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是大國綜合實力的象征。
中國人實現了載人航天夢,但在民用航天器上,還在追趕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希望建立起民用航空的”第三極”。
在這個追趕過程中,需要攻克的難題有很多,發動機、先進材料、高端制造……,大都是國外試圖“卡”我國“脖子”的領域。
在國產化替代的過程中,有一家專注于高端制造的中國企業,6月30日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這家企業在2017年開發出世界首臺三頭并行鏡像銑削裝備——筒段整體鏡像銑削裝備,填補了國內鏡像銑削技術空白,因此也成為繼法國杜菲工業公司(Dufieux Industrie)、西班牙M.Torres公司之后又一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西班牙M.Torres公司鏡像銑削設備
這家企業就是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拓璞”)。
IPO關口,遭國外巨頭2700多萬專利索賠
上海拓璞主要面向航空航天領域提供智能制造裝備和工藝解決方案,產品主要包括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航空航天總裝智能裝備和智能化生產線等。
這是上海拓璞第二次闖關科創板。2019年6月19日,公司第一次科創板申請獲上交所受理,7月17日上交所首輪問詢之后,不知是何原因,卻在2019年12月3日,請求撤回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
奇怪的是,三周之后,上海證監局又披露了上海拓璞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
根據上海拓璞招股書的最新披露,一起重要的專利訴訟也發生在2019年12月。
而原告正是上海拓璞突破國外技術封鎖的兩大巨頭之一——法國杜菲工業公司(Dufieux SAS,專利申請人和原告名稱為“迪菲厄工業公司”,簡稱“杜菲公司”)。
去年12月,杜菲公司在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起訴上海拓璞,指控其侵犯杜菲公司的一件中國專利ZL200480038387.4,并主張 2,656.82 萬元經濟損失以及為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費用80萬元,合計2736.82萬元。
上海拓璞第一次退出科創板IPO是否與這一起突發的專利訴訟有關,很難確定,雖然兩者時間點很接近。
但是此次上海拓璞在IPO過程中遇到國外巨頭的打壓,也成為科創板上市以來首起由國外企業發起的專利訴訟。杜菲公司是否希望通過專利訴訟來達到延緩或阻擊上海拓璞上市的目的,尚不得而知。
但是上海拓璞通過正在快速蠶食國外巨頭的市場卻是不爭的事實。2017年5月,上海拓璞在中航工業下屬企業的五軸壁板銑削裝備招標中,一舉擊敗法國杜菲、西班牙M.Torres等國際巨頭成功獲得訂單。
突破國外技術壟斷,為大飛機“蒙皮”印上“中國造”
飛機蒙皮是指包圍在飛機骨架結構外且用粘接劑或鉚釘固定于骨架上,形成飛機氣動力外形的維形構件。早期低速飛機的蒙皮是布質的。目前,常規飛機的蒙皮材料主要采用高強鋁、鎂合金,某些高性能飛機采用鈦合金或復合材料。

由于飛機蒙皮零件結構大型且復雜壁薄,在加工過程中存在操作工藝復雜,定位精度差,加工易變形等問題。
傳統飛機蒙皮化銑加工工藝,由于化學污染、耗電量大和消耗鋁材無法回收、無法完成切邊與鉆孔等工藝的缺點,需要在化銑完成后再次裝夾由龍門銑系統解決蒙皮切邊和鉆孔工藝,工藝流程較長,制造難度較大。因此成為該行業的一項困擾。
上海拓璞招股書披露,2016 年公司就研制了全球首臺多頭筒段鏡像銑機床,幫助中型運載火箭貯箱筒段的銑削加工工藝由化銑升級到鏡像銑。2017 年以來,公司突破了高精度雙五軸聯動控制、多傳感融合實時測量、工件質量閉環控制、蒙皮自適應加工工藝軟件等智能化技術,交付了多臺套火箭箱底立式雙五軸鏡像銑和飛機蒙皮臥式雙五軸鏡像銑機床。
2017年7月工信部網站顯示,上海拓璞開發出世界首臺三頭并行鏡像銑削裝備——筒段整體鏡像銑削裝備,填補了國內鏡像銑削技術空白,因此也成為繼法國杜菲工業公司(Dufieux Industrie)、西班牙M.Torres公司之后又一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鏡像銑削是一種先進的綠色制造技術,與傳統的化學銑工藝相比,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無廢液排放、自主智能控制等優點。該裝備針對火箭筒段整體剛性弱、易變形、壁厚精度難以保證等技術難點,采用多頭鏡像銑削技術,攻克了大型薄壁零件阻尼隨動支撐、局部變形跟蹤、壁厚在線測量和補償、機床動態精度提升、可靠性自診斷等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了火箭貯箱成形后等厚銑削。當時該項目申請發明專利12項(已授權5項),并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國產大飛機蒙皮加工
此外,上海拓璞的“航天大型復雜結構件的特種成套制造裝備及工藝”和“關鍵技術與裝備”還獲得了國務院2016和2018年的兩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上海拓璞最新的專利紀錄是已獲得33項發明專利和23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有18項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5項著作權是與合作方共有的。

