。”麥曉明說道。
隨著技術的更迭和產品的換代,以CN201811455931.5專利為核心的感知和控制相關專利也將完成“升級”。除此之外,該專利的相關技術未來也將擴展到更為廣泛的行業之中,據麥曉明介紹,CN201811455931.5專利相關技術在視頻識別方面優質優異的表現,可以適應多個行業的應用需求。2022年,南網科技機器人及無人機產品實現營收2.9637億元,比2021年的1.9499億元同比增長51.99%,機器人及無人機產品市場需求增大。
市場的逐步擴大,是對長期研發投入的正向反饋。長期以來,南網科技一直致力于電力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累計承擔了國家、省部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重點研發項目10余項,主持、參與制定了10余項國家、行業標準,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118項,自主研發了配用電統一操作系統“絲路 InOS”,實現國產替代,獲得國資委“熠星大賽”一等獎,建立了電力智能無人化運維產品體系及基礎平臺,實現跨行業推廣應用。
技術攻關任重道遠,創新火炬代代相傳。在科技為王的時代,知識產權成為了推動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柱。在邁向科技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的征程中,南網科技一如既往肩負使命,堅守創新,堅定向前。
(原標題:南網科技:專利執筆,書寫產業發展新故事)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