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島市平度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關于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為進一步加大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支持力度,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嚴格落實上級各項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結合平度實際,制定以下政策。
一、創新創業
1.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1)對新認定(組建)或備案設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工業設計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研發平臺及院士工作站,按國家級、省級、青島市級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和改革局)
(2)對成功創建為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省服務業創新中心的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對注冊為企業獨立法人并獲準建設的制造業創新中心,按其實際投資額的25%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和改革局)
(3)對首次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全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青島市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
(4)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山東省瞪羚、獨角獸的企業和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
(5)對企業產品當年通過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認定的,給予2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
(6)對新獲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山東省專利獎特別獎的企業獎勵20萬元;對新獲中國專利獎銀獎的企業獎勵15萬元;對新獲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山東省專利獎一等獎的企業獎勵10萬元。同一項目獲多項專利獎的,按最高獎項,不重復獎勵。當年度獲得國外發明專利授權的企業,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專利局獲得的,每件獎勵3萬元,在設有專利審批機構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獲得的,每件獎勵1.5萬元。對同一發明創造在多個國家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最高按5個國家給予累計獎勵;通過貫標且獲得國家級示范、優勢企業稱號的,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列入省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項目、青島市關鍵核心技術專利組合(專利池)項目分別配套獎勵50萬元、30萬元。(牽頭落實單位:市場監督管理局)
(7)對牽頭實施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青島市科技計劃、重點研發專項的單位,按照上級資金支持額度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配套獎勵;對獲得國家、省、青島市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按照上級獎勵額度的50%給予最高50萬元配套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
(8)對實施技術改造且年度內設備投資超過500萬元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在上級補助的基礎上,再按照上級補助額的25%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
2.鼓勵企業加快“兩化”融合(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
(1)對國家、省、青島市認定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新認定的互聯網工業平臺、智能工廠或互聯工廠、數字化車間或自動化生產線,在上級獎勵基礎上,再分別給予企業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2)本地企業首次推廣自主研發并獲得相關資質認定的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等軟件產品或解決方案,在上級獎勵基礎上,再按照上級獎勵額的50%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實現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管理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提升、“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具有“互聯網+”融合特征的企業兩化融合項目,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3.鼓勵企業加強品牌質量建設(牽頭落實單位:市場監督管理局)
(1)對獲得山東名牌、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山東省優質產品基地、山東省優質產品基地龍頭骨干企業的企業或組織(以上品牌獎勵范圍包含初級農產品、工業產品和服務),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2)對獲得“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承辦單位,按照每個2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我市納入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的承擔主體進行補助,每項工程補助20萬元。