與上海拓璞合作的不僅有知名的上海交通大學(兩家專利合作申請13項),這與公司9名董事中,超過一半來自上海交大,而且創始人是上海交大的不無關系。此外,與其專利共有關系的還包括首都航天、天津長征火箭和航天一院。
招股書還披露,上海拓璞的業績一直連年虧損,資產負債率一直在100%左右,目前的收入主要是來自工信部在內的很多課題經費的支持。

例如所列支的課題項目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一項就是“蒙皮鏡像銑削設備”,單項課題經費高達8900多萬元,足見這項技術對中國自主大飛機項目的重要程度。
可以說,上海拓璞代表了我國在鏡像銑削上技術目前的最好水平。
而這次專利訴訟,正是國外行業壟斷者試圖對國產替代新銳崛起的直接絞殺。
訴爭專利為基礎專利,由杜菲公司與空客公司聯合開發
法國杜菲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球航空航天業的大型五軸銑床制造公司。為了取代傳統蒙皮化銑加工,在2003年前后,杜菲公司和空中客車公司聯合開發了一套蒙皮鏡像銑系統(Mirror Milling System,MMS),成功地解決了化銑加工的問題,其優越性已被空客公司使用驗證。
這套系統2005年投放使用,據某空客廠采用該系統年加工7000張蒙皮的效益是:作業時間和成本各減少50%、總運行費用比傳統化銑工藝節省約500萬歐元,環保效益好。
這套系統有諸多優點,其MMS鏡像銑配邊緣柔性夾持系統是最新的第三代蒙皮加工技術,特別適合于加工薄蒙皮和雙曲蒙皮,所有這些優勢點都被杜菲公司的專利所覆蓋。
此次杜菲公司用來起訴上海拓璞的就是其中最核心的專利“用于加工面板的方法和設備”。
蒙皮機械銑切的加工難點不在于機床本身,因為任何一種數控高速五軸龍門銑都可對蒙皮曲面進行法向銑切和鉆孔,關鍵點在于零件裝夾和加工支承 。
而這件訴訟專利正是杜菲公司保護該關鍵點的基礎專利。從這件專利的描述和附圖上就可以清楚看到,正式 為了改進傳統的方式,杜菲公司創新的提出了MMS鏡像銑,而專利保護的重點恰恰是零件的裝夾和加工支撐。

所以,上海拓璞的產品侵不侵權,可以說一目了然。也正是因為采取了這種保護策略,使得這件專利的侵權可判斷性很直觀,即使是外行,也能夠通過產品的外觀和結構看出來是否侵權。
而對于如何操作五軸機床去加工出符合要求的產品,這種經驗積累起來的軟件操控則是杜菲公司的商業機密。這一點從杜菲公司名下只申請了很少的專利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法國杜菲公司采用的這種外部顯而易見的結構用專利保護,內部程序用技術秘密的保護的方式,是大多國外巨頭善用的知識產權保護手段。
對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外部好借鑒,難的是在里面。
但是從上海拓璞的蒙皮鏡像產品性能上來看,似乎從內、外均實現了突破,從下表三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技術指標上看,上海拓璞基本已經達到和國外巨頭并跑的水平。

杜菲公司有備而來,國產化替代是否會困難重重?
此次法國杜菲公司對上海拓璞的專利阻擊應該是早有預謀。
從杜菲公司要求賠償的數額來看, 要求2,656.82 萬元經濟損失,有零有整,說明杜菲公司在起訴前應該是充分研究了上海拓璞首次招股書中披露的經營數據的。
專利界常說的“養肥再宰”指的是專利訴訟對象一般都會找經營效益好的,才能夠要的賠償金,這也是很多專利流氓首選大公司去起訴的原因。
但是對于上海拓璞這樣一家一直未能盈利,而且負債累累的公司,“養肥再宰”的理論并不適用。所以,杜菲公司專利訴訟的目的更像是要打掉中國企業自主崛起的勢頭。
上海拓璞在被訴之后,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已經對杜菲公司的專利提起了無效請求,杜菲公司在4月26日針對無效宣告請求提交了意見陳述書,修改了權利要求,將部分從屬權利要求補入到獨立權利要求之中,維護MMS鏡像銑基礎專利的意圖明顯。
未來針對這件基礎專利有效性的爭奪一定會更加激烈,而這也決定著中國企業在鏡像銑削技術上的國產替代到底能走多遠。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