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保證石油、化工產業健康、穩定、快速發展——閃淳昌副局長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研討會上的講話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代表:
值此金秋季節,把大家從繁忙的工作中請來,召開這次研討會,目的是加強交流與合格,探討如何開展化學品安全管理及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本次研討會,杜邦公司給予了很大支持,并在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供鑒。在此我代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向杜邦公司表示衷心感謝!同時,也向各位與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
眾所周知,20世紀60年代以后,世界石油、化學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化學品的品種和數量日益增多,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并與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一些化學品固有的危害性,同時也對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環境構成了威脅,使人類面臨著化學品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新問題。近20年來,世界各國頻繁發生的危險化學品泄漏、爆炸和火災事故,引起了許多國家對化學品特別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視,一些發達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組建了專門機構,建立健全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逐步形成了比較科學的化學品安全管理體系,使危險化學品處于有效的監控之下。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是化學品安全管理的主要環節,下面就我國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情況,講幾點意見:
一、 我國石油、化學工業安全生產概況
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興建大型石油化工生產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總體水平的提高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截止到2000年底,我國石油和化工生產企業約有1.3萬多家,職工約有540多萬人,當年銷售收入約1.3萬多億元,占全國工業的13.6%。目前我國已有10余種主要石油化工產品的產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已經形成具有20多個產業、4萬多個品種,門類比較齊全、品種大體配套的石油和化學工業體系,國內石化產品的供需平衡矛盾基本得到了解決,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 傷亡事故逐步下降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全國化工總產值只有600億元,每年因工死亡300-350人,重傷800-1000人;90年代初期,全國化工總產值達到1300多億元,90年代后期達到2600多億元,而每年因工死亡和重傷人數分別降到200人以下。千人死亡率由1980年的0.2‰下降到1995年的0.06‰。“九五”期間,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傷亡事故又有所下降。
2. 我國石油和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情況
我國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化學品及生產企業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很重視的。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關化學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如1987年國務院就頒布實施了《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1994年經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批準我國加入了1990年國際勞工組織制定的《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第107號公約)。同時,有關部門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發布了一系列多達1000余萬字的部門規章,研究積累了3000多種主要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衛生技術基礎數據(包括防護及應急措施)。
二、 石油化工安全生產工作面臨著新挑戰
盡管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迅速,但是與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相比,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在管理體系還是在立法監督上,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體制、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石油和化工產業的安全衛生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國際貿易中,市場準入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化學品的生產和貿易大國,我國化學品及其生產的安全管理,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備受關注,特別是我國已批準170號公約,加入WTO在即,必須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提高標準,嚴格程序,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確保化學品從產生到消亡的全過程安全。
2. 機構改革與調整,使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行業管理取消了,安全生產的信息渠道變化了,企業之間的交流也減少了。化學品及其生產的安全管理主體和政府的監督及執法主體等,需要進一步調整和明確。
3. 企業經濟成分多樣化,安全管理和勞動安全設施水準參差不齊,千差萬別。有些企業負擔沉重,領導精力分散,內部管理松弛,管理水平下降,安全生產基礎工作薄弱;有些企業經濟效益不好,安全生產欠帳多,安全投入明顯不足,事故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和消除;有些企業只顧賺錢,根本無視職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不少企業職業衛生基本處于無人過問的狀態。
4. 從業人員普遍缺乏安全衛生意識,自我保護能力普遍較差。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信息服務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尚未被多數人認知,而石油、化工企業的設施、設備危險性大,技術要求高的特點,更需要嚴格的管理,較高的技能和安全素質,所以改變這種局而還需要下大力氣。
5. 安全衛生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重視不夠。現在我國對安全衛生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給予必要的人力保證和財力支持不夠。
三、 基本對策
全球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發展趨勢,向我們提出了新挑戰。在1996年第14屆世界勞動安全衛生大會上,100多個國家達成了共識。即:勞動者在享受就業權利的同時,必須享受勞動安全衛生的權利;就業政策與勞動安全衛生政策密切結合;國家和企業都必須保證安全衛生的投入強度;勞動安全衛生工作不僅代表一個國家或企業的水平,也反映一個國家或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潛力和后勁,要強化國家對安全衛生的監察職能;要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和加強安全文化的建設,以減少事故和職業危害,保護職工的安全與健康。
