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五河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關于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7〕52號)和《蚌埠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兩個中心”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蚌政〔2017〕70號)等有關文件精神,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聚焦實體經濟,為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一、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對年主營業務收入、研發投入和發明專利申請量均增長2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企業年薪15萬元以上的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個人一定獎勵,獎勵金額不超過個人對地方經濟的貢獻。
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的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獎勵;
對首次入規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
對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企業,首次入規且當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和1億元以上的,在市獎勵2萬元、5萬元的基礎上,分別再一次性追加獎勵2萬元和5萬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連續兩年增長,一次性給予獎勵比照市標準。
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首次核準發生研發投入超過3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給予1萬元獎勵;對當年研發投入達到1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的分別一次性給予2萬元、3萬元獎勵。對研發投入連續兩年增長的,按市政府【2017】70號文件規定給予1:1獎勵。
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規模首次超過5億元(不含縣外產值,下同),近3年產值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且上一年度產值增速不低于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速的,給予企業年薪15萬元以上的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個人一定獎勵,獎勵金額不超過個人對地方經濟的貢獻。
上述對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企業的獎勵資金全部獎勵給企業法人代表和工作人員。
對年銷售收入達500萬元及以上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購置用于研發的關鍵儀器設備(原值5—10萬元),縣按20%予以補助;原值10萬元以上的,除享受省市補助外,縣追加補助10%;單臺儀器設備補助分別最高可達20萬元,單個企業補助分別最高可達50萬元。補助資金用于研發。
二、支持創新平臺建設
對新認定的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質檢中心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成功運行達到省要求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中心(備案或認定)一次性獎勵5萬元。
以上獎勵資金用于創新平臺的研發活動。
三、支持創新創業
對我縣項目參加“創響中國”、“中國創新創業大獎賽”等全省創新創業大賽且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的,按照省獎勵資金,縣給予1:1配套獎勵。
對縣內企業參加“創響中國”、“中國創新創業大獎賽”等蚌埠地區創新創業大賽,縣分檔獎勵項目團隊,其中:一等獎獎勵10萬元;二等獎獎勵5萬元;三等獎獎勵3萬元。
高校院所與企業在2017年以后聯合成立的股份制科技型企業,高校院所以技術入股且股權占比不低于30%的,按其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企業產品(技術)銷量(營業額)增長等績效情況,在省市獎勵的基礎上縣追加獎勵50萬元、20萬元。
四、鼓勵企業開展重大技術攻關
對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獎勵創新團隊20萬元、16萬元、10萬元。
對獲得“蚌埠市科技創新獎”,分別一次性給予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20萬元、5萬元、4萬元和3萬元獎勵。
五、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
對首次入選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市里補助5萬元,縣配套補助5萬元;對首次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市補助5萬元,縣配套補助5萬元。
對首次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市給予20萬元獎勵,縣給予10萬元獎勵;
對重新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的,市一次性給予10萬元補助,縣一次性給予10萬元補助。
對規上企業的產品被認定高新技術產品的,每個一次性給予企業3萬元補助。
每年安排5萬元專項經費,用于高新技術企業相關人員培訓、科技聯絡員和科技特派員差旅補助和績效獎勵。
六、強化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
鼓勵登記注冊在我縣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戶籍在我縣的個人以及在我縣就讀的在校學生申報專利。對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的發明專利申請,每件一次性給予2000元資助;對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每件給予一次性5000元獎勵。對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的單位和在校學生,一次性給予800元補助。
對單位引進縣外發明專利、本縣非職務發明專利的,分別每件一次性給予2000元補助(企業引進專利用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一次性給予5000元補助)。
對專利代理機構當年代理我縣發明專利申請且授予專利權均達50件、100件以上的,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
對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優秀獎的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
當年獲得省專利金獎、優秀獎的,縣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
當年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省發明專利百強企業和省貫標企業的,縣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8萬元、5萬元、5萬元和3萬元獎勵。
七、完善創新創業載體
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25萬元獎勵(獎金可以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企業研發和為創客提供服務等)。
對新認定的市級眾創空間(孵化器)及年度考核優秀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分別一次性資助10萬元運行經費。
對孵化器(眾創空間),每培育出1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
每培育出一戶規模以上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對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符合規定的入駐企業發放“科技創新券”,主要用于向高校、科研院所購買技術成果,以及用于科技文獻、科技查新、儀器共享、專家咨詢等方面支出,科技創新券有效期2年,按照上述事項實際支付費用70%給予補助(含市級35%),每個企業最高補助20萬元。
上述獎勵資金用于專家咨詢、公益活動、購買公共研發或生產設備。
八、促進科技金融結合
對企業利用專利權、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的,每筆給予基準利率10%的貼息補助,擔保額1%的擔保費補助和不超過3萬元的專利評估費補助。
設立注冊資本金不少于2000萬元的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另行規定。鼓勵社會資本在我縣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支持金融機構設立科技支行和開展投貸聯動業務,鼓勵社會資本在我縣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對國有天使投資基金、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投資初創類企業,分別設置50%和30%投資損失允許率,在投資損失允許率范圍內的正常投資損失,按照盡職免責原則處理。
九、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產學研合作的渠道和方式有很多,關鍵是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能互相關注彼此的需求,從而尋找到最合適的合作點,最終實現雙贏。在組織形式方面,成立校企聯盟,加強校地雙方合作。在人才培養方面,通過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基地,建立人才培養和人才互動機制。在科技創新方面,共建研發中心,共建省部級或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生工作站等科研創新平臺,加深科技合作。
為支持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縣按企業合作的實際支出給予50%的資金支持,最高年資助企業不超過20萬元。農業企業最高年資助企業不超過5萬元。
每年安排10萬元產學研合作專項經費,用于走訪高校和科研院所,拜訪高端科技創新人才,以及舉辦產學研對接和專家行等招才引智活動。
十、鼓勵科技成果轉化
對企業購買科技成果在我縣境內轉化的,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并實際支付額20%給予補助,其中購買省外科技成果的,再享受省給予10%補助。
對單位年度技術交易累計登記額500—1000萬元(含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1000—5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50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15萬元。
附則
1、本文第六條“強化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因在市政府【2017】70號文件下達后就已經參照執行,所以執行時間應該和市政府文件同步執行。
2、本文從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3、本文由縣科技局負責解釋。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