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前,中國的知識產權正處于全新的發展階段,從體量遙遙領先的“知識產權大國”向體系更完善、價值更凸顯的“知識產權強國”邁進。在此環境下,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意識正在逐步加強,并且傾向于主動前置識別和規避風險[1]。《2022中國知識產權年度調研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近500家企業普遍最重視風險識別和預警以及風險規避工作,分別占80%和78%,側重于訴訟維權的企業僅占33%[2],凸顯出企業專利風險預警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然而,盡管多數企業已認識到風險預警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操作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如預警機制不健全、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不足等。本文將深入探討企業專利風險預警的工作思路,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
一、專利風險類型
(一)按照專利生命周期
根據GB/T 29490-2023中8.1的要求,按照專利獲取、維護、運用、保護四個環節可以將專利風險分為以下[3]:
一是專利獲取風險點,包括專利申請策略不當、專利申請文件質量不高、未進行全面的專利查新檢索、專利申請過程中保密措施不當、專利審查進度和標準變化風險、專利復審未通過等風險;
二是專利維護風險點,包括專利文件管理不善、專利年費繳納不及時、專利權無效宣告風險等;
三是專利運用風險點,包括自實施過程中的合規實施和使用風險,許可過程中的技術泄露、利益受損風險,轉讓過程中的價值評估不準確、轉讓條件不合理、企業資產流失風險,投融資過程中未進行盡職調查帶來的風險等;
四是專利保護風險點,包括專利侵權監測不到位、維權手段不足、專利糾紛處理不當等風險。
(二)按照企業經營生命周期
根據GB/T 29490-2023中8.2的要求,可以將立項、研發和設計、采購、生產和服務、宣傳和銷售五個環節可以將專利風險分為:
一是立項風險點,包括立項前未開展專利預警分析導致的侵權風險,未開展專利技術情報分析導致的重復研發風險,專利布局未能準確覆蓋項目的核心技術和創新點等風險;
二是研發和設計風險點,包括研發過程中技術泄露風險,研發人員未經許可使用他人專利技術或設計導致的侵權風險,研發成果未能及時申請專利保護等風險;
三是采購風險點,包括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涉及專利侵權導致的法律風險,采購合同中未明確專利侵權責任歸屬和糾紛解決機制導致的風險,采購過程中未能充分調查和評估供應商的知識產權狀況導致的風險;
四是生產和服務風險點,包括生產過程中使用未經授權的專利技術或方法導致的侵權風險增加,生產設備或工藝涉及專利侵權導致的生產線被迫調整或停止風險,生產過程中的保密措施不足導致的技術秘密泄露風險;
五是宣傳和銷售風險點,包括銷售的產品涉及專利侵權導致的被起訴或賠償損失,銷售宣傳中不當使用專利標識或宣傳語導致的誤導消費者或侵犯他人權益風險。
面對專利風險類型的多樣性,企業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和應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許多企業在專利風險管理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風險點的認識不夠全面、預警機制不夠靈活等。這些問題限制了企業對專利風險的有效管控。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如何構建完善的專利風險預警機制,以實現對風險的精準識別和及時應對。
接下來,本文將從國內外企業專利風險管理的現狀出發,分析企業在風險預警和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以期為企業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國內外企業專利風險管理現狀[4]
OPPO
OPPO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制造商和移動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自2004年成立以來,業務已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OPPO產品在全球市場的拓展,知識產權除了完善全球專利布局外,還要應對來自全球市場的訴訟風險,知識產權部門積極跟隨企業出海的腳步,著重對海外訴訟風險、評估潛在風險提供決策建議。
華海藥業
華海藥業創立于1989年,在全球擁有40多家分子公司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醫療健康產品,是中國醫藥國際化的先導企業。在出海過程中,華海藥業的知識產權工作主要是立足于原料藥和制劑的海外出口,開展風險防控,風險防控越前置、越精準,成本就越低。知識產權部門需要把所有未來的風險包括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全部考慮清楚,以決定要在哪些國家去規避哪些風險、哪些風險可能暫時不需要規避,做這個判斷和決定,是出海過程中海外風險防控的困難所在。