目前,全國的安全生產工作正在經歷著深刻的歷史性的變化,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 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渡。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情況,特別是經濟成份的多樣化,經濟利益的多元化,勞動用工形式的多樣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都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新的課題。
第二, 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
第三, 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
第四, 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特別是經濟的全球化,現代化的大生產,高速、高能量的設備、設施和運載工具的廣泛應用等也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新的挑戰。
第五,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計劃生育國策的貫徹實施,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步入勞動大軍,安全生產條件越來越成為人民擇業的重要標準,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為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全國的安全生產工作正實施“四個轉變”,即:要使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從事后查處向事前預防轉變,真正把安全工作的重點切實轉移到預防為主上來;在繼續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上,要把我們的安全生產監督監察轉到各種經濟成份上來,特別要加強私營、個體經濟成份的監督監察工作;要從計劃經濟下傳統的管理模式,轉變到現代化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上來,依法管安全生產,依靠科技進步促安全生產,依靠科學管理管安全生產,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要讓企業經營者和職工從“要我安全”,轉變到“我要安全”和“我會安全”上來,以人為本,促進全民族安全文化水平的提高。實現這“四個轉變”,關鍵是要抓好安全培訓教育,提高整體的安全素質,從根本上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
經國務院批準,今年組建成立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為實現明顯減少重、特大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目標;為促進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以下主要對策:
1. 加強安全生產的法制建設。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保證。在市場經濟體制中,企業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體,必須對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負責,要建立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和激勵機制。各級政府必須提高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穩定、安全與發展的關系,依法落實政府和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目前,我們正在加緊《安全生產法》的制定和《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也在清理修改一些部門規章,建立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制度等,本著提倡“責任與關懷”安全管理思想,完善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等等。
2. 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目前,絕大多數傷亡事故是由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而釀成的,所以要通過開展安全培訓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企業經營者和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必要的安全技能。這項基礎工作我們要長抓不懈,為提高職工和全民族安全文化素質而努力。
3.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安全生產水平。要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鼓勵有關科研單位和企業大力開發、推廣應用安全生產先進技術和安全管理方法,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方法促進安全生產。企業應確保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時治理事故隱患,通過“三改一加強”,切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國家經貿委設立了安全科技進步獎,對安全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獎勵。
4. 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檢查。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過程中,決不能完全依賴企業的自發性,特別是那些私營企業政府更要依法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監督檢查,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中的預防性安全監督檢查是我們監察工作的重點。由于化工生產過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管理和操作失控,極易發生重大事故,甚至造成社會災害。為此,我們今年開展了危險化學品運輸和儲存專項整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我們將鞏固成果,把危險化學品各個環節的專項整治工作繼續深化。
5. 要積極穩妥地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MS)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管理模式,與ISO9000和ISO14000等標準化管理體系一樣,被稱為后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方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系統化、程序化,同時具有高度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機制的科學管理方法。我國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不僅可以強化企業的安全管理,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自我約束和激勵機制,達到保護職工安全與健康的目的,而且有助于結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消除國際貿易壘和改善我國在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國際形象。目前,建立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安全管理模式越來越為企業所歡迎,我們將在總結兩年來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體系認證工作。
總之,安全生產狀況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職工素質等狀況的綜合反映,勞動安全衛生形勢在一定程度上是綜合國力和生產力水平的綜合反映。許多發達國家都經歷過工礦企業事故高發的痛苦時期,對此我們既要有艱苦的思想準備,又有強烈的緊迫感,我們完全有信心,在我國政府的領導下,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在新世紀開創安全生產工作的新局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