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及職業安全健康狀況
黨中央、國務院一貫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問題,近年來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斷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全國加強了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和管理,一些地區和行業特大事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國及我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上呈穩定好轉的態勢。但由于長年來社會及多數企業對生產安全投入不足,加上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的管理缺位,因此目前全國及我省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各類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仍然居高不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據統計,2003年全國共發生各類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129起,死亡2566人。其中我省共發生各類事故42041起,死亡4518人;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3起,死亡36人。2004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各類事故426283起,死亡63735人,同比分別下降12.8%和0.2%;但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77起,死亡1217人,同比略有上升。這些數字說明,全國及我省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此外,我國職業危害狀況也十分嚴峻。近年來,雖然我國國民經濟一直保持著穩定高速增長,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卻遠滯后于經濟建設發展的步伐,重大惡性工傷事故屢屢發生,職業病人數居高不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50多萬個廠礦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危害,實際接觸粉塵、毒物和噪聲等職業危害的職工有2500萬人以上,每年約70萬人患各種職業病。塵肺病患者每年大約增加1.2萬例,2003年底累計達589700例。近年來,國外一些嚴重危害從業者身體健康和污染環境的產業向我國轉移,出現了一些過去罕見的化學和放射性傷害病例。各類職業中毒越來越嚴重,中毒患者死亡率由以往的15%攀升到20%以上。職業安全衛生形勢非常嚴峻。我國職業健康安全的狀況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在每年的國際勞工組織大會上常有批評中國職業健康安全狀況的發言。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問題也是世界人權大會和其他一些國際組織攻擊中國“忽視人權”的借口之一。
當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及職業安全健康狀況告訴我們,在加強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的同時,必須加快我省的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逐步形成企業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
二、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性
(一)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是繼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和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之后又一個重要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的管理體系。2001年12月11日,我國已正式加入WTO。加入WTO后遇到的最基本問題是“公平競爭”,而這個“公平”包括了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安全問題。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狀況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就是與韓國、新加坡、泰國這些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這種落后狀況已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處于被動局面。2001年6月在全球玩具安全生產國際會議上,一位美國代表就曾明確表示:中國加入WTO后,必須改善其日益惡化的工業安全問題,否則將要影響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的潛力。最近幾年,發達國家一直在努力使包括勞工標準在內的社會條款納入世界經濟貿易體系之中,在“關注發展中國家人權狀況”的旗號下,反復提出“勞工標準”問題,即把本國安全生產問題與國際貿易掛鉤,由此可見,我國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已面臨職業健康安全國際標準的愈來愈嚴峻的挑戰。因此,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這樣才能有效地打破阻礙國際市場開拓的“綠色貿易壁壘”,保持我國外向型經濟的持續、穩定和健康地發展。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體現了先進的管理理念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為一種現代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法,要求企業建立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遵守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保護工人的安全與健康,從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對企業而言,它不是行為標準,而是行為的管理要求,不強求企業安全健康狀況一定要達到很高的水平,而是支持企業形成一個機制,即通過要素的管理和持續改進的承諾達到更高目標。它反映出了一些重要安全管理思想,比如:企業應主動找出自身存在的重大風險并予以有效控制,并將重點放在持續改進職工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護措施上;企業應鼓勵職工的參與,要求企業做出安排,保證職工及其代表有時間和資源來積極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組織、計劃與實施、評價和改進措施等活動;企業應確保用人單位制定的各項要求同樣適用于承包方和臨時作業人員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企業“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先進的管理思想。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