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新東方又沖上了網絡熱搜,因雙語直播帶貨人氣大漲。這也順帶著推動了新東方在線的股價。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俞老師從北大離職創建新東方,隨后新東方成長為中國教培行業的龍頭企業。去年,新東方卻因政策調整,深陷“虧損魔咒”和“轉型危機”。如今, “東方甄選”突然爆火,新東方再次以昂揚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這不禁令人感嘆:真是牛人到哪都是牛人。不過這里想聊的不是俞老師個人有多牛,這個無需多言,筆者具體聊一聊與知識產權行業相關的事。
在東方甄選爆火的同時,筆者首先想到的是其商標有沒有成功注冊、獲得保護。通過檢索查詢發現,在2021年12月8號北京新東方迅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東方公司)就已經提交了“東方甄選”45類全類商標申請,在2022年3月份,該公司同時補充申請了“dongfangzhenxuan”拼音商標,可謂商標保護意識十足了,這種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態度很值得學習。
2021年申請注冊的“東方甄選”全類申請圖示-檢索來源權大師
2021年申請注冊的“東方甄選”拼音全類申請圖示-檢索來源權大師
不過,筆者在進一步分析時還是發現了一些隱患,這可能會為后續“東方甄選”商標的獲權形成障礙。因為不僅僅新東方公司申請了“東方甄選”商標,其他公司主體也在惦念著這個品牌。
從中國商標網可以檢索到,青島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也在2021年12月29號申請注冊了“東方甄選”,時間上相比新東方公司要晚二十多天,上述申請注冊的12類商標均處于駁回待復審中(2022-5-8駁回發文)。
如果事件發展到這兒,基本可以恭喜新東方公司了,搶在別人之前申請了自己的“東方甄選”商標,后續大概率能獲得商標權。不過申請注冊商標不僅僅需要運氣,還需要一定的專業來輔助提升注冊概率。
轉折點出現了:
“東方優選”商標申請圖示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2021年12月8號這天,青島某物流公司申請了“東方優選”商標,時間上恰巧與新東方公司申請“東方甄選”是同一天。而且也是全類申請。名稱雖然不同,但在商標近似性判斷上應該屬于近似商標。為了便于大家理解近似商標的含義,這里復制審查指南部分供大家參考:
參見審查審理指南第五章 5.1.7(P252)
具體到該案上,“東方甄選”與“東方優選”,均為三個以上的漢字構成,僅第三個字不同,商標整體含義上無明顯區別,使用在同一種商品或服務上,容易引起消費者混淆,可以判定為近似商標。
因此,“東方甄選”商標最后能否順利獲權就要打上問號了。
從商標審查流程來看,新東方公司提交的“東方甄選”商標雖然是在2021年12月份提交的申請,但查閱了商標流程信息可知:目前該商標還在審查過程中,在3月份、4月份商標局分別下發了補正通知。至于因何原因補正暫不可知。
而在進一步檢索“東方優選”商標后,筆者又找出來一點門道,通過商標流程信息可以了解到,即:東方甄選與東方優選,有沒有可能是同日申請且構成近似商標,兩家需要協商或者補正自己在先使用(補正通知的原因)。下圖顯示兩家分別收到了補正通知。
新東方公司申請的第35類“東方甄選”商標流程示意圖-2022.3.12補正發文
青島某公司申請的第35類“東方優選”商標流程示意圖2022.3.11補正發文
在我國,商標申請注冊遵從在先申請原則,根據商標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并初審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在實踐中,一般出現同日申請的情況,要么舉證證明自己在先使用,要么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最終抽簽決定商標權歸屬。
假設較為順利的情況:一是新東方公司能夠舉證證明自己在先使用,二是新東方公司與青島某物流公司通過協商解決,青島某物流公司主動放棄,從而新東方公司獲得商標權。難點在于青島某物流公司申請注冊該商標,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大家不得而知。雙方能否達成和解或和解需要付出多大成本值得商榷。
有的人可能會提出疑惑,青島某物流公司明顯有惡意搶注商標的嫌疑。商標局就不能直接把東方甄選商標權確權給新東方公司嗎?實際上,這個操作執行起來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如果要認定這家物流公司存在惡意注冊商標行為,則需要有證據證明,僅從主觀上認定是很難的。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這里還是借用網上問答:
那么我們來看看,這家公司是否能夠滿足上述特定的條件:
根據該物流公司的商標申請記錄顯示,截止目前共計申請商標57件,其中東方優選45件,東方甄選12件。結合上述的問答可知,在實際審理過程中,這種情況不太好認定其商標申請具有惡意性。筆者又進一步檢索了這家公司的股權結構,也沒有發現有利的線索。至此,基本上陷入了困局,而如何解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暫不論述。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知道,商標申請一定要趁早,商標布局一定要完善。因為總有人惦記著本該屬于你的權利。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