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 01 .“三現”主義到底是什么?
“三現”主義起源于日本的制造業,是豐田、SONY等日本公司的習慣。
所謂“三現”,指的是現場、現物、現實,就是說,當發生問題的時候,管理者要快速到“現場”去,親眼確認“現物”,認真探究“現實”,并據此提出和落實符合實際的解決辦法。
三現主義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法論,是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
它正是針對中國企業喜歡“從理論角度上想問題,從感覺上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現狀提出的。
以解決問題為例:
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掌握一些關于這個問題的數據和資料。
國內企業喜歡開會研討,參加會議的人員一般是部門的主管、領導,他們對于問題的理解,往往來源于下屬的匯報:是從一線工人一層層傳達上來的信息。
但這些信息,有可能因為一線員工的知識和經驗有限,反映的只是一個簡單的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現象,也有可能反映出的信息經過了人為的“加工”。
而所有的干部圍繞著這樣一個原始資料可能錯誤的信息進行討論,結果顯然是沒有意義的。但這卻是常見的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Number 02 .“事實”與經驗
事實有很多種:有真實的事實;有被隱藏了一部分的事實(例如在員工的報告中,只反映別人的失誤而隱藏自己的失誤);還有本身是錯誤的“事實”。
證據來源于事實,不到現場去,就不會得到”真實的”事實。
很多人喜歡用經驗來解決問題,經驗有好與不好,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和事實時,不要用經驗主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則需要利用經驗。
比如我們小時候可以聽到鳥叫,看到天上的星星,長大之后看不到鳥和星星,原因在哪?不是鳥和星星消失了,而是我們失去了童趣。
經驗往往迷住我們的眼睛,不去現場求證而只是憑經驗辦事,就好比失去了最基本的好奇心,找問題時失去了好奇心,那就無所謂去不去現場了,結果也是可想而知。
但在現場調查事實的時候,有一個原則叫做“經驗歸零”,不管你有多豐富的經驗,調查問題的時候,只看事實,等到把問題的事實把握住了,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這時才運用經驗。
現在存在很多用經驗主觀論定問題的情況,而我們調查和判斷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到現場,去看現實存在的事物。
我們對待問題要像醫生對待病人一樣,不光是詢問和查看病人的感受與外觀征兆,還要抽血、檢查化驗等,然后再判定是因為什么原因導致了疾病。
這就是現場、現物。
什么叫現實?即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是現實可操作的。而不是“原則上……”,具體就該問題來說應該怎么操作,卻答不出個所以然。
Number 03 .“三現”主義如何落地
“三現”主義是一種工作的習慣,或者說工作作風。主要在平時工作中去實踐,通過實踐來獲得。
比如出現一個問題后,先去了解情況、查清事實,再尋求解決辦法,找到對策之后還要到現場察看是否能落地和執行,可否轉化為標準。
1、匯報時提供事實和證據
首先,各層級領導和主管要形成習慣,要求員工匯報工作時提供事實和證據,對員工匯報的工作要去“現場”看事實,這樣員工就不能憑感覺來匯報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員工對主管領導的工作匯報,有可能只是一些想法或還沒有實際完成的工作,但他們可能會將此當作已經完成的工作來進行匯報,而運用“三現”主義的工作習慣,就能避免這個問題。
例如對新員工的培養,新員工可能會每月按要求寫實習報告,運用“三現”主義,則要對照他應該掌握和在他的報告中顯示的已經掌握的知識,對其進行測試或要求其進行實際操作。
如生產工藝怎么編排,現場要求其編排,編完后指出哪些不合理、是否能解決這些問題,這才是真的掌握了。
又如裝配線QC是否知曉產品的原理結構,很簡單,拆一個成品然后裝起來。
2、深入調查和了解現狀
在制定各種規范、制度時,不要急于求成,而要進行深入的調查和了解現狀,尋找存在的各類問題點,思考問題點的改善對策,然后再優化改善原來流程或規范制度。
建議各部門目前先把問題點比較多、比較繁瑣的規范、流程利用“三現”主義來分析和改善。
3、突出改善
制造企業需要大量的改善、管理的本質就是標準加改善,每個部門突出最本質的業務改善,同時營造改善氛圍,避虛就實,改善要求有實際效果。
要求員工不斷在工作中尋找和發現問題點,并進行改善,營造改善氛圍。
例如對工廠的員工,強調改善提案,自己在本工位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員工立足于本工序、本崗位職責范圍內,尋找問題點,進行改善,公司對表現優秀的進行獎勵。
改善提案就是一種“三現”主義的實踐。
對職能部門的員工,主要還是在規范和流程方面。將需要改善的業務變成小課題進行改善推進。
每一個崗位都可以利用“三現”主義進行分析和改善。
Number 04 .“三現”主義實例
在一些優秀的500強企業里,有一些體現三現主義的實例,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站立式會議桌:
在一家500強企業的開放式辦公室里,放著一張會議桌,桌前擺著一張白板。一群人圍著桌子站著(沒有椅子),在快速協調某一個問題的解決或任務分配。
公司的總經理介紹說,這是“10分鐘會議桌”,當有緊急事務需要協商時,召集人可以臨時召集各有關部門人員匯聚桌前開現場會。
這樣做,要比發一紙通知,把相關人員召集到某正式會議室開會更高效,更現場,更務實。
即日品質與生產會議:
在生產線的旁邊,有一個開放式會議臺(有時候連臺都沒有)和一個可以書寫或復印的電子白板,每天下午四點半,雷打不動地開始即日品質與生產會議。
所有與生產活動有直接關聯的部門(計劃、采購、物流、生產、技術、質量等)代表出席會議,坐在電子白板前,匯集一天中出現的缺料、不良、故障等各類問題,確認原因、對策和對策實施部門,或者指定相關部門調查原因,并提出和實施對策措施。
對緊急問題原則上當日必須處置完畢,在次日會議上確認進展狀況。
這個會議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不懈,最終將形成一種日事日畢的管理文化。
生產線停線警報和處置:
某500強工廠規定,生產線停線超過5分鐘還不能自主恢復時,廠部或拉響停線警報或廣播,通知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在三分鐘之內到達生產線旁集合開會,現場研究處置對策。
高層管理者現場巡視:
一位十分善于工廠管理的高管,要求自己每天必須隨機巡視各個現場(各主要部門工作場所或一般人不太關注的場所)一到兩次。
每一次的巡視,都要求部門有關負責人(不一定是部門第一把手)陪同,發現現場問題,了解員工工作狀態,并即時約定解決問題的時限等。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