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4月25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知識產權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2024年總第17場)。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二級巡視員丁力代表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了2023年以來全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
2023年,廣州市獲批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城市,在全國城市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中名列第一。
有效發明專利15.2萬件
創造能力上新臺階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廣州知識產權事業碩果累累。”丁力介紹,去年全球反假冒機構(GACG)向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頒發“2023年度全球反假冒國家公共機構獎”,全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等領域的關鍵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3年底,廣州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5.2萬件,獲得中國專利獎105項,廣東專利獎40項。擁有注冊商標230萬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5件,地理標志產品11件。全市作品著作權登記9萬余件;259個植物新品種被農業農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種權,39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方面,去年廣州新增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8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5家。全市完成專利轉讓2.86萬次,同比增長36%;專利許可885次,同比增長64%。
去年全市辦理專利和商標質押融資312.6億元,惠及企業1000余家,融資模式獲國家知識產權局肯定并向全國推廣。實施商標品牌價值提升工程,南沙的“黃閣小虎麻蝦”、番禺的“沙灣墨蘭”成功注冊地理標志商標。
海外侵權責任險總保額3.12億元
保護能力再創新水平
廣州不遺余力打擊假冒侵權行為,加大知識產權“大保護”力度。2023年,廣州市公安機關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假售假刑事案件1345宗,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案件667件。全市兩級法院共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63萬件,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審結各類案件1.42萬件。
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197宗,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162宗。版權行政執法部門查辦案件40宗。海關查扣涉嫌侵權貨物7500余批次、520余萬件。
此外,廣州市還在中港皮具城、廣州國覽醫療器械城、白馬服裝市場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建設,在黃埔、南沙打造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基地,設立商業秘密保護服務工作站、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家庫,在出海企業中推廣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全市已有170余家次企業投保,總保額3.12億元。
要素最齊全
服務質量實現新提升
丁力介紹,2023年,廣州市試點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組織起草《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與服務規范》《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服務規范》等地方標準。開展專利代理對外開放試點,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常駐機構占全國40%。積極落實《南沙方案》,推動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廣州代辦處和省、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南沙設立服務站或分中心。
截至2023年底,廣州市已集聚2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5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5家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65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廣州已成為全國知識產權服務要素最齊全、運營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此外,廣州知識產權文化交流呈現新活力。廣州市已連續三年承辦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分會場活動,舉辦跨境知識產權保護論壇,探索粵港澳三地不同法律體系下知識產權案件證據互認等執法協作模式;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推動德國、馬來西亞專利事務所在廣州落戶。
舉辦產業問策知識產權高峰論壇,舉辦“羊城IP杯”專利檢索技能大賽,開展“廣州IP保護”知識產權公益課堂,廣州知識產權工作影響力不斷擴大。
(原標題:廣州亮出知識產權工作成績單,創造運用保護等指標再創新高)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