(3)對獲得中國質量獎、山東省“省長質量獎”、青島市“市長質量獎”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
(4)對主導或主持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并發布的牽頭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對參與制(修)訂上述標準并發布的單位,分別給予15萬元、5萬元、4萬元獎勵。
(5)對承擔國家級、省級、青島市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的單位,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獲得5A、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證書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3萬元。
二、產業升級
4.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1)對納入倍增計劃(2023年營業收入較2020年實現倍增且達10億元以上)的企業,在3年培育期內,可享受土地及資金保障等“一企一策”服務;完成倍增目標后,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200億元、100億元、70億元、50億元、30億元、20億元、10億元且當年產值占年營業收入80%以上的企業,分別給予800萬元、600萬元、500萬元、4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
(2)對未納入倍增計劃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70億元、50億元、30億元、20億元、10億元、4億元且當年產值占年營業收入8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4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億元、3億元、1億元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和改革局)
(3)對首次納統的規模以上工業及服務業企業且至少在庫兩年的給予30萬元獎勵。其中,首次納統年度獎勵20萬元,第二年仍在庫且年營業收入保持正增長的獎勵10萬元。(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和改革局、統計局)
(4)對當年納統且年營業收入超過2500萬元的物流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營業收入每增加1000萬元、增加5萬元獎勵,最高獎勵20萬元;對往年已納統在庫、年營業收入超過3000萬元且保持正增長的物流企業,按照每增加1000萬元營業收入給予5萬元獎勵的標準,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在我市落戶的國內外物流企業,實際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首次通過國家認定的3A、4A、5A級以上的,分別給予10萬元、15萬元、3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交通運輸局)
(5)對當年完成資質升級的建筑施工企業給予扶持獎勵,其中,主項晉升為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00萬元;晉升為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0萬元;晉升為專業承包壹級資質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新引進并在我市注冊落戶的建筑總承包特級、壹級施工企業進行獎勵,在企業做出10年內不外遷承諾的前提下,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獎勵。上述獎金分三年等額發放。對年度產值首次突破30億元、20億元、10億元的本市建筑業企業,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10年內將注冊地遷出平度的,所享受的獎勵扶持資金按有關規定予以收回。(牽頭落實單位:城鄉建設局)
(6)設立突出貢獻獎,納統在庫企業、銀行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連續兩年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平度地方留成500萬元以上且同比增幅超過20%的,將超出20%額度中平度地方留成部分的5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作為產業扶持資金獎勵給企業。(牽頭落實單位:財政局)
5.扶持產業平臺建設
對首次通過國家、省、青島市級認定的小企業產業園、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和科技企業孵化器,一次性給予運營單位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對入選省“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的領軍企業、省新認定的產業集聚示范區,一次性給予運營單位30萬元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和改革局)
6.鼓勵金融業集聚發展(牽頭落實單位: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1)對新設立或新遷入的銀行、保險、證券等法人金融機構,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其中,實繳注冊資本50億元以上(含50億元,以下按此類推)的,一次性獎勵1億元;50億元以下、40億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8000萬元;40億元以下、30億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6000萬元;30億元以下、20億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4000萬元;20億元以下、10億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2000萬元;10億元以下的,按照實繳注冊資本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
(2)對新設立或新遷入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青島市級以上業務總部,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其中,銀行業務總部獎勵1000萬元,保險、證券等青島市級以上業務總部獎勵500萬元。
