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導致海外各國對于口罩等防護用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作為口罩的生產大國,中國的口罩產能和出口情況也備受市場的關注!由此,口罩出口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和資質,也成為各制造商、經營公司以及經銷商所關注的焦點。
近期,口罩出口認證服務的生意異常火爆,更有咨詢顧問稱手機已經“被打爆”。為了不讓客戶錯過“行情”,一些機構還推出了最快3個工作日獲得認證的“加急服務”。然而,由于近期認證申請量顯著增加,已有數家歐盟CE認證機構停止發證。相比之下,一些從事口罩生產的上市公司則表示,目前仍會優先保證國內防控需要,待國內疫情結束之后再考慮出口。

“加急服務”:3日可獲CE認證
蘇女士是深圳的一家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機構的咨詢顧問,她的公司主要為國內一些生產商提供美國、歐洲、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資質認證服務。據她透露,最近找她咨詢口罩出口認證的廠家“特別多”,“手機都快被打爆了,充電寶時刻都不能離身。”
而在提供認證服務的同時,蘇女士還幫一些外貿公司尋找供應商。她表示,最近外貿公司的熱情也很高漲,都在委托類似的服務機構聯系口罩生產廠家。
根據相關規定,我國出口的口罩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在通過相關認證后,方可在美國、歐盟、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公開銷售。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歐盟的CE認證和美國的FDA認證。
CE認證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據了解,口罩要想出口歐盟國家,需要拿到NB機構(有PPE法規授權的公告機構)發放的CE證書。歐盟目前對個人防護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執行標準分別為EN149和EN14683,因為執行標準不同,不同防護級別的口罩獲取認證需提供的材料、執行的流程也不一樣。但總體來說,申請個人防護口罩的流程相對簡單,耗時較短且費用相對較低。

美國FDA認證整體來說相對嚴格。如果是一般的防護口罩,則只需按照美國FDA醫療I類做認證,通常需要經過填表申請、獲取PIN碼、交年費直至發放注冊號的流程;但醫用外科口罩則需要按照美國FDA醫療II類做認證,增加產品測試、510K文件評審等多個環節。至于市場上頗受關注的醫用N95及以上9種口罩的認證,則需執行NIOSH認證標準,企業需寄送樣品至NIOSH實驗室實施測試,同時提交技術性資料(包括質量體系部分資料)至NIOSH文審,文審和測試都通過后,NIOSH才會核發批文。
雖然認證流程看起來十分繁瑣,但仍有多家服務機構均表示,只要廠家配合,一般在兩周之內均能通過認證。鑒于業務的火爆情況,有的機構甚至還推出了“加急服務”,聲稱從完整提交資料和樣品到通過認證只需3個工作日。但此類服務的收費相對較高,一般在25000元~30000元(僅指CE認證)。而正常流程下,申請個人防護口罩的CE認證,需要約15000元的費用;醫用口罩則報價較高,在18000元~22000元之間。而對于美國的FDA認證,費用則整體上高于CE認證,僅服務費就高達2萬多元,加上申請認證的固定費用,總體上預計會超過5萬元。

出口鏈條蠢蠢欲動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導致海外各國對于口罩等防護用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據報道,僅美國的口罩缺口就高達數億只,多個國家更是通過限量供應、禁止出口等方式,來緩解口罩緊缺危機。
作為口罩的生產大國,我國近期也在通過捐贈、出口等方式向其他國家提供口罩等防護物資,為其防控疫情提供必要保障。但對于一些口罩生產廠家、進出口貿易廠商來說,海外口罩的緊缺,也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商機。
東莞一家報關服務公司的老板,最近就在籌劃口罩出口的生意。不過,他選擇的出口對象是東南亞和中東,但連日來,他了解到的情況并不很樂觀。據他透露:“市面上能提供東南亞和中東口罩認證服務的機構不多,聽說標準不低,而且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
廣州一家認證服務機構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多數機構主要是針對歐盟和美國提供認證服務,不只是東南亞,日本和韓國也比較繁瑣。

還有一位進出口貿易公司的老板,據他透露,他最近一直都在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委托認證服務機構)尋找供應商。對于目前的形勢,他的預期很樂觀,他表示:“需求是不用操心的,現在歐美市場的口罩價格一直在漲,無論是貿易商,還是生產商,利潤都是很可觀的。”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的利潤率數據:“畢竟是醫用防護物資,賺這個錢總感覺不是很‘厚道’,但我們能保證貨真價實,也不會走‘歪門邪道’。”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認證服務機構的咨詢顧問則表現得很“直接”。前文提及的蘇女士表示:由于近期申請量劇增,歐盟的一些NB機構已經逐步停止發證!這意味著拿到CE認證將變得越來越難,耗時會更長,費用也會越來越高。她甚至坦言:“要申請的話今天就得定下來,不然就要錯過這波行情了!”
近期,口罩出口認證服務的生意異常火爆,更有咨詢顧問稱手機已經“被打爆”。為了不讓客戶錯過“行情”,一些機構還推出了最快3個工作日獲得認證的“加急服務”。然而,由于近期認證申請量顯著增加,已有數家歐盟CE認證機構停止發證。相比之下,一些從事口罩生產的上市公司則表示,目前仍會優先保證國內防控需要,待國內疫情結束之后再考慮出口。

