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年營收翻60倍,立訊精密今成富士康勁敵,專利不足或成其發展短板
據6月19號消息,立訊精密總市值已超過3100億元,超越海康威視位居中小板首位。這家10年增長60倍的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蘋果、華為等國際巨頭的核心供應商,其中經歷了什么?在蘋果的扶持下,又是否會與蘋果的另一大供應商富士康在未來產生沖突和糾紛呢?

據6月19號消息,立訊精密總市值已超過3100億元,超越海康威視位居中小板首位。自公司2010年上市至2019年末,公司的營收從10.11億元增至625.2億元;凈利潤從1.16億元增長至47.14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連接器龍頭企業。
立訊精密的女創始人王來春年僅21歲時離開農村來到大城市打工,曾為深圳富士康線裝事業部的一名流水線工人。1999年,王來春拿出所有積蓄與哥哥王來勝一起購買了香港立迅,兩人各持有50%股權,開始承接各種連接線、連接器的代工業務。
而這家企業如今成長為10年增長60倍的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蘋果、華為等國際巨頭的核心供應商,這其中經歷了什么?在蘋果的扶持下,又是否會與蘋果的另一大供應商富士康在未來產生沖突和糾紛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曾背靠富士康起家,如今成為其主要競爭對手

蘋果CEO庫克到訪立訊精密工廠
在創業的前幾年,立訊的業務越做越大,不少歸功于老東家富士康的扶持。來自富士康的訂單一直占公司總營收的一半以上。
在2010年立訊上市前后,公司開始放棄低利潤的富士康代工業務,大力開發其他重要客戶。在不斷加大自主研發投入的同時展開了激進的并購策略,使其成功切入多家國際巨頭的供應鏈,并逐步向一家全球領先的全方位連接方案提供商的方向邁進。
2010年末,立訊精密收購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75%的股權,完善了線束加工和接單能力,并進入消費電子領域;
2011年,公司耗資10.77億元收購了昆山聯滔60%的股權。該公司與蘋果有直接的業務往來。立訊借此順利切入蘋果電腦筆記本產業鏈。
2012年,立訊精密參與定增入股臺灣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實Type-C連接器市場,并同時完成對珠海雙贏柔軟電路有限公司的收購,切入FPC領域;
同一年,立訊精密又通過收購科爾通,正式切入華為、艾默生的通信和醫療市場。此后,又收購了源光電裝,切入到汽車線纜領域。
2013年,公司取得了 iPhone lighting線、iPad lighting線和Macbook電源線訂單;2014 年, 通過完成對豐島電子科技(蘇州)的收購,進入可穿戴領域,并在當年獲得 Apple Watch無線充電模塊獨家訂單。
2016年,立訊精密投資并控股美特科技(蘇州)有限公司;2017年初,立訊精密先后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東莞立訊拿下了惠州美律及上海美律51%股權。自此,立訊精密切入聲學領域,這為其日后拿下AirPods的訂單奠定了基礎。如今,作為蘋果AirPods的核心組裝廠,光大證券研報顯示,目前立訊精密在普通版AirPods的份額達到60%-65%左右,在降噪版的AirPods Pro的份額則達到100%。
到2018年,立訊精密進一步收購了光寶CCM,切入了攝像頭模組產業。其主要用戶是華為,未來或將導入蘋果。

近期,蘋果公司正在推動立訊收購另一家蘋果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金屬外殼供應商——臺灣可成科技。立訊精密與可成科技的談判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并在近期進入了更深入的一輪談判。一旦投資交易達成,立訊精密將獲得一部分iPhone生產訂單,并將有能力生產高質量的金屬外殼,并借此逐步將生產線延伸到智能手機組裝的其他領域。在蘋果渴望供應商多元化的背景下,不少人士猜測蘋果正在扶持立訊精密成為像富士康那樣能夠覆蓋電子產品幾乎全產業鏈生產的企業,并將一部分訂單從富士康和其它位于臺灣的生產廠商處轉移給立訊。
缺乏知識產權布局,或成為其日后發展阻礙
盡管立訊精密聲稱其研發投入近年來不斷上升,去年更是提升74%至大約40億,它持有的專利資產卻不多。據Patentics數據庫顯示,立訊及其控股公司,截至6月21日,專利申請共計1788件,其中已授權實用新型1103件,外觀設計193件,而發明專利僅僅有143件。這與富士康的47w+件專利相比,是數量級上的差距。
隨著立訊精密逐漸向供應鏈上游發展,如果它希望日后能夠設計和制造關鍵組件,而非僅僅做一個組裝廠,它還需要加大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布局。
據悉,立訊的IP團隊主要位于臺灣,而不是立訊的總部東莞。而立訊的研發和IP人員中有不少是富士康的前員工。
與富士康未來是否會起沖突?
值得注意的是,在立訊精密上市前一年的9月,富港電子曾向立訊出資4,000萬元,成為其第三大股東,而富港電子的實際控制人為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
然而,在近幾年披露的立訊主要股東中,并沒有富港電子的身影:

如今看來,立訊精密或打算采取與富士康當年同樣的路徑,即與蘋果深度綁定。從立訊精密2019年年報上可以看出,來自立訊精密的第一大客戶蘋果的營收高達55%,而來自第二大客戶的銷售額僅為6.34%。在立訊成為蘋果AirPods重要代工企業后,王來春曾表示:“我相信那句話,能與鳳凰同飛的必是俊鳥。”

而對于富士康來說,近幾年,隨著國內手機巨頭的崛起,向富士康伸出橄欖枝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其中就包括全球第二大手機供貨商華為。
就拿此次疫情期間來看,由于訂單減小,富士康一季度營收暴跌12%,為307億美元,創下數年來最差記錄。不過,好在華為伸出援手,訂單加持下,富士康季報沒有過于難看。
因此,想必富士康也開始重新審視與蘋果、華為等巨頭間的關系。到底是繼續深入綁定蘋果,還是轉向華為甚至拓展國內其他手機生產商?但目前來看,富士康不想輕易放棄蘋果。外媒報道稱,富士康國內代工廠均已復工,且希望第二季度表現更好,幫助蘋果生產2020年款iPhone系列機型。還有消息稱,雙方還在一起為iPhone 12的量產鋪路。
無論如何,出師于富士康的立訊精密如今已成長為其勁敵,未來往日巨頭與新進者的沖突似乎在所難免。擁有豐富專利并且近期利用從夏普收購的專利包對國內手機和面板廠商進行了大量專利訴訟的富士康是否會盯上立訊精密?或許立訊需要盡快開始加大對知識產權布局的投入,防患于未然。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