(3)對新設立或新遷入并在平度匯總納稅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給予10萬元一次性落戶獎勵。其中,對入駐金融商務中心的各類金融機構,按照實際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形成地方留成的80%給予獎勵,自入駐年度起獎勵3年。
(4)對新設的注冊資本3億元以上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給予50萬元一次性開辦費補助,租賃自用辦公場所,租賃期3年以上的,每年給予10萬元租賃費補助,最高補助30萬元,補助期間不得轉租;自建或購置自用辦公場所的,給予30萬元一次性補助,辦公場所評估價格或購買價格低于30萬元的,按照實際價格補助。
(5)對現有金融機構增資的,按其新增資本扣除政府投資額后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
7.扶持基金業發展(牽頭落實單位: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1)對新設立或遷入在我市銀行開戶的基金管理公司,根據管理公司當年累計實際繳付注冊資本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為準)。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及其他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所管理的基金(如管理多支私募基金可合并計算),投資政府主導產業且投資期限已滿一年的,按投資本地資金規模(扣除省級及政府引導基金等配資后)的2%予以獎勵。投資專項獎勵由基金管理公司自行按比例分享。
(2)對新設立或新遷入的各類基金(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為準)、基金管理公司(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為準),自產生地方貢獻年度起,按照實際繳納企業增值稅形成地方留成的80%、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形成地方留成的90%,自然人合伙人個人所得稅形成地方留成部分的95%,作為產業扶持資金予以獎勵。
(3)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金融人才、高管持股平臺自企業在我市設立之日起5年內,將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95%,作為產業扶持資金予以獎勵。持股平臺類項目按照持股平臺實際繳納增值稅形成地方留成的90%、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形成地方留成的95%、自然人合伙人個人所得稅形成地方留成部分的95%,作為產業扶持資金予以獎勵,自項目設立之日起,獎勵期限5年。若項目設立之日起5年內,未完成減持退出清算,可享受“一事一議”政策。
(4)上述獎勵在稅收繳納入庫后五年內每季度兌現一次。
8.支持會展業發展(牽頭落實單位:貿促會)
(1)在平度實地舉辦,符合平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主導產業和特色富民產業方向,參展單位與參展標準展位(9平方米)均達到200個,自開展至撤展超過24小時的展覽活動,按舉辦單位級別、參展商(生產商、經銷商、采購商,下同)地域范圍等因素綜合確定為國際性、全國性(國家級)、區域性(省、青島市級)3個檔次,分別給予舉辦單位50萬元、30萬元、20萬元補貼。
(2)由省級以上機關事業單位、行業協會、高校學會、科研院所、行業主流媒體、世界500強和中國百強企業在平度實地舉辦符合平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主導產業和特色富民產業方向,正式參會人數200人以上,其中平度市以外160人以上、正式會期1天且集中在納統酒店住宿2夜以上、每夜平度以外人員均達到160人以上的會議(論壇)活動。對符合申報條件的會議(論壇)活動,按平度市以外集中住宿人員給予舉辦方每間夜200元補貼,單個會議最高補貼20萬元。同一活動包括會議、展覽的,補貼金額按照就高原則執行,不重復獎勵。
(3)獎補方式。采取“即辦即認、季度撥付”的辦法。
9.支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牽頭落實單位:商務局)
(1)對建筑面積3000㎡(含)以上,實施統一物業管理,提供公共服務,入駐電商企業數分別達到20家、30家、50家以上,且入駐每個電商企業年銷售額不低于50萬元、入駐納統企業不低于入園企業總數的20%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分別獎勵園區運營企業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入園運營的電子商務經營企業,每有1家當年納統的,獎勵園區運營企業5萬元。
(2)對在平度辦理工商和稅務注冊登記且已納統的電子商務企業,銷售平度產初級農產品達到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2萬元,每增加100萬元獎3萬元,最高獎勵10萬元。
(3)對首次與阿里巴巴、騰訊、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平臺合作的企業,按照入駐費用的70%給予一次性平臺推廣補貼,每家企業不超過3萬元。
(4)在我市注冊登記的直播電商主體,自2021年起連續3年按照其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貢獻度給予獎勵,首年按企業繳納增值稅、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100%給予獎勵扶持,第2年、第3年分別按90%、80%給予獎勵扶持。同時,根據其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貢獻度評出前十名,每名獎勵5萬元。
(5)在我市注冊登記的培訓機構開展直播電商人才培訓,培養的學員取得直播電商相關培訓合格證書,被我市企業錄用或在我市創業,且繳納社保半年以上的,給予培訓機構1500元/人的一次性補助,每家培訓機構每年的補助不超過15萬元。
10.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牽頭落實單位:商務局)