“加急服務”:3日可獲CE認證
蘇女士是深圳的一家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機構的咨詢顧問,她的公司主要為國內一些生產商提供美國、歐洲、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資質認證服務。據她透露,最近找她咨詢口罩出口認證的廠家“特別多”,“手機都快被打爆了,充電寶時刻都不能離身。”
而在提供認證服務的同時,蘇女士還幫一些外貿公司尋找供應商。她表示,最近外貿公司的熱情也很高漲,都在委托類似的服務機構聯系口罩生產廠家。
根據相關規定,我國出口的口罩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在通過相關認證后,方可在美國、歐盟、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公開銷售。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歐盟的CE認證和美國的FDA認證。
CE認證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據了解,口罩要想出口歐盟國家,需要拿到NB機構(有PPE法規授權的公告機構)發放的CE證書。歐盟目前對個人防護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執行標準分別為EN149和EN14683,因為執行標準不同,不同防護級別的口罩獲取認證需提供的材料、執行的流程也不一樣。但總體來說,申請個人防護口罩的流程相對簡單,耗時較短且費用相對較低。

美國FDA認證整體來說相對嚴格。如果是一般的防護口罩,則只需按照美國FDA醫療I類做認證,通常需要經過填表申請、獲取PIN碼、交年費直至發放注冊號的流程;但醫用外科口罩則需要按照美國FDA醫療II類做認證,增加產品測試、510K文件評審等多個環節。至于市場上頗受關注的醫用N95及以上9種口罩的認證,則需執行NIOSH認證標準,企業需寄送樣品至NIOSH實驗室實施測試,同時提交技術性資料(包括質量體系部分資料)至NIOSH文審,文審和測試都通過后,NIOSH才會核發批文。
雖然認證流程看起來十分繁瑣,但仍有多家服務機構均表示,只要廠家配合,一般在兩周之內均能通過認證。鑒于業務的火爆情況,有的機構甚至還推出了“加急服務”,聲稱從完整提交資料和樣品到通過認證只需3個工作日。但此類服務的收費相對較高,一般在25000元~30000元(僅指CE認證)。而正常流程下,申請個人防護口罩的CE認證,需要約15000元的費用;醫用口罩則報價較高,在18000元~22000元之間。而對于美國的FDA認證,費用則整體上高于CE認證,僅服務費就高達2萬多元,加上申請認證的固定費用,總體上預計會超過5萬元。

出口鏈條蠢蠢欲動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導致海外各國對于口罩等防護用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據報道,僅美國的口罩缺口就高達數億只,多個國家更是通過限量供應、禁止出口等方式,來緩解口罩緊缺危機。
作為口罩的生產大國,我國近期也在通過捐贈、出口等方式向其他國家提供口罩等防護物資,為其防控疫情提供必要保障。但對于一些口罩生產廠家、進出口貿易廠商來說,海外口罩的緊缺,也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商機。
東莞一家報關服務公司的老板,最近就在籌劃口罩出口的生意。不過,他選擇的出口對象是東南亞和中東,但連日來,他了解到的情況并不很樂觀。據他透露:“市面上能提供東南亞和中東口罩認證服務的機構不多,聽說標準不低,而且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
廣州一家認證服務機構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多數機構主要是針對歐盟和美國提供認證服務,不只是東南亞,日本和韓國也比較繁瑣。

還有一位進出口貿易公司的老板,據他透露,他最近一直都在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委托認證服務機構)尋找供應商。對于目前的形勢,他的預期很樂觀,他表示:“需求是不用操心的,現在歐美市場的口罩價格一直在漲,無論是貿易商,還是生產商,利潤都是很可觀的。”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的利潤率數據:“畢竟是醫用防護物資,賺這個錢總感覺不是很‘厚道’,但我們能保證貨真價實,也不會走‘歪門邪道’。”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認證服務機構的咨詢顧問則表現得很“直接”。前文提及的蘇女士表示:由于近期申請量劇增,歐盟的一些NB機構已經逐步停止發證!這意味著拿到CE認證將變得越來越難,耗時會更長,費用也會越來越高。她甚至坦言:“要申請的話今天就得定下來,不然就要錯過這波行情了!”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