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日本特許廳發布了《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最新趨勢報告》,該報告由日本特許廳電子技術專利審查部門完成。本文對該報告的主要內容進行了編譯。
01 商業方法相關發明概述
1-1 什么是商業方法相關發明?
商業方法相關發明是指使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實現商業方法的發明。在本報告中所研究的專利文獻是IPC或FI分類為G06Q的發明專利申請。
對于商業方法相關發明概念的理解,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專利法可保護的客體。專利制度旨在通過保護技術來促進工業的發展。因此,一個理念或想法本身,即使對于銷售管理或生產管理來說是開創性的想法,也不能成為專利法可以保護的客體。但另一方面,使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這種想法的發明則作為商業方法相關發明而成為專利法可保護的客體。
1-2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商業方法相關發明
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利用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
要形成一個基于物聯網的商業方法相關的發明,可以參考由以下六個步驟組成的模型:
①從各種傳感器或設備收集數據;
②傳輸收集的數據;
③將傳輸的數據作為“大數據”存儲在存儲系統中;
④利用人工智能等對存儲的數據進行分析,輸出新的數據;
⑤將輸出的數據應用到任何服務中;
⑥建立物聯網業務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體現本公司商業模式的第⑤步利用數據、第⑥步建立商業模式可以作為商業方法相關發明進行專利保護。
02 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申請趨勢
2-1申請和審查的總體趨勢
圖1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申請數量
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日本國內專利申請數量呈現出明顯的“過渡”趨勢。2000年申請熱潮后,專利申請量逐年下降,在2012年左右轉為增長,2018年共提交9921件申請。
這一增長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當產業結構從“產品”轉變為“服務”之后,企業加大了對商業解決方案業務的研發投入有關。
另一個原因是,由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上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的不斷普及,基于物聯網技術而產生的新的服務方式大量涌現,例如,在金融或健康領域。
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授權率最初是緩慢的逐年增加(如下圖所示)。目前已穩定在60%左右,與其他技術領域相當。
圖2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授權率(主要特征為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申請)
圖1和圖2的數據統計說明:
“主要特征為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申請”是指申請的FI主分類為G06Q的專利申請。
“商業方法相關發明,但其主要特征屬于其他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是指分類號中包含了G06Q,但其主分類號不為G06Q的專利申請。
專利申請數量是指(1)國內申請數量和(2)基于專利合作條約(PCT)并進入日本國家階段的國際申請數量。這一數據包括未公開的申請、在公開前已經被駁回、視為撤回或放棄的申請。
PCT國際申請的申請日確定為其進入國家階段的受理日期。
授權率=授權專利的決定數/(授權專利的決定數+駁回決定的數量+最后一次通知書后撤回或放棄的數量)
2-2 按領域劃分的申請趨勢
圖3 各應用領域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專利申請趨勢(主要特征為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申請)
根據各個領域的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申請數量,2018年前專利申請量前三大領域分別是:
①通用服務(如住宿、餐廳、房地產、交通和通信);“通用服務”包括近年來流行的汽車共享服務和度假租賃業務,被認為反映了智能手機和在線服務的多樣化。
②商務(如電子商務、拍賣、市場預測和在線廣告);“商務”相關專利申請的數量不斷增加被認為是由于電子商務的興起,包括跳蚤市場app和在線拍賣,以及隨之而來的營銷和廣告業務的活躍。
③行政管理;管理(如內部操作系統、生產管理、庫存管理、項目管理和人員配備);“行政管理;管理”商業方法方法的典型例子是一項利用人工智能優化內部業務系統和庫存管理,自2015年以來其專利申請量增長率特別高。
僅次于前三大應用領域的是“金融”領域,其申請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近年來,在金融領域(如智能手機支付和家庭賬戶app)和醫療保健領域(如健康管理和治療app),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免費獲得的服務正在增加。
盡管涉及第一和第二產業相關的申請數量很少,但從2013年到2018年,這一數字翻了一番,可以看出,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解決問題的方法已經擴展到了廣泛的領域。
圖3的數據統計說明:
圖3中對領域的劃分是按照FI分類號進行的(見下表)。
下表列出了圖3中各領域專利申請量的具體數據。
2-3人工智能相關發明和商業方法相關發明
圖4商業方法相關發明應用的前五大領域中人工智能相關發明的專利申請趨勢
商業相關的發明與人工智能高度兼容(特別是通過分析數據做出決策的機器學習技術),使用人工智能解決商業問題的案例越來越多。
自2015年以來,在上述商業方法相關發明應用的前五大領域,人工智能相關發明的申請數量一直在增加(如圖4所示)。
圖4的數據統計說明:
關于人工智能相關發明的定義和細節,請參見JPO的另一個報告“人工智能相關發明的最新趨勢”(相關鏈接:https://www.jpo.go.jp/e/system/patent/gaiyo/ai/ai_shutsugan_chosa.html)。
下表列出了圖4中各領域專利申請量的具體數據。
2-4各國申請趨勢
圖5各國申請商業方法相關發明專利申請趨勢
中國的申請數量在快速增長,2017年比2016年增加了4萬件。
自2014年以來,美國申請的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2014年最高法院的Alice裁決導致在美國很難獲得商業方法相關專利。(Alice公司訴CLS國際銀行案,《美國聯邦判例匯編》第134卷第2347頁(2014年)。)
向歐洲專利局(EPO)提交的申請數量在五大專利局中是最低的,這可能是由于歐洲專利局對商業方法相關發明的創造性判斷較為嚴格。
圖5的數據統計說明:
圖5的數據統計是基于所有IPC分類號包含G06Q的專利申請,而不管該申請的主分類號是否是G06Q。
對于日本、中國和韓國,申請的數量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圖5的數據是基于WIPOPatentscope數據庫進行的檢索,檢索日期為2023年6月5日。由于檢索的數據庫不同,JP申請的數量與圖1中的日本國內申請數量不匹配。
下表列出了圖5中每個國家專利申請量的具體數據。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