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終于要過去了,在這不尋常的一年里。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攜手抗疫,共同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部下發“停課不停教、不停學”通知,網課一度成為主要教學方式;“六穩六保”惠民措施相繼出臺,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構建基于“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基本步入正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審議通過,意味著民事權利保障迎來全新時代;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將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五個“首次”;抗美援朝70周年,全國各地開展致敬抗美援朝老兵的慰問活動,以此表達對老兵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摯的祝福。2020年度中國媒體流行語記錄了這一切。
雖然在昨天,@人民日報用20個創意詞回顧了2020年,但作為年度“漢語盤點”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于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更概括也更具體。
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020年度
圖源 Pixabay
據了解,“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是基于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結合人工后期處理提取、篩選而獲得的。語料來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1月底國內15家報紙、12個電視臺和7個電臺的節目、2個門戶網站,數據規模10余億字次,代表了中國主流媒體的關注焦點。
在今年發布的十大流行語依次為:有新冠肺炎、抗疫、復工復產、民法典、網課、雙循環、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抗美援朝70周年、六穩六保、嫦娥五號。
然而,在全民回憶這一年新聞的同時,有不少嗅覺靈敏的商家早已將部分流行語被注冊為商標了。
2019年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出現。2020年1月9日,這種病毒性肺炎病原體被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媒體開始使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新冠肺炎在世界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生活帶來深刻影響:不少企業停工停產,旅游等服務業受到嚴重沖擊;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斷出現,社會面貌加速改變。
截至目前,沒有人申請與“新冠肺炎”商標注冊。不過“新冠”兩個字以及包含有兩個字的組合,卻已經被很多人注冊成商標。
蝸牛納通過查詢,目前共有了341件帶有“新冠”二字的商標。商標申請來自各行各業,如食品、商貿、化工等,但商標服務類別與此次病毒之間并沒有什么關系。并且從申請時間上判斷,申請時間早于疫情爆發,應該是早期基于使用目的申請注冊,而不是為了蹭此番熱度而提交申請。
商標的可注冊性審查判斷,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商標提出注冊申請的時間點來審查。例如是否構成搶注,是否侵犯他人在先權利,是否復制、摹仿、翻譯他人在先馳名商標,都是以申請日期為界限,判斷在先權利是否成立,以及商標申請注冊行為是否違法。
按此標準,疫情爆發前的“新冠”二字本身并無不良影響,或者不存在其他損害他人在先權利或公共利益的情況,所以這類商標的申請注冊行為并不違法。
也就是說,那些最早申請的“新冠”商標只要是有效注冊商標,那么即便在疫情期間使用這些商標也不會被行政處罰。倘若被他人提出無效宣告申請了,也無明確法律依據及先例確認曾經不具有不良影響的商標在因注冊后,根據社會客觀情況及相關公眾的認知發生變化就變成違法商標吧?畢竟在多年前,沒有人會將含義積極的“新冠”與“新型冠狀病毒”聯系起來?
順帶說下,新冠肺炎的“冠”字是念guān而非guàn。新冠肺炎的病毒由于長得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比如皇冠、雞冠、花冠等,故而拼音為guān;而疫情之前的冠(guàn),有冠軍、奪冠等意思,并沒有不良影響。
當然,疫情爆發后還申請相關商標的,基本上都不予通過。
此外,蝸牛納還注意到全國有上千家企業名稱中帶有“新冠”二字,由于這些名稱在此次疫情之前就已長期使用,所以并不會因疫情改名。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并逐漸蔓延,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全國迅速打響。黨和政府匯集全國資源,采取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抗擊疫情;醫護人員紛紛請愿,奔赴一線;建筑工人夜以繼日,努力奮戰,用時13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廣大民眾積極配合,佩戴口罩,減少外出和聚集成為生活常態。國際上,很多國家相互支援,合作抗疫,分享抗疫經驗,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各自的貢獻。
通過商標檢索結果來看,目前總共有53件“抗疫”商標注冊的申請。除了還在審查階段沒有具體信息的商標外,包括最早在2003年的“抗疫”商標,均無一件注冊成功。
同樣,“戰疫”商標也沒幾個顯示注冊成功。
可想而搶注這類名稱商標,必然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負面影響,不僅行為本身違法,而且會為群眾所不齒。
2020年2月3日,中央提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全國各地陸續吹響復工復產號角,因疫情按下“暫停鍵”的中國經濟逐步重啟。3月4日,中央強調“根據疫情分區分級推進復工復產”。4月8日,中央首次提出“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全國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
通過商標檢索結果來看,目前還未顯示關于“復工復產”商標的注冊申請信息。不過若我們將這個流行語拆開搜的話,能看到有17件“復工”相關的商標注冊,從疫情爆發后申請的商標來看,除了少數尚等待實質審查的外,其他均已被駁回或處于無效狀態。
雖說有人申請“復產”相關商標,但看樣子與恢復(工作)生產的意思不一樣,因此蝸牛納就不放截圖了。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目前最長的、擁有法律條文最多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深遠意義。
其實在商標檢索平臺搜“民法典”之前,蝸牛納就覺得應該不會有哪個申請人不長眼將其作為商標注冊吧。果不其然,搜索結果顯示為0,看來再黑心的商人,也不敢打《民法典》的主意呀!