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設計和軟件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要面向智能終端、物聯網及汽車電子領域提供領先的半導體軟硬件解決方案。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的國際專利環境,匯頂科技將加強專利的風險管理,積極參與專利分析和專利布局策劃,避免潛在的專利糾紛風險。同時,建立和完善專利侵權預警和應對機制,保護公司利益不受侵害。
上海醫藥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2023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與全球制藥企業50強,綜合實力位列中國醫藥企業前三。公司在專利許可交易的談判過程中,知識產權團隊會開展詳盡的專利盡調,對標的項目相關專利的專利穩定性、授權前景及侵權等相關風險進行全面的評估,進而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管理。
陽光電源
自1997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專注于新能源發電領域,先后承擔了20余項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主持起草了多項國家標準,是行業內為數極少的掌握多項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專利預警機制,定期發布專利預警報告及多維度分析的專利技術全景調查報告,展現技術發展脈絡,助力研發戰略規劃。
從國內外企業的實踐中,可以看出專利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復雜性。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需要借鑒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優化風險預警機制。同時,還需要關注當前風險管理實踐中存在的不足,如預警機制的系統性、靈敏度以及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以便在未來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接下來,本文將詳細探討專利風險預警工作流程的構建,以期為企業提供一套科學、系統的風險預警方法。
三、專利風險預警工作流程【5】
本部分的內容主要來源于團體標準《專利風險預警工作規范》(TCIPS 012—2024),,,“”。
為確保專利風險預警工作的有效性,企業可以建立相關制度、培育相關人員、強化信息管理,并加強內外部交流,同時可建立專利風險預警工作流程,專利風險預警工作包括預警監測、預警分級和預警措施三個環節,預警監測環節通過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和數據輸出步驟,將數據輸出至預警分級模塊,選用相應的風險值計算方法,確定并輸出風險預警級別,根據預警級別采取對應級別預警措施,將風險管控到可接受水平,工作流程圖如下所示。
(一)預警監測
預警監測主要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和數據輸出,其中數據采集包括內部數據(專利數據、產品數據、市場數據、人員數據、訴訟數據)和外部數據(行業專利數據、行業政策、行業技術數據、行業市場數據、行業人員數據、行業專利訴訟數據);數據采集渠道如下所示:
序號 |
數據采集類型 |
數據來源 |
參考網址 |
---|---|---|---|
1 |
國內行業政策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www.ndrc.gov.cn |
2 |
科學技術部 |
www.most.gov.cn |
|
3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www.miit.gov.cn |
|
4 |
國家統計局 |
www.stats.gov.cn |
|
5 |
國外行業政策 |
美國商務部 |
www.commerce.gov |
6 |
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 |
www.bmwi.de |
|
7 |
日本經濟產業省 |
www.meti.go.jp |
|
8 |
國際標準平臺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
www.iso.org |
9 |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
www.iec.ch |
|
10 |
國際電信聯盟(ITU) |
www.itu.int |
|
11 |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
www.ieee.org |
|
12 |
3GPP |
www.3gpp.org |
|
13 |
國內標準平臺 |
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 |
openstd.samr.gov.cn |
14 |
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
std.samr.gov.cn |
|
15 |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www.sac.gov.cn |
|
16 |
行業標準信息服務平臺 |
hbba.sacinfo.org.cn |
|
17 |
地方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
dbba.sacinfo.org.cn |
|
