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主題,專利實務 | 如何根據技術成熟度進行“伴隨研發式”專利布局?等專利布局系列中,多次涉及到外圍專利的重要性,在技術交底書內容較為單一的情況下,如僅有一個產品的結構這種單一的實施方式,若僅對這種單一實施方式的專利申請,則較為容易被競爭對手規避和外圍包饒,難以最大發揮專利的市場競爭優勢,因此,從原有的單一技術實施方案中挖掘出多個外圍改進型新方案,對核心發明構思進行適當外圍擴充以及全面保護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外圍專利的布局對日后專利價值運用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去尋找得到外圍專利呢,外圍專利的挖掘是否有什么思維工具或規律呢?
或許,TRIZ理論中的40條發明原理可以給出我們做好外圍專利挖掘的啟示。
40條發明原理是TRIZ的重要內容,阿奇舒勒對大量發明專利仔細研究后總結出了40個發明原理,這些創新原理在不同技術領域被人們反復使用,準確理解40個創新原理是我們運用TRIZ工具進行技術延伸創新的重要前提。
背景小貼士
1946年阿齊舒勒進入蘇聯海軍專利局工作,有機會接觸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工程領域內的大量專利,在分析這些專利的過程中,他發現這些專利雖然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而且解決的也是不同的問題,實現的是對不同系統的改進,但是,這些專利是利用了某些相同的方法,即很多原理和方法在發明的過程中是重復使用的,于是,他便想從大量的專利中找出那些基本的常用的方法,基于這樣一種思想,他對于世界上不同領域的專利和方法進行了歸納和總結,提取出了在專利中最常用的方法和原理,共總結出40種,他稱之為40個發明原理。
這40條發明原理分別如下:
如何運用這40條發明原理進行外圍或改進型專利的挖掘呢,我們通過下面的這個球桿專利進行舉例講解。
下圖1是一種高爾夫球桿頭的示意圖,下圖2是圖1沿2-2線的剖視圖,本技術方案的改進點在于增設了前后延伸的主凹槽21和底切凹槽22.如此使得部件24和25向后凸起,從而提高了擊球過程中的耐扭曲力。
學著嘗試用TRIZ理論中的40個發明原理對其進行改造,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專利申請方案,比如,我們利用下2號發明原理,即抽取原理,抽取原理用于簡化結構、節約成本的情形下,一般為從一個物體中去掉產生負面影響的部分或屬性,或在一個物體中僅保留必要的屬性;例如在本方案中,想要簡化球桿的結構,又要保障球桿擊球的過程中的耐扭曲性,可以利用抽取原理進行如下改進,去掉球頭的凹槽21和22.同時對后凸起部分24余25進行結構改進,從而獲得下圖改型后的技術方案。
又如,高爾夫愛好者都知道每一支球桿的桿都有一個用于擊球的最佳落點,能與球碰撞出最為“甜蜜”的美好感受,因而在高爾夫球專業術語里被叫做“甜區”,高爾夫球的甜區多處于球桿桿頭下 1/3的位置,“甜區”面積大小因桿而異,很多玩家偏愛“甜區”大的球桿,如何增大“甜區”呢,基于最初的核心改進出發,我們可以嘗試通過第4號原理,即增加不對稱性原理中獲得啟示,即在技術方案的結構中增加凸緣50.獲得如下圖的新改進型專利技術方案。
再如,球桿在碰撞高爾夫球的時候,會產生較大的聲音效果,如何削弱這種聲音呢,熟練40條發明原理后我們會想到“利用多層配置取代單層配置”的第17條發明原理,即空間維數變化原理進行改進,在原始方案中的減震板450配置為多層結構,即設有了黏接層451a和其兩側帶有的薄層451b和451c。
如上所述的例子外,還有很多的改進方向待我們發掘,如采用第31條原理以改進減輕球桿的重量等,均可以用于豐富核心專利申請的實施例或另外作為外圍改進型專利申請,40個發明原理的理解運用并不難,難的是技術問題的發現,重要的說三遍,專利挖掘中,技術問題的發現本身很重要,技術問題發現的本身很重要!
技術問題如何發現地更早、更細致或更對用戶的痛點,這很關鍵!學會積極發現問題,活用技術手段,積極解決問題,才會擁有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價值專利!
附:40條發明原理的解釋與運用案例
(需要PDF文檔版本請在本公眾號后臺回復“發明原理”獲取)
往期相關:專利實務| TRIZ應用!中小企業如何尋找有序創新路徑,促進專利產出?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