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仁,不合格處置單的開具時機是何時,你們公司是怎么定義的,或者有什么自己的獨到看法。
jacd (威望:1226) (江蘇 蘇州) 機械制造 工程師 - 供應商質量管理,為中華品質之崛起而學習
贊同來自: blueshark 、小飛魚 、woshiayu521 、joney123 、yj7352 更多 »
一般這個信息是IQC發現來料不良,IPQC發現制程不良,FQC發現出貨不良,然后直接群發郵件給所有相關部門。開出MRB單子,等大家會簽。召集會議的不能是IQC或是SQE或QE,一般收不了貨,生產線不能運作,倉庫不能出貨,計劃和采購是最急的,大部分公司也都是這兩個部門來召集。品質部門地位低下的,會品質部門來召集,但是會有很多害處。
緊急的料,發現的請計劃或采購馬上現場開MRB,召集相關人員研究能否特采保證生產或出貨。
不急的料,所有MRB單子和不良品都統一放在MRB區域。每天早上一上班8:30.所有部門(工程,采購,計劃,生產,SQE、QE)先到MRB區域,保持站立協商,一般10分鐘就把前一天的各種MRB單據集中處理掉。
如果下面工程師討論有爭議的,立即上升到質量經理和總經理裁決。
其實開具時間不重要,很多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Yijiayige老兄提到的誰來負責協調組織會議并跟蹤關閉此單據。
很多公司因為品質部好欺負,就讓檢驗員發現,然后開單,然后讓檢驗員扔掉本職檢驗工作,去各個部門到處跑單玩,來料問題和制程問題多的,一個人跑上一天才能簽完所有的單子。有的企業甚至會讓SQE和PQE去跑單玩,更是對人力的嚴重浪費。
最后經常結論是特采,特采再特采。最后檢驗員怕累,干脆不開單了,反正最后結果也是特采。。。這會變成企業運營的噩夢,很多潛在風險都會被這該死的機制埋沒掉。。。。
說白了,很多時候就是協調特采,而不是協調能不能退貨。正常檢驗員只負責判斷是否超差,采購或主計劃協調來協調為了滿足生產能不能特采,工程或研發從技術角度來看風險大小來決定是否可以特采或做什么驗證實驗,SQE和QE負責要求退貨,堅守品質要求,如果團隊說可以特采,需要監督驗證試驗是否齊全,研發和工程是否邏輯清晰有理有據,是否需要通知客戶。
一旦不按以上流程弄,SQE或QE一邊喊著要退貨,停線返工,另一邊還被生產,物流老板壓著求著別的部門去跑單特采,簡直就是做著監守自盜的活,常此以往,整個公司的品質意識將會面臨全面崩塌。
之前回復過類似問題
之前寫了個文章,列明了MRB流程如何運作。
用親身經歷談談MRB流程的重要性
回答2
yijiayige (威望:618) (江蘇 蘇州) 機械制造 經理 - 工作經驗超過15年,熟悉絕大多數質量相關管理和技...
贊同來自: jacd
你想說的是MRB,對不合格品組織相關方評估其是否具備挽救的可能性吧?
設定開的“時機”,從邏輯上來說是有問題的。
原則上是,誰想發起都可以,更多的時候是誰需要誰發起,唯獨不能讓檢查發現者自主發起。
回答3
woshiayu521 (威望:6) (江蘇 蘇州) 生物醫藥 QA - 無
贊同來自: jacd
我們之前的做法是:
QC發現的不良會馬上開單,發出郵件通知,產線人員發現個別不良,放置在線邊不合格區,貼NC標簽,QC周收集開單
QA每天定時組織MRB評審,批量性問題馬上召開MRB評審,現場會簽不跑單,特采控制很嚴格,質量老大批準,一年不到十個,采購跑特采單,工程師給出充分證據證明不影響安全有效性。
回答4
水(、) (威望:0) 計量工程師
基層管理者開出,至于是否發行,你的領導會決定!
這個的發行,本身就有觸發的機制的吧!
回答5
質量無淚Mia (威望:22) (江蘇 無錫) 紡織業 質量主管
當然是品質部門的檢驗人員(IQC/FQC/OQC)提交不合格評審處置單,由品質部門(檢驗部門的主管)組織相關部門評審會簽。
回答6
mk3145712 (威望:0) (廣東 東莞) 其它 工程師
來料不合格,IQC檢驗后在系統開單,SQE確認后提交,判定結果各個部門一般以SQE部門為準,除非急料或者特殊料等開會討論,整個系統審核開始到結束一般1天—2天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