雖然商標圈里沒有這個詞語,但我們可以看看《民法典》中與知識產權相關全部條款(含商標注冊)的內容。
點擊下方文字即可回顧原文: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知識產權是否單獨入“典”引熱議!
2020年1月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復雜嚴峻形勢,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為保障“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各級教育部門緊急動員,協調開放線上優質教育資源。與此同時,大中小學紛紛將課堂搬到網上,開啟網上課堂模式。網課一度成為師生交流主要途徑,上網課成為疫情防控形勢下的教學新常態。
目前關于“網課”商標的申請記錄有73項,原來在2013年就已經有公司申請注冊了呢。
這大概是最早吃螃蟹的人吧,估計那會兒大家也沒想到,有一天會如此需要通過網課來學習知識。
2020年5月14日,中央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5月下旬的“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納入其中。構建基于“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顯著變化的大背景下,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
如下圖所示,目前申請“雙循環”商標的僅有10件。
除了第10類、第11類的“雙循環 SPV-II”和第9類的“雙循環”商標注冊失敗外,其余商標均處于待實質審查狀態中。
2020年3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致電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提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這一理念。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向多國領導人就新冠肺炎疫情致慰問電時發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與主張。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致辭中正式提出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中國主張,呼吁共同佑護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真是在蝸牛納意料之中,或許是因為這個流行詞太長了,因此目前無一人將其申請為商標。
反倒是之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倒是有11項相關商標注冊的申請記錄。
當然,這些商標沒有一件注冊成功。這不是很意料之中的結果么,假如讓某個企業將商標印在自家產品上,那它可以說是中央出品??
可拉倒吧,在操場上運動的時候喊喊口號還差不多。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回望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創造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跡,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姑涝瘧馉幍膫ゴ髣倮?,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深遠意義。
目前只有3件與“抗美援朝”商標相關的注冊信息,最早及最晚注冊“抗美援朝紀念館”商標的申請主體是抗美援朝紀念館(丹東市博物館),現下于今年9月11日的尚處于待實質審查狀態,但在2008年5月5日申請的已注冊成功,國際分類均為第41類。
至于以個人名義申請注冊在第33類的“抗美援朝血骨鑄尊”商標,則已經被駁回申請。
“六穩”是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六保”是指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2018年,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經濟環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六穩”方針。2020年4月,在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外部不確定性持續上升的情況下,中央又提出“六保”新任務。“六穩”是大局,“六保”是前提。從“六穩”到“六保”,體現了穩中求進、危中尋機的戰略定力;彰顯了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的深刻內涵。
沒有“六穩六保”,雖說也許還沒企業想起來將它作為商標使用。不過也許是為了避免被駁回吧,因此已經有企業申請注冊了“六穩”商標,截至目前只有4件。
不過從前三個商標注冊全被駁回的狀態來看,正待審查的第28類商標可能同樣無法注冊成功。
相反,注冊“六保”商標的企業比較多,目前已有23項相關商標的申請記錄。
鑒于“六保”是央視在今年4月份時提出的新任務,再看那個時段后申請的商標,怎么著也和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糧食能源安全等方面無關吧,
所以,這些商標很大概率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2020年11月24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攜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12月1日,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預選著陸區,并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2日,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鉆取采樣及封裝。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是“繞、落、回”三步走整體規劃的收官之作,是未來月球探測的奠基之作。嫦娥五號任務的順利完成,將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五個“首次”: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地外天體的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畢竟是剛“出生”不久的新詞,因此蝸牛納并未在商標局檢索平臺上搜索到與此相關的商標注冊信息。
當然,“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的熱度會讓商人們發現這個詞有搶注的價值。就是不知道商評委是否覺得這個流行語不合適作為商標使用呢?
那就得看商標本身是否缺乏顯著性或是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等因素,否則會被商標局駁回,從而導致商標無法正常注冊。
好了,以上就是蝸牛納目前搜索到的“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商標信息。
說起來,此前還有過“2020十大流行熱詞”的話題呢,瞧著更有意思一些,有時間蝸牛納安排一篇出來給大家看看,在2020年最后的十幾天里來個大盤點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