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共享數據庫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研究方興未艾。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公開透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與認證認可“傳遞信任”的基本屬性高度契合。本文旨在推動區塊鏈與認證認可的協同創新發展,進一步發揮認證認可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的逐步融合,同時,探討區塊鏈技術給認證認可的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促進認證認可技術、模式、監管的創新發展。
01、區塊鏈發展對認證認可的新要求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已經從技術創新階段邁入管理創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要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蹤發展動態,積極探索發展規律。這既是對區塊鏈發展的要求,也是認證認可服務區塊鏈發展的基本遵循。
從認證認可國內公共產品角度來看,區塊鏈正處于從技術創新到應用推廣的過渡階段,隨著區塊鏈技術在不同領域集成應用的不斷深入,賬本數據、密碼算法、網絡通信、智能合約、硬件等方面的安全保障以及交易信息和智能合約、聯盟鏈和公有鏈上數據的隱私保護,成為了區塊鏈技術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技術應用的規模化需要完善的質量基礎設施,除了涉及到的硬件設備產品認證以外,還需要加快區塊鏈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等體系認證和服務認證項目的創新,為引導和規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供機制保障。
從認證認可國際公共產品的角度來看,我國在區塊鏈技術領域擁有良好的基礎,在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中的數量占比超過半數,是美國專利申請的三倍之多。在區塊鏈產業發展階段,國際質量基礎設施的構建將決定區塊鏈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2016年9 月12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專注于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委員會ISO/TC307(區塊鏈及電子化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委員會),初步提出了區塊鏈標準化可信和互操作、隱私和安全、身份認證等重點方向。目前ISO/TC307已有參與國30個,觀察國12個。我國在區塊鏈標準化領域已經積極行動起來,開始制訂區塊鏈國家標準,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我國認證認可也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強區塊鏈認證認可國家公共產品體系的構建,加強區塊鏈認證認可國家公共產品向國際公共產品的轉化。
02、區塊鏈技術對認證認可創新發展的推動
根據對區塊鏈技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作用的梳理和認識,結合從業機構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實踐分析,本文認為區塊鏈技術將給認證認可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監管創新帶來重大影響。
(一)對于認證認可技術創新的影響
1.增強認證認可過程的公開透明程度
認證認可是一種符合性評定活動,評定結果以證明的形式對外出具,而評定過程則會形成文字記錄作為評定活動的檔案予以留存,并不會向社會公布。在評定的事中及事后,這些記錄都存在著被篡改的可能性,這也影響著認證認可的公信力。區塊鏈技術可將審核發現和檢測數據等原始信息生成唯一的哈希值上傳至鏈,任何單個節點都無法對數據進行篡改和刪除,在充分保障隱私的前提下,增強了認證認可過程公開透明程度。同時,通過唯一哈希值可以找到對應的原始信息,也保障了認證認可過程的可追溯性。
2.增強認證認可評定活動的客觀程度
在認證認可活動中,從業人員是活動的核心要素,是認證認可技術的載體,信息和數據的選取以及符合性的評定均由從業人員來完成,評定結果受從業人員主觀意識和專業能力的影響和限制。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綜合解決方案,可結合物聯網技術,通過信息系統或傳感器直接收集信息和數據并上傳至鏈,提升相關信息和數據的真實性,增強認證認可評定的客觀程度,提高評定結果的準確度。
3.增強對評定結果的互信程度
在國際貿易中,認證認可雙多邊合作效率較低,檢測認證重復率較高,貿易周期和成本較大。僅2017年,我國就有30.1%的出口企業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影響,直接損失高達近2500億元,占同期出口額的1.6%;因國外技術貿易措施增加的成本達到689.7億元,占同期出口額的0.4%。而其中近1/3與檢測、認證等合格評定程序相關。通過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范圍內建立聯盟鏈,利用聯盟鏈保存認證認可關鍵信息,各方可依據認證認可存證信息增強對評定結果的互信程度,減少重復檢測認證,推動貿易便利化。
(二)對于認證模式創新的影響
認證認可的本質屬性是傳遞信任,通過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提供能力、質量、信用等方面的公示證明,增進交易各方的信心,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成本,使市場活動建立在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基礎上,從而簡化市場交易流程,顯著提高貿易便利度。認證認可的信任范式建立在從業機構公信力的基礎上,企業的證明需求源自政府管理及市場要求,從業機構依據標準及規范對企業進行符合性評定,企業被動地接受評定活動及證明結果。區塊鏈的自信任體系可改變認證認可的傳統信任范式,建立起“認證認可+區塊鏈”的新型信任范式,由認證認可評價信任,借助區塊鏈傳遞信任,在以前僅傳遞符合性結果的基礎上增加數據性信息的傳遞,形成數字化的認證解決方案,在以前機構鑒證模式基礎上增加機器驗證的屬性,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客觀程度和可追溯性,使企業由標準的被動符合轉為主動承諾,幫助企業和消費者在質量、安全、性能等各個方面建立信任。