(1)我市企業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9610、9710、9810等方式)10萬美元以上的,對企業使用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平臺)的年費和海外倉租賃費用,給予80%補貼;對跨境進出口3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100%費用補貼。每個企業只補貼一個平臺和一個海外倉的費用,每個平臺和海外倉的補貼不超過10萬元。支持引進培育跨境電商交易平臺。在我市注冊,服務當地企業10家以上,年交易額50萬美元以上的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對辦公場地租賃費、水電費用給予100%補貼,每年每個平臺不超過50萬元。支持我市企業建設海外倉,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并正常開展業務的,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補貼,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2)對企業參加我市政府部門統一組織的不涉及展位費的境外展會、推介宣傳、項目洽談對接等活動,按照場地費、交通費、住宿費等實際發生費用,給予50%補貼;對參加統一組織的上海進口博覽會等境內活動的企業,給予每家企業2000元的定額補貼。
(3)對依法取得境外展會展位出國的企業人員,給予一定參展補貼。參加亞洲地區國際展會,每個展會每人補貼4000元,其他國家(地區)每個展會每人補貼6000元;一個展會每個企業最多補貼2名參展人員費用。申報參展費用補貼的企業當年必須有進出口實際數據(以海關統計數據為準)。
(4)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外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工作,對訴訟費、調查費、律師費等相關費用,給予80%補貼。
(5)對通過海關一般認證的企業,給予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通過海關高級認證的企業,給予1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11.扶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牽頭落實單位:文化和旅游局)
(1)對首次獲評國家級、青島市級文化創意產業類園區的,給予園區運營主體100萬、50萬獎勵,青島市、平度市兩級財政不重復獎勵。
(2)對非淡季(4月—10月)引進域外游客2000人以上且在我市住宿1夜以上、游覽收費景區的旅行社,按游客人數2000—5000人(不含)、5000人以上兩檔標準,分別給予5元和10元每人/天獎勵;對淡季(11月—次年3月)引進域外游客500人以上且在我市住宿1夜以上、游覽收費景區的旅行社,按游客人數500—1000人(不含)、1000人以上兩檔標準,分別給予10元和15元每人/天獎勵。
(3)對新創建國家5A、4A、3A級景區的,分別一次性給予企業5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
(4)對首次創建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首次創建為省旅游示范點、省景區化村莊的一次性給予5萬元獎勵;按照國家行業標準(LB/T065—2019)新評定為3星級民宿的一次性給予7萬元獎勵。鼓勵注冊鄉村旅游投資開發公司、組建民宿合作社等方式,整村或跨村連片發展鄉村民宿,對民宿實施統一管理和運營,達到20戶以上且銷售額達到2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給予投資方10萬元獎勵。
(5)對首次參與星級評定并評定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的飯店,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萬元和15萬元獎勵;對通過改造提升實現上“星”,每提升一“星”,獎勵20萬元。
12.支持農業“新六產”發展(牽頭落實單位:農業農村局)
(1)對首次獲評國家級、省級、青島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和田園綜合體的企業,且銷售額分別在1000萬元、500萬元、300萬元以上,給予園區運營企業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2)對首次獲評國家級、省級、青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且銷售額分別在10億元、1億元、2000萬元以上,給予企業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
三、招商引資
13.給予大項目優惠扶持政策(牽頭落實單位:投資促進中心)
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的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不含住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和現代農業項目,且落戶重點園區(開發區、同和)或特色園區(白沙河、蓼蘭、仁兆、崔家集、田莊、店子、明村、舊店)的招商引資大項目,給予以下扶持政策:
(1)對按規定繳納的基礎設施配套費(其中供熱、燃氣、給水除外)和部分耕地開墾費(固定資產投資納統2億元人民幣以下、2億元人民幣及以上至5億元人民幣以下、5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分別按5萬元/畝、10萬元/畝、14萬元/畝標準),待項目建成(竣工驗收備案)后,以等額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
(2)對落戶重點園區的招商引資大項目:①畝均稅收高于20萬元人民幣(含)低于30萬元人民幣的項目,將項目投產后前五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所實現的地方留成部分,第一、二年100%,第三、四、五年50%,以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②對畝均稅收高于30萬元人民幣項目,除執行第①條扶持政策外,項目投產前五年,畝均稅收高于30萬元人民幣部分所實現的地方留成部分,以等額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
(3)對落戶特色園區的招商引資大項目:①畝均稅收高于15萬元人民幣(含)低于20萬元人民幣的項目,將項目投產后前五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所實現的地方留成部分,第一、二年100%,第三、四、五年50%,以等額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②對畝均稅收高于20萬元人民幣的,除執行第①條扶持政策外,項目投產前五年,畝均稅收高于20萬元人民幣部分所實現的地方留成部分,以等額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
(4)對現有企業一次性增資項目或投資新建項目達到所在園區招商引資大項目投資標準的,參照執行所在園區同等扶持政策。
(5)對落戶新河化工基地的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確定扶持政策。
14.給予重點產業鏈項目扶持政策(牽頭落實單位:投資促進中心)
