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E認證? 歐盟CE認證如何辦理?(1)
5月12日,亞馬遜英國站發布公告表示,如果賣家要在歐盟/歐洲經濟區銷售在歐盟/歐洲經濟區以外制造的帶有 CE 標志的商品,即將生效的《市場監管法規 (EU) 2019/1020》會要求您確定一個位于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商品合規性聯系人(以下簡稱“負責人”)。
2021 年 6 月 11 日之前,您必須通過在負責人控制面板中填報 CE 標志商品負責人的方式告知亞馬遜,以避免亞馬遜物流入庫貨件無法進入歐盟/歐洲經濟區。
那么面對這個政策,大家與Goman 先一起了解什么是CE認證.
一、什么是CE標志?
CE標志是歐洲共同市場安全標志,是一種宣稱產品符合歐盟相關指令的標識,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CE標志表明商品符合歐洲經濟區(EEA)的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標準。使用CE標志是歐盟成員對銷售產品的強制性要求。
二、CE認證的法律基礎
首先需要了解CE認證具體包含哪些指令。這里涉及到一個重要概念:“指令”。
所謂“指令”(英文名:Directive)是指規定了產品的基本安全要求和途徑的技術法規。
每一條指令都是針對具體的產品類別的,所以明白了指令的含義就可以明白CE認證具體的產品范圍。
歐盟共頒布了二十五條技術指令,分別為:簡單壓力容器、玩具、建筑產品、電磁兼容、機械、個人防護設備、非自動稱量儀器、可移植醫療器械、普通醫療器械、燃氣爐具、無線電及電信終端設備、鍋爐、民用爆破器材、低電壓、通訊衛星地面站、升降設備、使用爆炸性氣體的設備、娛樂用船只、非簡單壓力容器、載人的索道裝置、體外診斷醫療器械、航海設備、由液體或氣體燃料燃燒的新型熱水鍋爐、跨歐公共高速列車系統、家用電冰箱或電冷柜及組合節能性能,產品必須滿足所涉及的所有指令要求。
三、CE認證適用于哪些產品?
大多在歐洲經濟區銷售的商品,都需要具有CE標志。包括:1.IT類 2.音視頻AV類 3.大家電 4.小家電 5.燈具 6.工醫科 7.機械 8.儀器 9.USP電源類
(以下列表僅為部分需要CE認證產品舉例,僅供參考)
電源類:通信電源,充電器,顯示器電源,LCD電源,UPS等;
燈具類:吊燈,軌道燈,庭院燈,手提燈,筒燈,燈串,臺燈,格柵燈,水族燈,路燈,節能燈,T8燈管等;
家電類:風扇,電水壺,音響,電視機,鼠標,吸塵器等;
電子類:耳塞,路由器,手機電池,激光筆,振動棒等;
通訊類產品類:電話機,有線電話無線主副機,傳真機,電話答錄機,數據機,數據介面卡及其他通訊產品。
無線產品類:藍牙BT產品,無線鍵盤,無線鼠標,無線讀寫器,無線收發器,無線麥克風,遙控器,無線網路裝置,無線影像傳,他低功率無線產品等;
無線通訊類:2G手機,3G手機,3.5G手機,DECT手機(1.8G,1.9G頻段)等;
機械類:汽油機,電焊機,數控鉆床,工具磨床,割草機,洗滌設備,推土機,升降機,打孔機,洗碗機,水處理設備,汽油發焊等。
四、CE認證費用是多少?
CE認證一般5-7個工作日即可出證,CE認證的費用不是固定的,不同的產品辦理CE認證,測試項目不同,要求不同, 所以費用也是不同的。具體還是需要提供產品說明書,來確定做哪個指令,哪些標準,才可以確定價格的。下面我把CE認證大概的費用列出來,僅供參考:
1.電子電器產品:EMC (1500元)
2.電子電器產品 :LVD (1500元)
3.機械設備產品:MD (4500元~12000元)
4.個人防護產品:PPE (10W~15W)
5.醫療器械產品:MDD (8W~15W)
6.無線電子產品:RED (3500元~10000元)
7.玩具類別產品:EN71 (1500元~3500元)
8.五金建材產品:CPR (5000元—8000元)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下期具體講講如何辦理CE認證以及CE認證的有關注意事項,有興趣的賣家可以關注了解更多訊息。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