如:2017年10月,國際認證機構DNV GL與專業區塊鏈應用技術的公司唯鏈(Ve Chain)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致力于應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企業增強其產品從生產到消費整個環節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2018年3月,DNV GL針對食品飲料行業推出了一款應用區塊鏈技術,結合行業專業知識、獨立的審核、數據收集以及驗證服務的數字認證方案—My Story。該方案首先應用于意大利葡萄酒行業,目前,已有Michele Chiarlo 和Ruffino 等4 家葡萄酒制造商正在采用實施該方案,并在酒瓶上貼上相應標簽。My Story從整個供應鏈中收集相關數據與信息,為客戶提供產品背后的不同特性和生產流程記錄,客戶通過掃描二維碼,能看到產品從葡萄到成酒裝瓶的整個過程,涉及質量、可持續性、真實性等方面。
(三)對認證認可監管創新的影響
在當前的認證認可監管工作中,監管部門主要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對從業機構開展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對認證認可過程中形成的歷史記錄進行抽查。但目前認證認可檢測過程還原難度較大,且認證記錄有被篡改的可能。基于區塊鏈技術對認證認可監管進行創新,監管部門可要求從業機構將審核發現和檢測數據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并上傳至鏈,從源頭上杜絕記錄造假、虛假認證等認證亂象的發生。同時,要求從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在限定時間內將法律法規具體要求的相關行為信息轉換為哈希值上鏈作為存證,以便開展事中事后監管。由于相關信息不可篡改,監管部門可隨時追溯從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原始信息,并追究其相應責任,監管方式由強監管變為告知承諾,監管方法由侵入式監管轉為無感知監管,進而進一步降低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率。
03、區塊鏈與認證認可協同創新發展政策建議
認證認可是引導和規范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機制保障,區塊鏈是認證認可構建新型信任體系不可或缺基礎技術。為了更好地服務經濟和社會各領域對于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有效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認證認可的創新發展,本文從理論研究層面、國際制度層面、國內機制層面提出建議如下:
(一)理論研究層面上,加強區塊鏈與認證認可的技術研究,推動區塊鏈與認證認可的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在金融、物流等行業推廣應用。作為一項新興技術, 區塊鏈相關理論研究與產業實踐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諸如共識算法、網絡結構、智能合約、激勵機制等微觀層面的核心技術要素尚處于探索、實驗和持續優化的階段, 而宏觀層面的區塊鏈產業生態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迫切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和評估。為了推進區塊鏈技術與認證認可的協同創新發展,建議圍繞兩個層面深入開展理論研究:一方面,加強對區塊鏈技術層面及應用層面進展的跟蹤,主動開展區塊鏈基礎技術以及集成應用相關認證認可國家公共產品的構建,特別是區塊鏈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相關認證項目的創新研究,為引導和規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供機制保障。另一方面,加強我國從業機構與區塊鏈企業的協同共生,加強區塊鏈技術未來發展方向、技術本質和運行機制的研究,加強區塊鏈技術在認證認可領域應用價值的研究,結合認證認可創新發展的目標與方向,打造“認證認可+區塊鏈”的新型信任范式,共同研發區塊鏈認證認可公共產品,推進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的規模化,為優化營商環境、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食品藥品追溯體系建設、打擊假冒偽劣、知識產權保護等市場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二)國際制度層面上,加強認證認可國際公共產品的構建力度,提升區塊鏈認證認可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區塊鏈技術問世十年以來,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資本不斷涌入,企業數量急劇增加。為了加速區塊鏈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新產品和服務的開發與應用,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區塊鏈發展與應用中的競爭力。一方面加大我國從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在區塊鏈認證認可國際組織中的參與力度,積極參與、引導和規范全球區塊鏈發展的活動,為解決全球區塊鏈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中國認證認可方案。另一方面,探索認證認可國際區塊鏈的構建機制和技術,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認證認可互認工作中的進一步應用,提升區塊鏈認證認可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三)國內機制層面上,探索搭建多方參與的聯盟鏈,推動認證認可行業創新發展步伐
區塊鏈技術對認證認可的技術、模式和監管都有著巨大的潛在影響,是促進認證認可行業創新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通過調研發現,在區塊鏈技術與認證認可融合發展方面,外資機構的創新步伐大幅度領先于內資機構。外資機構一般采取了與區塊鏈公司深度合作的方式,利用區塊鏈技術聚焦于認證認可新產品的推出,或輔助認證認可活動的進一步完善。相比之下,內資機構對于區塊鏈與認證認可融合發展方面還僅僅停留在有限的認識層面。為了有效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認證認可的創新發展,特別是推動內資機構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建議行業管理部門整合資源,探索建立認證認可行業聯盟鏈,將國內認證機構和獲證組織納入聯盟鏈。一是將審核發現和檢測數據等原始信息生成唯一的哈希值上傳至鏈,增強認證認可過程的公開透明程度,提升認證認可的公信力;二是鼓勵從業機構結合物聯網技術,通過信息系統或傳感器直接收集信息和數據,增強認證認可評定結果的客觀程度,打造數字化認證新概念,拓展建立信任新內涵;三是要求從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在限定時間內將法律法規具體要求的相關行為信息轉換為哈希值上鏈作為存證,從源頭杜絕虛假認證等認證亂象的發生,有效解決基層執法人員能力不足、執法成本高、執法效率低的問題。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