對落戶我市的智能家電、食品飲料、高端裝備、現代物流、醫養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現代海洋、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高效農業等重點產業鏈項目,畝均稅收高于15萬元人民幣且不能達到第13條招商引資大項目認定標準的,給予以下扶持政策:
(1)項目年度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總額20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5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自項目投產納稅之日起前三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所實現的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等額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
(2)項目年度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總額50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10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自項目投產納稅之日起前五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所實現的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等額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
(3)項目年度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總額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的,自項目投產納稅之日起前五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所實現的地方留成部分,第一、二年100%,第三、四、五年50%,以等額產業扶持資金的方式支持項目發展。
15.給予采用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的招商引資項目扶持政策(牽頭落實單位:自然資源局)
根據《平度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平度市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試點方案的通知》(平政發〔2018〕32號)文件執行。
16.給予項目引薦獎勵(牽頭落實單位:投資促進中心)
(1)對引薦并實質性促成招商引資大項目落戶我市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在編工作人員,項目投資利益相關方除外),參照《青島商務局關于印發青島市促進社會化專業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實施指引的通知》(青商辦字〔2020〕11號)文件,執行項目引薦獎勵政策。
(2)對在我市投產企業引薦上下游配套項目,且引薦項目納入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范圍,每落地一個項目,獎勵引薦企業負責人10萬元。
以上兩項獎勵在項目建成后予以兌現。
17.給予重大外資項目引進獎勵(牽頭落實單位:商務局)
(1)對年實際到賬外資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新項目、3000萬美元及以上的增資項目、1000萬美元及以上的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項目,按其當年實際到賬外資金額的2%進行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
(2)對年實際到賬外資低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低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低于1000萬美元的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項目,按其實際到賬外資金額的1%進行獎勵。
(3)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境外投資者以已分配利潤在我市直接投資有關項目,且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500萬美元的,按其當年實際外資金額的2%進行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
(4)對世界500強企業(依據近3年《財富》雜志評選目錄認定、全球行業龍頭企業新設(或增資)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制造業項目,以及新設年實際外資金額不低于3000萬美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高端化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項目,按“一項目一議”方式,給予重點支持。
本條獎勵內容不含房地產、金融及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項目。其中,第(1)、第(4)獎勵資金由青島市財政承擔,第(2)、第(3)獎勵資金由我市財政承擔。
18.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牽頭落實單位:商務局)
(1)對在我市新注冊的總部企業,實繳注冊資本5000萬元(含)以上的,按照實繳注冊資本的1%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4000萬元。以上補助資金自企業實際產生地方貢獻年度起,分三年按40%、30%、30%的比例兌現到位。
(2)對在我市新注冊設立或新引進且經認定的總部企業,自認定之日起三年內,按照每一個完整年度所產生地方財政貢獻總額的80%,以產業扶持資金的形式給予補助。
(3)對認定的總部企業,首次入選“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軟件100強”“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山東100強”的,分別給予10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30億元的總部企業,分別給予經營者5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
