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體系管理簡單化,真的有那么繁瑣嗎?
1、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簡單!是的,其實做別的事情的最高境界也是簡單。提“簡單化管理”,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走進新華書店,形形色色的關于““簡單化管理”的書籍,卻反其道而行之,洋洋灑灑的書厚上達幾百頁、甚至上千頁,把一個“簡單化管理”的命題,搞的那么“復雜”,這讓閱讀者怎么可能感覺到“簡單”得起來?這樣的書籍一問世、就注定是失敗的結局;這樣的理論一問世、就注定在現實中是不可能開花結果的!
2、例如:沒有必要為“如何開門”專門制定一份正式文件,而只需要在門上帖上“推”或“拉”就足夠了。這就是“簡單+高效”。
3、曾有一家造紙企業,因經營無方,多年虧損。新總裁上任后,發現員工作風散漫,上班下班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沒個標準。于是總裁問辦公室主任,以前是否設立過一些規章制度。辦公室主任說,企業不但定有規章制度,而且非常詳細。等把管理條例拿來一看,好家伙,厚厚五大本。總裁翻了翻說,這么復雜的東西,誰看,怎么記得住?
于是,親自主持制定了兩項管理制度,一項叫做“四無”,一項叫做“五不走”。兩項制度,一共九條,簡單清楚,人人明白。自此以后,工廠管理大有起色,人人都夸老總“英明”。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簡單化常常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做事力求簡單,繁雜會讓我們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是很容易的,多余的裝飾、多余的構建、多余的想法、多余的語言都會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備注:“四無”即:生產現場無垃圾、無雜物、無閑坐閑聊人員、無亂放成品半成品。
“五不走”即:當班任務不完成不走、設備不擦凈不走、材料不放整齊不走、工具不清點好不走、現場不清掃不走。
我們經常看到十字路頭,懸掛著醒目的標識牌“一停二看三通過”,也是類似的味道。
4、簡單化要求“言簡意賅、簡潔明了”,例如,生活中很多男廁所在小便池上貼上條:“往前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結果地上仍有許多尿漬。后來公司認真吸取教訓, 重新設計成:“尿不到池里說明你短;尿到池外說明你軟”,結果地上比以前干凈許多。
5、一個老企業家的兒子問父親怎么做管理?老企業家拿了一根繩子放在桌上,讓他把繩子往前推。兒子就從后面往前推繩子,但怎么推都不行,一推繩子就彎了。這時候老企業家說,你從前面去拉這根繩子。兒子一拉就把繩子拉動了。老企業家說,管理其實非常簡單,你需要用目標把大家拉動起來。
6、把簡簡單單的事情做成很難很難的事情,這是管理上最忌諱的問題。有一個腦筋急轉彎智力游戲:說有一個啞巴到雜貨店里買一把剪刀,伸出右手的二個手指比劃半天才使店員知道他要買剪刀。后面來了一個聾子,他想買一把錘子,想想聾子該怎么表達?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說聾子可以握緊拳頭,錘錘打打地比劃,店員一定會明白!其實哪有這么復雜,聾子又不是啞巴,直接說自己要一把錘子不就得了!——萬萬不可把簡單的事情想的很復雜,做的很復雜。如果一個簡單的方法能有效解決紛繁復雜的問題,說明這種方法其實不簡單!
7、記得萬里長城城墻的磚都刻有燒制這塊磚的工人的名字,如果出現質量問題,直接砍頭,你看現在城墻還好好的,有的人還想拿回家,因為這質量保證絕對剛剛的……也沒什么失效分析、QCC、6Sigma那么多西方化的復雜的讓人想吐的方法論……
8、一輛完整的車,沒有毛病,只要換下機油小保養就行,你非要整輛車拆了重新組裝檢查一遍再保養,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意思。房間地面淌了很多水時,首先去關掉水龍頭(選擇),比首先去掃水(努力)更重要!一個士兵在樹林里遇到一個敵人,兩人手里都扛著搶!那么,第一時間他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開槍,不然就被對方干掉了!談什么請示、批準、步驟、程序,全是扯蛋!那些所謂的成功學、管理學,在紛繁復雜的現實面前,其實都是偽科學!
9、緊急出口,多么形象啊!如果企業的生產現場,都能如此生動的標識清楚,還需要那么多枯燥乏味的文件嗎?所以說:簡單就是美!記住:好的制度(文件)能讓壞人變好人,而畸形的制度讓好人變壞人,甚至變魔鬼。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