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市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全文發布
近日,武漢市人民政府下達《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武漢市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的批復》(武政辦〔2021〕120號),《武漢市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正式印發實施。
近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研究批復《武漢市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就《規劃》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規劃》編制背景
“十三五”期間,全市知識產權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以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能力和成效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知識產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起步五年,是全面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五年。同時,“十四五”也是湖北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新征程的重要五年,是譜寫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五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創建全國一流知識產權強省,為武漢知識產權工作指明了方向。
武漢作為“英雄城市”在抗擊疫情中國民經濟發展和民生受到極大的沖擊,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面臨較多困難。但武漢作為國家特大中心城市,科教實力雄厚,交通地位優勢明顯,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交匯疊加,黨中央、國務院為促進湖北武漢經濟復蘇發展出臺了一攬子政策、一系列舉措,為武漢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機遇。當下,我市正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總體定位,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經濟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五個中心”建設對知識產權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深刻認識戰略機遇期的新變化、新特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為武漢創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貢獻知識產權力量,成為下一個五年我市的主攻方向。
二、《規劃》編制總體考慮
總的考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湖北武漢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為指南,認真落實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支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總體方向,以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營商環境和文化氛圍為基礎,以高標準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為總目標,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為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提供堅實保障。
具體起草考慮:一是將貫徹中央及省要求和突出武漢特色相結合,堅持走在前列,堅持從武漢知識產權實際出發,整體圍繞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支撐體系等方面進行布局,全面體現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要求,注重處理好服務大局與區域發展、質量優先與數量布局、創造運用與產業發展、創新發展與嚴格保護、深化改革與優化環境的關系。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在全面總結“十三五”時期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時,找準目前知識產權工作存在的挑戰和薄弱環節,在“十四五”時期精準發力、補齊短板。對我市知識產權工作未來5年目標作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規劃和展望。著眼武漢新發展階段總定位總目標,綜合研判國際國內省域形勢、發展機遇和使命任務,到2025年,建設全國一流知識產權強市,推動武漢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強大創新力、顯著輻射力的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基本框架,構建支撐城市未來發展的自主創新體系、產業創新體系和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武漢成為促進我國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戰略支點,知識產權發展實現如下主要目標:知識產權創造數量質量實現“雙提升”;知識產權“嚴、大、快、同”保護體系逐漸完善;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效益實現“再升級”;知識產權服務聚集區“多點并進”格局形成;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持續優化。
三、《規劃》主要框架
《規劃》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主要是回顧我市“十三五”時期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分析“十四五”時期我市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機遇、困難和挑戰。
第二部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市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三部分:重點任務與重大工程。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圍繞高質量產出知識產權成果,從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體系布局知識產權創新鏈條、重點圍繞“卡脖子”技術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和專利組合、引導企業有機融合技術標準與專利、著力培育一批知名“武漢造”商標品牌和地理標志、全面提升版權創造能力、推進集成電路與軟件產業知識產權創新發展、推進農林植物新品種研發等7個方面提出重點工作。
二是圍繞高效益實現知識產權運用,從打通“產學研用”知識產權轉化運用鏈條、提升企業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能、深入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工作、加快武漢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建設、深化高價值專利分析與專利導航服務布局工作、以應用導向優化各項知識產權考評獎勵指標等6個方面提出重點工作。
三是圍繞高標準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從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加快推進國家級保護中心和快維中心建設、大力構建知識產權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立健全專利行政裁決規范化流程體系、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協助體系建設、探索新興領域和特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路徑等8個方面提出重點工作。
四是圍繞高效率優化知識產權管理,從持續推進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集約化建設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隊伍、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云上稽查執法機制、推進知識產權“放管服”改革、實現知識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建立健全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重點工作。
五是圍繞高規格布局知識產權服務,從加大知識產權高端服務機構的引進力度、搭建知識產權全鏈條服務平臺、建立知識產權服務質量監測體系和標準、推進全市知識產權各類示范園區建設、建設“云端”知識產權服務大廳等5個方面提出重點工作。
六是圍繞高規格搭建知識產權支撐,從做好地方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的頂層設計、強化知識產權普法與典型案例宣傳、加大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拓展知識產權社會化培訓規模、強化中小學知識產權素質教育、加強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6個方面提出重點工作。
第四部分:實施保障措施。提出加強黨的領導、落實保障體系、加強宣傳推廣、完善評估監測等措施,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附:《規劃》全文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