(4)經認定的總部企業,五年內對其高級管理人員(不超過5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形成的地方留成部分,給予100%獎勵;對高級管理人員股權退出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按照80%的標準獎勵。獎勵以產業扶持資金的形式,撥付企業自行兌現。
(5)對總部企業投資產業鏈上下游關鍵配套項目且運營的,按照實際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2%進行獎勵,在項目產生地方貢獻后,分三年按40%、30%、30%的比例兌現到位。
我市國有平臺公司及平臺控股公司參與投資項目的,其投資額不計入招商引資大項目的投資額。
四、金融支持(牽頭落實單位: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19.支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
(1)境內首發上市的企業,與中介機構簽署正式IPO上市合作協議并形成盡職調查報告,給予50萬元補助;在收到青島證監局輔導驗收報告后,給予100萬元補助;收到證券交易所或證監會受理通知,給予400萬元補助;企業首發上市后,給予150萬元補助。對境外首發上市(募集并調回資金1億元人民幣或等額外幣以上)、“買殼”上市并將上市公司注冊地遷至平度的企業,參照首發上市政策執行,給予補助700萬元。對帶領企業新上市或新遷入平度的上市企業法定代表人,給予200萬元獎勵。
(2)境內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和境外上市的本市企業,自上市次年起,將地方財政貢獻增幅10%以上部分的50%,作為產業扶持資金給予企業獎勵扶持,獎勵期限3年。對新遷入平度的上市企業,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獎勵。
(3)對擬上市企業在改制上市過程中,因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權屬變更登記所形成的地方貢獻,以及變更設立股份公司、改制、重組、并購、資產處置等所形成的地方貢獻,三年內(不足三年上市的,至上市之日)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適當補助。
(4)對在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的企業,給予180萬元費用補助;對進入精選層的掛牌企業,再給予200萬元費用補助;對實現境內外主板市場轉板的,參照上市補助給予累計不超過700萬元的補助。對在新三板掛牌后實現直接股權融資的企業,按照實際到位資金的5‰給予補助,最高補助100萬元。市內企業新三板掛牌和新遷入平度的新三板掛牌企業,自掛牌或遷入次年起,將地方財政貢獻增幅10%以上部分的50%,作為產業扶持資金給予企業獎勵扶持,獎勵期限3年。
(5)對在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四板)掛牌的企業,給予10萬元費用補助。四板掛牌企業轉新三板的,可另享受新三板掛牌補助獎勵政策;轉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境外上市,以及“買殼”上市并將注冊地遷入平度的,可另享受上市補助獎勵政策。
(6)鼓勵上市公司再融資,對再融資額80%及以上投向平度的上市公司,按照年度在我市投資額的2‰給予補助,最高補助200萬元。企業上市后,10年內將注冊地遷出平度的,所享受的獎勵扶持資金按有關規定予以收回。
(7)對“四上”企業改制成規范化股份公司的,給予20萬元費用補助。
20.鼓勵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1)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新增貸款額、余額存貸比、貸款余額三個獎項。按照銀行機構當年新增貸款額的0.2‰給予一次性獎勵,但對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低于上年度的銀行機構不予獎勵;對年末余額存貸比排名較上一年度提升位次位居前三名的銀行機構,給予每家10萬元獎勵;對年末貸款余額排名前三名且余額存貸比高于60%或新增存貸比高于60%的銀行機構,給予每家10萬元獎勵。
(2)對開展融資性擔保業務一年以上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當年新發生的擔保業務額達凈資產3倍以上(含),且發生的單筆業務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2%,其發生的單筆擔保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的中小企業和農戶融資擔保業務,按照1‰的標準給予獎勵,最高獎勵50萬元。
五、附則
21.本《意見》適用于企業注冊地、稅務征管關系及統計關系在本市范圍內,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且承諾5年內不遷離平度、在平度連續納稅(依法享受稅收優惠的除外)、不減少注冊資本的企業或機構(本《意見》中另有明確規定的除外),獲得獎勵的涉稅支出由企業或個人承擔。房地產業不在本《意見》支持范圍內。平度市外會展企業舉辦活動獎項不受此條款限制。
22.對已享受“一事一議”或其他單獨獎勵政策的,不再享受本《意見》相關獎勵政策。同一企業同一事項符合本《意見》中多個扶持政策條件的或與其他相關政策重復的,就高選擇扶持政策,不重復執行。原則上企業享受本《意見》扶持獎勵資金的總額,不高于其所產生的地方財政貢獻(農業類,品牌、專利,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和會展企業獎項,新增納統,創新平臺類等除外)。
23.擬受獎單位年度內發生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違占違建、欠繳稅款、統計等方面違法行為情節比較嚴重或者影響比較惡劣的,或被列入聯合懲戒失信對象名單、法定代表人發生重大違法違紀案件的,取消當年獎補資格。
24.根據每年度公布的工業企業A、B、C、D四類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結果,對上述政策扶持企業進行差別化配置,D類企業不予扶持,強化“畝產效益”評價結果應用,推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25.本《意見》由各條款牽頭落實單位負責解釋并牽頭組織審核等工作,獎補資金由市發展和改革局匯總,報市政府同意后予以兌付。原則上每年兌現一次,特殊情況不受此限制。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此前出臺的惠企獎勵政策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本《意見》執行。
招商引資大項目的優惠政策,在本《意見》施行之日前簽訂正式投資協議的按原政策標準執行,在施行之日后簽訂正式投資協議的,按本《意見》執行。涉及分年度兌現的獎項,已兌現首年獎勵的,剩余年度獎勵兌現仍延續首年獎勵時的標準執行。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