18 |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
www.ttbz.org.cn |
|
19 |
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
www.qybz.org.cn |
(二)預警分級
企業可建立預警分級指標體系,并構建分級模型,實現對不同階段、不同風險點的風險值計算,并根據風險值進行預警分級(如I級、II級、III級、IV級)。專利預警分級指標體系可參考下表,實踐中可根據企業實際需求或者行業特性、競爭對手情況、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進行指標的選取或擴展。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發明創造階段的風險 |
自主研發風險 |
重復研發的風險 |
保密措施不當導致產品或技術被抄襲、被模仿的風險 |
||
研發人員未經許可使用他人專利技術導致的侵權風險 |
||
因技術內容提前被公開等導致研發成果無法獲得有效專利權保護的風險 |
||
合作研發風險 |
因知識產權權責約定不明導致的權屬糾紛風險 |
|
技術內容被合作方泄密導致的風險 |
||
因知識產權權責約定不明導致技術成果被他人合法使用的風險 |
||
專利申請階段的風險 |
內部風險 |
專利布局未能準確覆蓋項目的創新點導致的核心技術保護不足風險 |
專利申請策略不當導致的風險 |
||
…… |
||
外部風險 |
專利申請代理師不盡責導致的風險 |
|
專利代理機構泄密導致技術成果被他人使用的風險 |
||
…… |
||
專利運用階段的風險 |
…… |
…… |
專利保護階段的風險 |
…… |
…… |
(三)預警措施
根據不同的風險級別,采取不同的預警措施,預警措施要充分考慮創新主體資源、技術能力和成本效益,可以參考下表:
風險階段 |
風險類型 |
風險預警措施 |
預警措施級別 |
|||
---|---|---|---|---|---|---|
I級 |
II級 |
III級 |
IV級 |
|||
發明創造階段的風險 |
自主研發風險 |
建立技術查新機制 |
√ |
√ |
√ |
√ |
定期跟蹤、監控項目涉及的專利信息 |
√ |
√ |
||||
搭建技術秘密管理體系 |
√ |
√ |
√ |
√ |
||
加強研發前的專利侵權預警分析 |
√ |
√ |
√ |
|||
與項目組人員簽訂保密協議 |
√ |
|||||
…… |
||||||
合作研發風險 |
加強合作協議管理,明確約定知識產權權屬、收益分配、侵權責任承擔等 |
√ |
√ |
√ |
√ |
|
…… |
√ |
|||||
專利申請階段的風險 |
內部風險 |
加強專利挖掘布局的培訓 |
√ |
√ |
√ |
√ |
開展專利挖掘布局工作 |
√ |
√ |
√ |
|||
建立專利審查意見答復機制 |
√ |
√ |
√ |
√ |
||
…… |
√ |
√ |
√ |
|||
外部風險 |
審查代理機構的資質和經營狀態 |
√ |
||||
與代理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約定知識產權權屬、保密等內容 |
√ |
√ |
√ |
√ |
||
加強對代理機構和代理師的監督和評估 |
√ |
√ |
||||
專利運用階段的風險 |
…… |
…… |
||||
專利保護階段的風險 |
…… |
…… |
四
總結及建議
企業專利風險預警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任務,需要企業在多個環節上加強管理和優化。針對當前企業在專利風險預警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提高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確保預警監測環節的準確性和高效性。通過加強內部數據管理和外部數據采集渠道的拓展,實現對專利風險的全面監測和分析。
其次,完善預警分級指標體系,建立科學的風險值計算方法。通過綜合考慮不同階段、不同風險點的風險因素,實現對專利風險的精準分級和預警。
最后,根據預警級別采取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確保預警措施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同時,加強內部管理和培訓,提高員工對專利風險預警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需要強調的是,本文只提供一個思路,企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分步驟地開展風險預警工作。通過不斷完善和優化專利風險預警機制,實現對專利風險的有效管控,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注:
[1] 遲浩早田, 黃禹強. 基于項目生命周期的專利預警體系研究[J]. 產業創新研究. 2023(16): 69-71.
[2] 《2022中國知識產權年度調研報告》. 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 2022年4月.
[3] 王磬音. 基于專利信息分析的專利預警理論研究[J]. 河南科技. 2020. 39(27): 58-60.
[4] 智慧芽《2024年企業知識產權創新調研報告》. 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 2024年4月.
[5] 《專利風險預警工作規范》(TCIPS 012—2024). 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 2024年12月.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